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自由贸易的增长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一方面带来了货物运输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促进了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发展。这些新的变化对物流提出了新的挑战。如JIT(准时生产)组织方式要求必须提供多品种、小批量、低库存、高周转的物流服务。当然,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也为新兴的国际物流提供了技术保证。

1.2.1 国际物流的含义与特点

1.国际物流的含义

所谓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是指物品的供给地和接收地分别位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实体流动过程。《物流术语》(GB/T 18354—2021)中定义国际物流为:“跨越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活动。”由此可见,国际物流是相对于国内物流而言的,是跨越国境的物流活动方式。

国际物流是伴随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分工而产生的,以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为特征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际物流的迅猛发展。国际物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理解,国际物流包括了各种形式物品在国际上的流动,通常包括:进出口商品转关,进境运输货物,加工装配业务进口的料件设备,国际展品等暂时进口物资,捐赠、援助物资,以及邮品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所进行的物理性移动。

从狭义上理解,国际物流就是指为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而进行的物流活动。由于物流跨越国境,因此国际物流的职能包括为物品通过海关而发生的作业,如报关、商品检验检疫、国际货物保险等职能。而一般的物流职能也会因为货物的国际流动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如包装需要适应远洋海运的需要,包装的尺寸规格需要符合国际通行标准,木质包装需要灭害处理并提供证书,等等。因此,我们可以把国际物流的职能归纳为:仓储、运输、包装、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报关、商检、国际货物保险和国际物流单证等。

2.国际物流的特点

(1)物流环境的差异性。

国际物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国物流环境的差异性,即物流软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物流适用的法律不一致使得国际物流的复杂性远高于国内物流。各国不同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使国际物流处于不同科技条件的支撑下,不同国家的物流标准,也造成了国际物流接轨的困难。物流环境的差异性,使得国际物流需要在多个不同语言、法律、人文、风俗、科技、设施的环境下运行,大大增加了国际物流的难度。

(2)物流系统的复杂性。

物流本身的功能要素和系统已十分复杂,而国际物流中又增加了不同国家的要素,其地域和空间更为广阔,所涉及的内外因素更多,所需的时间更长,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难度和风险大大增加。

国际物流作为将货物在国际进行路径移动的国际商务活动,是一种集各种一般物流功能于一体的开放系统。它既包含一般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如装卸、搬运、包装、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国际配送、信息等子系统,还涉及海关、报检和国际结算等,这些都使得国际物流系统的复杂性大大提高。

(3)物流系统的多样性。

国际物流系统构成复杂,物流节点众多,包括运输、仓储、包装、港口作业、货物保险、海关、检验检疫、信息管理等。复杂系统的管理带来高成本和高风险。保证和提高顾客服务水平,降低国际物流成本和规避物流风险是国际物流管理的艰巨课题。比如,长距离的运输不仅增加了在途时间和装卸搬运的频度,还直接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和货物受损的风险,并且为了应对长时间在途而产生的较长的交货周期,企业需要增加库存据点和库存数量,这同样会导致库存成本的增加和货物受损的风险,风险一旦出现将影响顾客服务水平。

(4)物流标准的专业性。

国际物流标准化要求严格,建设成本高。国际物流参与者多、节点多,对物流的标准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比如包装规格尺寸,如果远洋运输、内陆运输以及装卸、搬运各个环节都能够高效地作业,那么包装就必须确立一个统一的基础模数,然而事实上由于各个国家的基础设施不同,要建设统一的基础模数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再比如信息的标准化,一些领先的国家或企业率先提出更先进、更低成本的信息技术,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往往多种技术并存,这些技术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确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同样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而且标准化的推进,往往离不开相应政府机构的支持,各国政府的态度也左右着标准化的进程。

1.2.2 国际物流的分类

国际物流的分类依据不同,分类形式多种多样。

1.按照货物的流向划分

按照货物流向划分,国际物流可以分为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

2.按照物流的区域范围划分

按照物流所经过的区域划分,国际物流可以分为国家间物流和经济区域间物流。经济区域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性,主要指单独关税区域,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欧盟成员之间的物流运作就与欧盟成员和其他国家或经济区域间的物流运作方式和环节有着很大的差异。

3.按照物流的货物性质划分

按照物流的货物性质划分,国际物流可分为贸易物流和非贸易物流。非贸易物流主要包括国际军火物流、国际邮品物流、国际援助与救助物资物流等。

4.按照运输方式划分

按照运输方式划分,国际物流可以分为国际海运物流、国际空运物流、国际铁路物流、国际公路物流、国际管道物流等。

1.2.3 国际物流系统构成

1.运输子系统

运输子系统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系统。运输子系统通过国际货物运输作业,将物品或商品由供方转移给需方,克服物品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空间距离,创造空间效益。国际货物运输具有线路长、环节多、涉及面广、手续繁杂、风险高、时间性强等特点,运输费用在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中占有很大比重。运输子系统主要考虑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路线的选择、承运人的选择、运输费用的节约、运输单据的处理以及货物保险等方面的问题,一般包括国内运输段(包括进出口国内)和国际运输段。

2.仓储子系统

仓储子系统指的是商品的储存、保管系统。其可以克服商品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时间距离,创造时间价值。国际商品流通是个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源源不断的流通过程,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处于一种时间或长或短的相对停滞状态。例如,国际贸易或跨国经营中的物品从生产厂或供应部门被集中运送到装运港口,通常需要临时存放一段时间,再装运出口,这就是一个集和散的过程;它主要是在各国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进行的,因此会涉及各国保税制度和保税仓库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3.检验子系统

检验子系统通过商品检验,可以确定交货品质、数量和包装等条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可以发现问题,分清责任。由于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一般都订有商品检验条款,主要包括检验时间与地点、检验机构与检验证明、检验标准与检验方法等内容。

4.装卸搬运子系统

装卸搬运子系统指的是为了实现短距离的物品搬移所需的系统,它作为储存和运输作业的纽带和桥梁。商品的装卸、进库、出库以及在库内的清点、盘库、转运、转装等工作对国际物流至关重要,同时,节省装卸搬运费用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5.信息子系统

信息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采集、处理和传递国际物流的信息情报。信息子系统的内容包括进出口单证的作业过程信息、支付方式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市场行情信息、供求信息以及物品在国际物流环节中的位置和状况信息等。信息子系统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环节多、路线长。

6.通关子系统

通关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出入境申报、查验、征税和放行等。一般来说,除申报报关单、提单、商业发票外,还需提供原产地证明书、商品品质证书、进口许可证、卫生检验证书等,海关按照海关法令或规定审查核对有关单证,并查验货物、办完通关手续,准予货物结关放行。 piq6xons3qfm/uFUL1oXjsCAbCzXv+bE49m66IDK8OpnSGrQzluhuXLk9/LwOMP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