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桂枝汤,《伤寒论》第一方

桂枝汤证

桂枝汤是《伤寒论》里的第一个方子,在讲桂枝汤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汤证?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的基础,它建立起了一个辨证体系,这个体系里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一系列证候来定位一个人的身体患病状态,以此确定用什么方子。 后世辨证论治的证,其实都是从这儿来的。当具备证候时,您就可以用这个方子,而且效果特别好。这些证候我们联系起来就叫汤证。

了解汤证后,我们借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中的第一个医案来讲桂枝汤。

第一个医案说,有一个叫马亨道的人,在庚戌年的春天,得了外感病,开始发热、头痛、鼻鸣、恶心、自汗、恶风。发热和头痛不必过多解释,那什么是“鼻鸣”“恶心”“自汗”“恶风”呢?

我理解的“鼻鸣”,就是当您的鼻子堵住时,您就会使劲,想让它通,有时候稍微通一点,就有声音,这就叫鼻鸣。

“恶心”是指外感时患者自觉胃不舒服,有种要往上呕的感觉;“自汗”是指稍微一动就往外冒汗;“恶风”是指患者害怕吹风。

许叔微就说,把这些病症连在一起,就是桂枝汤证。

古代叫桂枝证,现在我们叫桂枝汤证,它有什么证候?就是许叔微讲的这些,“发热、头痛、鼻鸣、恶心、自汗、恶风”。也正如张仲景在原文中所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主要证候就是刚刚感受外寒时,身体发热、出汗、怕冷、怕风等。每个人反应不同,有的人没有汗,而有的人一动就出汗,这种人非常吻合桂枝汤证。

桂枝汤特别简单

桂枝汤特别简单,它是张仲景的《伤寒论》里的第一个方子,说明他很重视。

桂枝汤原方是“桂枝三两”,就是现在的9克。张仲景时代的一两,我们现在都折算成一钱3克。但后来我们考察,发现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15克。所以,严格地说,桂枝汤原文的三两,应该是将近50克,但是我们后代用的量都很少,就用9克。

第二味药是芍药,三两,现在也是用的9克。

炙甘草二两,现在用6克。生姜三两,切成片。大枣12枚,掰开。

这就是桂枝汤原来的方剂组成,很简单,桂枝、芍药、炙甘草3味药,加上生姜和大枣。

我现在开桂枝汤,很少开这么少的量,可以多开点,在喝药时才有讲究,不是让患者一下都喝下去。张仲景说,先喝一碗看出没出汗,加碗粥,再喝一碗药,再喝一碗粥,看出没出汗,出汗了就别喝了,没出汗就接着喝,喝到出汗为止。

所以,虽然它的量很大,但是它的尺度是您的身体微微出汗。

这是桂枝汤里边的道理。所以,大家不用纠结剂量,以出汗为度。每个人的身体状态不一样,体质不同,所以喝的量也不一样。

桂枝汤中的芍药是白芍还是赤芍?

桂枝汤这个方子里还有一个问题,您去药店买芍药这味药会有白芍和赤芍两种,白色的叫白芍,赤红色的叫赤芍。

这两种药到底该用哪一种,张仲景没说,他只说用芍药。后世的医家认为,在张仲景的时代,很可能不分白芍和赤芍,到后世才逐渐分出来。

许叔微就遇到了这个问题。马亨道得了外感病,出现发热、头痛、鼻鸣、有点恶心,有想呕吐的感觉,自汗、恶风,这一系列的病症就是桂枝汤证。但桂枝汤还开不了,因为许叔微当时住的仪真(现在的江苏仪征)正好有以张裕为首的一支骑兵队伍(北宋打了败仗的散兵游勇和当地的土匪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支队伍到处打,把仪真攻破了,所以当时仪真兵荒马乱的,不好买药。许叔微去买芍药没买着,他就赶快到自己的园子里边采了芍药(赤芍),放在方剂里。旁边别的医生就说:“这是赤芍药,我们开桂枝汤都是用白芍,赤芍怎么能用呢?”许叔微说:“我就是要找赤芍。”

马亨道喝了一次没出汗,再喝一次就出汗了,外邪解掉了,病就好了。

这个病例里面许叔微要论述的是什么?

他说:“仲景桂枝加减法,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宋朝官家看的书)皆称赤芍药,《孙尚药方》皆曰白芍药。《圣惠方》,太宗朝翰林王怀隐编集,孙兆为国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者利,白者补。予尝以此难名医,皆愕然失措。”

张仲景写的桂枝汤里边,只说了芍药,但到底是赤芍还是白芍没说,《圣惠方》里边张仲景的桂枝汤都写的是用赤芍药,宋代御医孙用和写的另外一本官家看的书《孙尚药方》说用白芍。

许叔微就说《圣惠方》是太宗朝翰林王怀隐编集的,《孙尚药方》是国朝御医编撰的,两个人的观点不应该矛盾到这个地步。

一般我们认为,赤芍是通利的,白芍是补的。 桂枝汤里边到底应该用白芍还是赤芍呢?许叔微就说:“我曾经问过很多有名的医生这个问题,大家都愕然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就奇怪了,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个方子,张仲景只写了芍药,可是后世有赤芍、白芍两种,到底该用赤芍还是白芍?这是留下来的问题。

人们从唐代就开始讨论这个问题,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到今天,偶尔还有人在争论这个问题。而许叔微觉得应该用赤芍,他是用赤芍的代表人物。 PNdNfnyyeuA3X9OvhuhSYeACOptkkD1GYiGUAw9megL5NZTIOO4m3czOShI3Swh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