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百七十多年分裂后的重新统一

从晋室南渡之后,中国南北分裂长达二百七十多年。不论是南朝的北伐,还是北朝的南征,都没能将对方消灭而完成统一。这个历史的使命最后落在了隋文帝杨坚的身上。长达数百年的政治宣传,南方政权认为金陵为王气所在,黄旗紫盖,本出东南。从东吴时代孙权的即位诏书和孙皓的北伐来看,他们都认为自己才是天命所在。所以,在蜀、魏相继灭亡之后,孙皓居然不顾国力衰弱而大举北伐西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如梁武帝萧衍等统治阶层自认为是汉文化的继承人,视北方为戎狄。随着侯景之乱,南方遭受重创,人们逐渐意识到,金陵王气将尽,紫盖黄旗,最终将归于洛阳(北方)。

虽然隋文帝即位之初,并没有立刻发动对南方的攻势,而是专注于巩固政权,但是并吞江南已经是隋朝君臣的既定战略。隋文帝先是任用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广陵(今江苏扬州),韩擒虎为庐州总管镇庐州(今安徽合肥),以伺察陈国的动静;后来又用杨素为信州(今重庆奉节)总管,在永安大造战舰,以备水战之用。开皇二年(582),隋文帝命宇文恺设计修建的新都城——大兴城竣工,次年迁入新都,这就是后来隋唐时期的帝国中心长安城。在隋朝修建大兴城的时候,南北对立的局面还没有结束,陈朝依然存在,七年之后才被隋朝攻灭。因此,大兴城的修建,也渗透了对代表南方政权的东南之气的厌胜思想——集中体现在大兴城东南隅曲江池的开凿上。宇文恺设计修建的大兴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整齐划一。它的宫城、皇城居中,左右坊里、郭城的大小形式,一般都呈对称分布。但是在南城部分,西南隅的永阳坊对应的东南隅,却不是坊里,而是一片湖泊,也就是曲江池。这样的安排或许有人会认为是地形地势使然,但是在思想意识上却是厌镇东南的体现。

敦煌文书S.3326现存卷首的占辞:“吕不韦云凡近原阜有气如万丈竿冲天直竖,黄者,天子之气也。”

开皇七年(587),隋文帝召萧琮入朝,后梁灭亡。梁宗室萧岩等奔陈。次年三月,隋文帝下诏伐陈,宣布陈后主的二十条罪状,引述天象灾异等现象,指出陈朝灭亡符合天意。这份诏书在南方分发了三十万份,以瓦解南方的抵抗心理,可谓是早期心理战和宣传战的典型战例。十月,隋文帝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于是杨广出六合,杨俊出襄阳,杨素出信州,刘仁恩出江陵(今湖北荆州),王世积出蕲春,韩擒虎出庐江,贺若弼出吴州,燕荣出东海(今江苏连云港西南),合总管九十,兵五十一万八千,都受杨广节制。隋文帝亲自到定城誓师,以期必胜。

杨素指挥的隋朝水师,在陆军的配合下,在长江三峡袭击了南陈船队。陈军在长江安置铁链,希望能够拦阻隋军,但是被隋军击败。之后杨素指挥船队,沿江东进,直抵汉口。此时秦王杨俊指挥的军队也从襄阳挺进到汉口。两军因此会师。在长江下游,晋王杨广和高颎统率的隋军主力东移寿阳。开皇九年(589)正月,贺若弼自广陵渡江,攻下京口(今江苏镇江)。韩擒虎自横江渡采石,进拔姑孰。贺、韩两军东西夹攻建康(今江苏南京)。陈将萧摩诃被俘,任忠出降。此时建康已经无险可守,而陈后主依然自信,认为“王气在此,齐兵三度来,周兵再度至,无不摧没,虏今来者必自败”(《南史》卷一〇《陈后主本纪》)。隋军攻入建康后,俘获了躲在井中的陈后主。建康被攻陷后,杨广使陈后主以手书招降江上诸将及岭南女首领冼氏,于是南方全部平定,隋共接管了南陈的三十个州、一百个郡和四百个县。

经过东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南方与北方的分离倾向根深蒂固,金陵王气的说法,在隋灭陈后依然有很大的市场。于是,隋朝将数百年经营起来的繁华的建康城彻底毁坏。在此之前,建康城作为宗教、文化的中心,积累了深厚的文明传统。至此,建康城的城墙、宫殿、寺庙,乃至普通住宅全部被拆毁,其土地被改为农田。南方的贵族和知识精英被带到北方,许多人流离失所,经历十分惨痛。南方精英虽然失去了地域的凭借,但是也有不少被特意吸纳到隋唐的统治阶层中,比如唐代初期的宰相陈叔达和萧瑀,他们分别是陈朝和萧梁皇室的代表。到了唐代,金陵依然没有复原,唐朝诗人如李白等,创作了大量的金陵怀古的诗歌。金陵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要等到七八百年后的朱元璋时代。

隋朝灭南陈,使东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获得了统一。不过这种统一仍比较脆弱,隋朝最初在南方推行的强硬政策引发了反弹。灭陈以后,江南的地方官由隋王朝派出,大量的州刺史都是北方人。隋王朝又把在北方实行的政治、经济措施向江南推行,江南豪族地主因此受到打击,特别是依内州检责户籍的政策,更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利益。经过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南北的文化差别已经很大,甚至语言都不能直接沟通。因此,南方很快就发生了叛乱,这场叛乱范围极广,隋朝派杨素率精兵前去镇压,经过两年平叛,才稳住了隋朝在南方的统治。为了控制南方,隋朝赋予江都(今江苏扬州)以重要的地位。晋王杨广被派到江都担任扬州总管,负责整个东南的军政事务。杨广在南方十余年,身边逐渐形成了一个南方士人的幕僚集团。杨广本人也亲近南方文化,他的夫人萧氏,正是来自萧梁皇族。

陈后主像

从某种意义上说,杨广能够被立为太子,最后取得皇位,他在南方积聚的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隋朝瓦解初期,杨广并没有选择回到长安或者洛阳,而是选择去他长期担任总管的江都。最后他被杀,也是由于在江都的关陇集团的将士希望回到关中故乡而引发了暴动。杨广在江都长期任职,与当地的佛教僧团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佛教僧团曾在南朝占据重要的社会地位。杨广不仅广泛结交南方高僧,比如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而且还把许多高僧召到江都和京师大兴城。在大兴城,杨广资助建立了慧日寺等寺院。杨广逐渐成为南方僧团的重要支持者和施主。除了宗教人士,杨广也成功地得到了南方士人的支持。为了更好地拉拢江南人士,杨广效法东晋著名宰相王导,“言习吴语”,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吴方言,并结交了会稽虞绰、吴郡潘徽、丹阳诸葛颖、琅邪王胄等江南才士。杨广还大量收集、编纂图书典籍,对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这一时期,“文选”逐渐发展起来,从南方的一种地方学问,最后成为全国性的学问。南方文人柳顾言(名抃)、虞世基、裴蕴等成为杨广坚定的支持者,并在杨广即位后担任了重要的职务。实际上,杨广身边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的南方士人集团。在谋夺储君之位的过程中,杨广定下的策略就是“若所谋事果,自可为皇太子,如其不谐,亦须据淮海,复梁、陈之旧”(《隋书》卷六一《郭衍传》)。也就是说:如果能当上太子就最好;如果不成功,他就占据江淮,恢复南朝梁、陈割据南方的局面。 uxQC4UF7t7W8vwKRFI7CYyUGRwjpBAppOUqTZVUxiZcHUVewjg39s76rCnd6ud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