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曹操的异军突起和官渡之战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是三国中最强大的魏国的奠基者,也为日后西晋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曹操,我们得多花点笔墨。

曹操是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中的一员,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操是曹嵩的长子。

曹操像

曹操在青少年时代就显示了非凡的才华。“少机警,有权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他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尤其喜欢抄集诸家的兵法,还自注《孙子兵法》呢!他虽然人生得矮小,可是浑身上下透出一股英气,又练得一身好武艺,让人不敢小视。据《世说新语》记载,曹操拜访当时的名士许劭(字子将),请求他评点自己:“许先生,你认为我将来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对方注视着他,不肯马上作答。曹操一再追问,对方才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听了这话,曹操并不生气,反而仰天大笑。许子将这话传开去,曹操也就小有名气了。

灵帝熹平三年(174),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从汉朝开始,就实施所谓的“以孝治天下”,中央命地方推举既孝顺又廉洁的人作为“孝廉”,供选用。曹操被选为孝廉以后,就进入了洛阳的卫兵部队,不久就升任洛阳城北区的治安长官。洛阳是东汉的都城,是皇亲国戚聚居的地方,最难治理。曹操一到任,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当时皇帝的宠臣、大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一点也不留情面,予以处死。这样一来,京城的社会秩序好了许多,曹操的名声也更大了。

曹操书法“衮雪”拓片。传汉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驻兵汉中褒谷口运筹国事,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撞石飞花,有感而发,便挥笔题写“衮雪”两字。末尾“魏王”二字,据学者考证是清代嘉庆至同治间好事者刻之。

中平六年(189),董卓入京,专擅朝政,曹操不愿与他合作,逃出京师。曹操“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这就是所谓的“陈留起兵”。后又“设奇伏”收编了三十余万黄巾军,选其精锐,组成一支以“青州兵”命名的部队。

董卓被诛灭后,汉献帝回到了洛阳。这时的洛阳城已是一片废墟。百官随献帝回京,可是连居住的地方也没有了,只能委身于草丛和断垣残壁间了。粮食也成了问题,“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后汉书·献帝纪》)曹操得到这些消息后,想起了谋士毛玠说过的一段话:“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三国志·魏书·毛玠传》)。曹操想,现在正是“奉天子”的最佳时机啊!于是,建安元年(196)八月,曹操亲至洛阳面见献帝,并马上把献帝请到自己的辖地许县(今河南许昌东),取得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绝对政治优势。

曹操把献帝放在自己身边后,就让献帝任命他为大将军,后来由于袁绍的反对,又把大将军的名号给了袁绍,自己当司空。袁绍根本看不起曹操,这样,曹操与袁绍这对昔日的反董盟友,成了反目相向的对手,后来引发了建安五年(200)曹与袁之间的一场大决战——官渡之战。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袁绍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此时已据有富饶的冀、并、幽、青四州,军队在数十万人以上。袁绍的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后方稳固,兵精粮足。他挑选十万精兵、万匹战马,准备一举消灭曹操。反观曹操,只据有大河以南的一些区域,他的总兵力不过数万,能用于这次决战的“兵不满万”,有的论者认为不止这个数,但是兵力上大大劣于袁绍那是肯定的。袁绍大军压境,许都为之震动。这时的曹操却镇定自若,他安慰部属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的这段话很重要,说明决定战争胜败的不只是“土地广、粮食丰”这样一些物质因素,更为重要的是智慧、胆识、威势、谋略这样一些精神因素。曹操的这番话为众将士壮了胆、定了神,为官渡之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但也毋庸讳言,这时曹营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将信将疑的,不少人没有必胜的信心,还有部分人是脚踏两条船,准备一旦战事失利就反水,这已被事后的史实证明了。

官渡之战示意图

官渡大战的前哨战是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之战。这是一块关系到许都安危的兵家必争之地。袁绍派出他最得力的大将颜良围攻白马城,而曹操一定要设法解白马之围。当然,如果强攻,曹操必败无疑。曹操采取了智取的方法。曹操以五千之众,自官渡北上,故意进军延津(今河南延津北),装作将要袭击袁绍后方的样子。袁绍这下慌了手脚,马上调重兵南堵,防止曹军北上。这时,曹军派一支精锐的轻骑部队乘袁军不备去解白马之围。围攻白马的颜良根本没有做好应战的准备,在惊慌间为曹军所杀。袁绍知中计,又派名将文丑来战,结果也为曹军所杀。在白马之战中,袁绍连失颜良、文丑两员顶级大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此前刘备的助手关羽被曹操活捉,曹操对他是不错的。关羽也知恩图报,在“斩颜良,诛文丑”的战斗中,关羽是出了大力的。至于说颜良、文丑两员袁绍手下的名将都是被关羽亲手斩杀的,那是小说《三国演义》的添笔和附会,是没有多少依据的。作为“偏将军”的关羽同张辽一起杀了颜良可能实有其事,但所谓的“诛文丑”那是连影儿都没有的事。

曹操初战得胜后,主动撤军以扼守官渡。袁绍则连营数十里而进,大军进逼官渡。一场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敌强我弱,曹操深沟高垒,坚守官渡阵地,尽量不与袁军正面交战。而袁绍力求速战,先是在官渡的曹军阵地外建起土山,再从土山上向曹军阵地喊话、射箭,想引曹军出战,可是曹军就是坚守不出。后来袁军挖地道想打破曹军的防线,又被曹军识破,一条条地道都被曹军堵死。两军一攻一守,相持了两个月。

其实,袁军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十多万大军在旷野中,一旦粮草补给出了问题,全军马上就会失去战斗力。于是,袁绍从河北运来粮草万余车,屯于大营四十里外的乌巢,派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兵丁在那里看守。正在这节骨眼儿上,袁绍与他的谋士许攸的矛盾公开化了。许攸一怒之下,夜投曹营。曹操是个礼贤下士的人,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不速之客。许攸以曹操为明主,把乌巢的粮草状况、驻军方位、地形地貌悉数告诉了曹操,而且建议曹操连夜偷袭。

曹操喜出望外,连夜亲自率精锐步骑五千人,从一条常人不走的小路抄到乌巢那里偷袭。乌巢的守军没有做好战斗准备,阵脚大乱。曹操命兵士四面放火,结果是“尽燔其粮谷宝货”(《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而守护乌巢的袁军也大部被消灭。

袁绍听到曹操亲率大军攻乌巢,以为曹军已倾巢而出,马上派兵攻打曹军大营,结果受到曹营留守部队的强烈回击。正在战斗中,乌巢粮仓全被曹军烧毁、乌巢守军被全歼的消息传到了袁绍那里,袁军闻讯大乱,一路溃散。袁绍平时对将士苛刻,到关键时刻谁肯死命力战?大将张郃顺势投降了曹操。袁绍弃军逃回黄河以北,近十万袁军被杀,袁绍本人不久在悲愤中病死了。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掌故: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所获甚多,其中就有袁绍一方留存的档案资料。在相关档案资料中,发现了不少“许下及军中人书”,就是许都官僚和曹军将官写给袁绍的信件。这些人为何要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写信?道理不言自明,就是在曹操可能战败时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这些信件被曹操缴获,对那些写信的人来说是致命的,如果曹操追究起来,这些人还不是死路一条?可是,曹操的作为出人意料,他看都不去看这些书信,下的命令只有三个字:“皆焚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事后他在谈及这些书信时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cEQVFzFIsX+f/YaOPc9EnRhGLLyczvWvt1UMTzAODULaquA5q6XtadWQYf1PekG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