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上古

中国建筑之原始,究起自何时,殆将永远笼罩于史前之玄秘中。“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 此固为后世之推测,然其所说穴居之习,固无疑义,直至今日,河南、山西一带居民,穴居仍极普遍。宫室与穴居可以同时并存,未必前后相替也。

殷商以前,史难置信,姑集所记。黄帝(公元前二十七世纪顷?),“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当时显然未有固定之城郭宫室 。至尧之时(公元前二十三世纪顷?),则“堂崇三尺,茅茨不翦” ,后世虽以此颂尧之俭德,实亦可解为当时技术之简拙。至舜所居,则“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舜“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初期之都市已开始形成。“禹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则因宫室已渐华侈,然后可以“卑”之。

至殷代末年(公元前十二世纪顷),纣王广作宫室,益广囿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 。然周武王革命之后,已全部被毁。箕子自朝鲜“朝周,过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而伤之 。其后约三千年,乃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予以发掘,发现若干建筑遗址。其中有多数土筑殿基,上置大石卵柱础,行列井然。柱础之上,且有覆以铜 p009 者。其中若干处之木柱之遗炭尚宛然存在,盖兵乱中所焚毁也。除殿基外,尚有门屋,水沟等遗址在。其全部布置颇有条理 。后代中国建筑之若干特征,如阶基上立木柱之构架制,平面上以多数分座建筑组合为一院之布置,已可确考矣。

与殷末约略同时者,有周文王之祖父太王由原始穴居之情形下,迁至岐下,相量地亩,召命工官匠役,建作家室、宗朝、门庭。咏于《诗经》

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在今长安之南。《诗经》亦有赋此区域之建筑者

据《诗经》所咏,得知陕西一带当时之建筑乃以版筑为主要方法,然而屋顶之如翼,木柱之采用,庭院之平正,已成定法。丰、镐建筑虽已无存,然其遗址尚可考。

文王于营国、筑室之余,且与民共台池鸟兽之乐,作灵囿,内有灵台、灵沼,为中国史传中最古之公园

成王之时,周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 。此为我国史籍中关于都市设计最古之实录。

都市之制:天子都城“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盖自三代以降,我国都市设计已采取方形城郭,正角交叉街道之方式。 eCU/SPfZssJ1wCMOSVKXWmjkTo19Qtacu6CqrfOaEHF+U5KSvOJ5Y+/3HyVEzw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