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隋炀帝的急政及隋朝的衰亡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几个野心勃勃的儿子中的一个。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出于巩固地方统治的考虑,他用半分封的形式派遣诸子到重要的地区担任总管,比如:蜀王杨秀在蜀地统治长达十余年;汉王杨谅拥兵于山西、河北;秦王杨俊曾镇守襄阳;晋王杨广则在江都担任扬州总管十余年,负责管理新近被纳入隋朝版图的南方领土。强大的地方势力集团又跟具有皇室血统的亲王连接在一起,彼此之间的倾轧,构成了隋朝政坛的重要面貌。最终胜出的是杨广。支持杨广的政治集团计划通过合法手段谋取太子之位,如果失败,杨广就会恢复南朝梁、陈的旧格局,割据南方。

由于多种原因,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对太子杨勇逐渐产生嫌隙和忌惮。当时太子的东宫集团势力强大,有一年冬至,百官都去东宫庆贺。隋文帝为此大发雷霆,甚至在回到京师后,让亲信卫队保护自己,或许是担心太子的势力过大,威胁到自己的安全。无论如何,当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展现在大臣和诸王面前时,也就给大家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尽管杨勇抚军监国几近二十年,而且他还是“汉书学”的重要资助人,但是他跟皇帝、皇后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他的倒台。相反,晋王杨广在江都的统治,则大大提高了他的声望。开皇二十年(600),西突厥达头可汗入侵,杨广又为行军元帅,督率杨素、史万岁等分道抗击,再次取得大胜,由此“声名籍甚,冠于诸王”。也正是这一年,在大臣杨素、袁充等人的蛊惑下,文帝废黜杨勇,改立晋王杨广为太子。这一年的十一月,杨广携带家眷回到京师。跟他一起同来的,还有大批南方的核心幕僚。杨广在京师的东南方建造慧日寺,邀请高僧入住,其中很多高僧是来自他长期管辖的江淮地区。仁寿四年(604),隋文帝去世,史书暗示他是遭到了杨广和杨素等人的谋害。杨广登基后,汉王杨谅在北齐故地举兵造反,但是最终被击败,隋朝进入了隋炀帝时期。

隋炀帝杨广像

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跟我们在书本上读到的隋炀帝实际上有很大不同。隋炀帝往往被描述为奢侈、昏庸、沉迷女色、荒淫无道的亡国昏君的形象,但是他的一系列做法,例如对高句丽的战争、修建运河系统、修建东都等,实际上被证明是非常重要的举措,而且也都被后来的唐朝继承。隋炀帝的皇后萧氏是个非常正面的形象,她从未被隋炀帝抛弃。隋炀帝在文学、佛教等领域的造诣也颇高。隋炀帝的失败,不能归咎于他的施政方向,而是在于他施政节奏太过猛烈,他太过热切地期望早日重现汉帝国的光辉,最终却使隋帝国陷入了疲惫不堪的境地。他推行的亲近南方的做法,也引发了原先占据主导地位的北方军事贵族的反对。在他上台后,杨素、高颎、宇文恺、贺若弼都遭到了清除,而虞世基、裴蕴等南方人在核心集团中成为最有权势的人。尤其是西北军事贵族杨玄感叛乱后,裴蕴等人残酷地诛杀了有关贵族和官员。当帝国陷入危机时,隋炀帝认同的居然是江都,而不是京师和洛阳。

隋朝的富裕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例如,西京太仓,东都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等,这些粮仓所储存的米粟,多的达千万石,少的也有数百万石。长安、洛阳和太原府库所储存的布帛,也各有几千万匹。这些,再加上全国各地的储积,据史载,可供隋统治者支用五六十年。长安和洛阳是最大的商业城市。长安有二市,为国内外商旅荟萃之所。洛阳有三市,其中丰都市有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市的四壁有邸店四百余,“重楼延阁,互相临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积”(杜宝《大业杂记·大业元年》)。隋朝鼎盛时的人口超过五千万,已基本上恢复到了东汉的最高数。在最初的统治中,隋炀帝在内政、外交、疆域拓展和文化建设方面都卓有成效,但是后来在野心的强烈驱使下,他大规模推动一系列公共工程,并且不顾一切地连续对高句丽发动战争,使得天下疲惫不堪。在专制政权下,若君主欲望太过强烈,不顾现实条件推动其欲望,就会使百姓陷入悲惨的境地。而且君主的欲望越强烈,造成的祸害越严重。

隋炀帝喜欢巡游,并且他认为这是一个君主应该有的优点。但在实际上,这种看似深入民间的做法,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往返于京师、洛阳、江都之间,每次都携带大量随从,沿途扰民严重。他还常去边境会见各族酋长,甚至跟突厥的可汗谈判,连续三次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企图恢复往昔汉帝国的荣光。在这种情况下,隋炀帝对日常的行政运作严重忽视,行政运作效率大为下降,从而为怀有野心的地方官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客观来讲,隋炀帝开展这些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并不完全是出于对个人私欲的考虑,比如营建东都。隋炀帝上台第二年,就命宇文恺等营建东都洛阳,并且将富户迁入重建的洛阳城。洛阳在中国的思想、礼仪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它是帝国控制关东广袤领土的桥头堡。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如果丢掉洛阳,整个帝国都会陷入被动。洛阳是当时水陆运输的中心,唐朝建立之后,唐太宗、唐高宗和武则天都先后大规模建设洛阳,他们的出发点跟隋炀帝并无二致。隋唐对洛阳城的建造,使洛阳成为亚洲一座伟大的城市。日本的京都实际上就是直接受到了洛阳城的影响。此后的两百年中,洛阳都是隋唐帝国在关东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人们在这儿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隋炀帝大规模开凿运河,构建运河体系,往往被描述为他是为了去江都游玩,实际上绝非如此。隋帝国统一之后,通过运河系统将南北东西沟通起来,来达到巩固统一的目的,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选择。洛阳的营建正是运河体系的枢纽工程。同时,运河体系也支持了隋炀帝对高句丽的战争。而且,修建运河并非出自隋炀帝的想法,早在大兴城建成后,隋文帝就让宇文恺设计广通渠,沟通京师到潼关的水系。一百多年后,唐玄宗也基于同样的目的再次凿通关东到关内的运输渠道。隋炀帝把他父亲的工程扩展到了全国,试图构建全国性的水运体系。这一水运体系以洛阳为中心,往北抵达今天的北京,往南抵达今天的杭州,长达四五千里,是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适应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加强了南北的联系,此后南北对峙的局面基本不能长久了。而且这一运河系统对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举例来说,运河极大地促进了杭州的发展,使它从一个边远地区的普通州城一跃而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大运河泽被后世,直到今天。

扬州出土隋炀帝墓,同时也出土了疑似萧皇后的遗骸。

隋炀帝在自己统治期间开展如此众多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的做法,使繁荣强盛的隋帝国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隋帝国的瓦解,可以说是毁灭于急政。大业十二年(616)夏,隋炀帝看到北方已经陷入乱局,却乘船抵达江都,将整个帝国抛弃在背后。两年后,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618),隋王朝的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利用关中士兵思归的情绪,杀掉隋炀帝,并胁迫隋炀帝在江都招募的江淮军队和关中禁军一同北上,隋朝彻底灭亡了。不过隋朝的一系列政策、做法,为后续的唐帝国奠定了基础。之后的三百年,中国文明独领风骚于东亚世界,这一现象直到十世纪才结束。 KQjbg3Q6QN/OIniUfHFhZotS0SVIGcbBMolKC6OKYnNnsNOtqrNVjd+dS3NUtgy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