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体脉络

一、基本概念辨析

(一)空间概念释义

从古希腊到近现代,不同学科均对空间概念进行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探讨和思考。不同语境中“空间”的概念具有不同的释义,代表着不同时代各种思潮和学科之间的交互与冲突。这种巨大差异性反映了时代对空间理论的需求以及人们对空间理论认识的转化。实际上,至今人们对空间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同和准确的释义。

空间(spac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spatium”,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的距离或间隔,是一个丰富且复杂的概念。《哲学辞典》中把“空间”解释为:“在哲学上,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空间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和时间具有客观性,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可以说,空间是万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并存的秩序,是各种事物活动并存在的‘环境’,空间和时间与物质不可分离。” 这也意味着从哲学层面,“空间”是与时间一同进行讨论的,与地理概念中的空间具有共同的含义内核,也可以看出哲学辩证中的时空关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空间是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

以上两种词典提出的概念是较为权威并得到广泛认可的“空间”概念,更多学者基于这两种概念开展空间研究,形成了抽象和具体两个层面,即从科学意义上和日常生活中来解释“空间”。科学意义上的空间,多为在哲学和物理学上与时间密不可分的客观实在性,整个物质世界都存在于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之中,脱离了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对历史发展和个人认知规律的考察研究都是不存在的。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包括物理空间(地理空间)、心理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经济空间) 、虚拟空间等多种现实空间形态,空间范畴包含距离、面积、位置、形状、处所、方向等,都属于空间日常表达和研究的内容。因此,空间是一个简单又复杂、具体又抽象的范畴。

抽象意义中的空间理解是多样性的,影响比较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空间是某物的包含者,就是此物的场所,而没有此物的内容” 。牛顿也认为空间“与物体无关、独立无依地存在着”。另一种观点则来自莱布尼兹,他认为空间是“与物体密切相关,抽掉物体的空间是不存在的,是某种纯粹相对的东西,是一种并存的秩序” ,即空间研究是研究空间关系,研究物体与物体所处的关系,空间本质是空间关系的共存。空间研究包含着“存在物”的“空间”,没有实体物的空的空间某些时候是毫无意义的,空间研究就是研究空间关系,研究物体和物体处所之间的关系,空间关系就是空间的本质。

(二)空间概念的多义性

空间是事物客观存在的基本维度。空间既是自然界存在并运行演进的载体,也是空间中多种关系的存在。通常而言,我们对空间的认识有抽象和具体两个层面,而日常生活中对空间的理解主要是依据个人经验形成的感性认知。这些感性的空间认识,通常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位置和感受,空间也包括我们对物体外形的认识,如形状、高度、宽度、大小等。对空间的抽象认识,通常是在个人对空间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抽象认识,最早就是从哲学和物理学学科中理解空间概念的。在哲学中,“空间”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物质存在,空间被认为是物质广延性的客观存在,体现了空间秩序的并存,哲学上“空间”通常被分为“实体论”“属性论”“关系论”。“空间实体”是相对于“虚空空间”而理解的,反映出“空间”的独立性,任何事物都有着其自身与物体不可割裂的空间存在,物体所在处所则反映出与其他事物的相对关系。

对空间的认识是从感性的定位、位置、处所等逐步获得理性空间理解。空间定位可以从物体或事物与之前后、左右、上下等的关系确认,但空间的本质却是人在环境中与周围之间各种关系相互作用后所形成的秩序,从而产生了“中心”“外围”“边缘”“左右”等平面或垂直的空间方位概念。人们对空间的感性多样化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开启了对空间的理性认识。从哲学和物理学等空间概念出发,古希腊哲学最先从“虚空”开始,认为“虚空”是物质存在的场所,后来,亚里士多德在继承“虚空”概念基础上,阐释了空间的有限性和相对性,认为空间是物质的充实,欧几里得认为空间是无限、本质的,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元。“空间”既不是一个静止的地理范畴,也不是一个空洞的哲学概念,其应该有着丰富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体现在哲学和地理等抽象学科中,也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包括政治、社会、数学、物理、心理、艺术等各个方面,涵盖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全部,空间成为研究人类文明必不可少的一个维度。

从个人认知的角度看空间,探讨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空间的关系问题,是对空间概念研究的重大突破。正是由于现实世界中人的主客体的双重性,才生成和发展了属人的现实世界,人类世界由“人—自然—社会”三大维度构成,正是人的主体活动才构成了“人—自然—社会”具有内在联系的复杂巨系统。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其他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时间”和“空间”是与人的主体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因此,空间是人化自然的空间,是人类社会的空间,是改造人的空间,也是人类实践建构起的“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海德格尔提出人与空间直接相连,空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是人存在的基本特征和有限范围;舒尔兹用五种空间概念,讨论了空间多样性和多种含义,包括实用空间、知觉空间、存在空间、认识空间和抽象空间,从人的存在的角度理解空间概念。

(三)空间概念的历史嬗变

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术界中的一些学者,基于对马克思空间思想和理论的研究,与人类社会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从空间生产、空间交换、空间消费、空间均衡、世界体系等多个角度对当代现实中资本主义社会按照资本逻辑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行批判,在批判中不断对批判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拓展和修正,扩大和延伸了马克思主义对空间问题的解释力和适应性,为空间问题的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这些学者被称为“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研究也引领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方向。进入20世纪60年代,全球化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影响力日趋增强,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在资本主义的城市集中爆发并日益严重,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者也基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和空间理论研究,先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空间消费理论、空间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从多个层面和视角阐释资本主义城市出现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即资本主义城市空间是阶级斗争和社会运动而形成的空间形态,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逻辑在城市空间的运行逻辑,进而展示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特征。

1974年,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开启了各学科研究的空间转向,之后,在1984年,米歇尔·福柯的《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发表,标志着空间研究时代的到来。随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文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均将研究方向转向空间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其独特的批判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在时间维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规律,而这其中蕴藏着众多空间思想,逐步被以列斐伏尔、卡斯特、哈维、卡茨尼尔森、苏贾等为代表人物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者挖掘、关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对空间问题的研究延伸。

列斐伏尔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思维,提出了“社会—空间—历史”三元辩证法,将空间区分为感知的空间、构想的空间和实际的空间。哈维升级历史唯物主义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用“时空压缩”概念阐释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时空体验。苏贾认为“空间性”是空间社会属性的真正表达,建构了“社会—空间辩证法”。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从实践、资本、总体、批判四个维度,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地理学,分析后现代主义空间化理论,把现代主义等同于时间,后现代主义等同于空间。这些学者的研究以及对待空间问题的变迁,实现了在20世纪下半叶研究领域中一种整体性的“空间转向”,开辟了现实问题研究的空间话语,并使之开始成为一种新的且有效揭示和阐释当代社会的叙事范式,成为当代诸多理论构建和发展的重要理论路径。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的学者赋予了空间多样的形式,比如,农村空间和城市空间、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逻辑和矛盾所在。无论是哈维提出的建筑、城市、地球等空间形态,还是林奇提出的场所、道路、边界等空间形态,均属于现实空间研究的范围,而与现实空间相对应的还可以是以金融、网络等为代表的虚拟空间,甚至还可以是作为“独特的空间性单元”的人的身体。这些学者通过对农村、城市与企业等微观主体和区域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是基于资本逻辑来实现空间内部的生产和空间的生产,资本为获得剩余价值,不断用时间消灭地域性的自然空间。与此同时,在社会层面,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逐步推动形成新的且有利于资本逻辑的社会空间生产和再生产。资本主义的城市空间实际上是资本积累、资本循环、集体消费和劳动力再生产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承载空间,全球化实际上是资本逻辑在世界范围的复制,资本积累通过扩大全球化推动下的世界市场和交换,在制造均质化的生产空间的同时,也造成了空间的差异性和地理上的不平衡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仅将“空间”视为一个静态的劳动场所、处所、位置、地理景观,还认为空间应当是一个动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生产关系过程。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研究,主要探讨城市空间中的关系,是以城市空间研究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的新认知、新解读和新建构。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剥削本质没有变化,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方式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资本主义由最初的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者们面对的社会现实持续发生着新变化,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化加速,科技进步极大改变了社会现实,尤其是导致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空间的分异与隔离、空间异化等问题,城市化的发展造成的社会运动方式变化,社会运动参与的主体和参与的形式等发生的变化,城市危机的爆发、社会运动的增加、生态环境危机等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解答和解析,也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空间问题研究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空间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研究维度,资本逻辑主导的空间引发并主导了过去和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问题,典型表现为当代城市病问题。因而,需要研究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空间问题的学者从城市空间维度进一步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运行机制,推动社会走向高度的城市化,并成为社会形态的主导者。

(四)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空间概念

进入20世纪,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经济和社会结构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大有不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形式、运行逻辑、实施策略等均发生诸多变化,对空间的内涵认识和理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马克思利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空间进行分析,与时间性相同,空间性也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社会空间主要是对自然空间的征服和改造,是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载体,是人类社会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空间关系和形成的空间结构。资本主义通过对劳动人民的空间压迫和空间异化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为对自然空间和人的压迫与剥削,因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空间发展和空间实践出发,分析了社会空间及其引发的空间正义问题,阐述了个人利益、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在共同空间中的矛盾与对立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产阶级虚假共同体的构建路径和终极目标,认为占社会统治地位的阶级,将本阶级的利益作为其共同利益,通过扼杀个性、消灭异化,构建虚假的共同空间。而在共产主义社会空间中,人不再固化于某个空间,可以在不同的空间进行自由自觉的流通和活动,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还通过揭示资本积累在全球空间的扩张逻辑,深入分析了城市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路径,并认识到城市空间对主体的阶级意识觉醒和革命斗争的重要作用,勾勒出一条真实共同体空间的空间解放路径。

在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关注空间问题之前,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概念研究并没有止步不前,通过对资本积累和空间扩张的批判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空间概念的研究持续推进,空间视野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不断拓展与加深。列宁强调历史发展的地域差异对革命的重要影响,并且指出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得以继续活跃的原因是空间的扩张和自我革新,空间被认为是处于社会实践中人的深层互动的复杂人化关系。因此,对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空间概念研究不仅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空间思想的深化和延伸,也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求新的概念认同提供了基础性、重要性启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空间政治经济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发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学派的分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产物 。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形成和发展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主要从马克思经典作家的著作中追溯和解析空间政治经济概念,并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为批判武器,从空间的视角审视资本主义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列斐伏尔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考察,开创性地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人的社会生产”扩展到了社会空间本身的生产,明确提出了“社会空间是社会的产物”这一核心观点,并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由过去空间中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 ;第二阶段为理论拓展和延伸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主要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地理空间的相关理论结合起来,扩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和权限。哈维提出资本通过“资本三重循环模型”成为推动空间生产和城市空间扩张的主要动力,进而造成“空间的不平衡发展” ,卡斯特尔则提出科技的迅猛发展已使资本主义进入发达阶段,其生产和交换已不再集中于某一个城市,进而提出“空间集体消费”理论 。随着全球化进程,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应当升级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不仅要审视资本主义空间经济,还要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用于对资本主义城市经济的批判中 。城市成为空间多样化的重要表现,其驱动力来自权力实践的重要机制,背后隐藏着社会控制和权力运作的工具 。城市生产生活空间的供给构建过程是由居民、商业活动以及社会活动的管理等共同博弈形成 ,政府权力和资本权力与城市空间风格复杂多样性冲突有关

当前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于空间生产理论和城市空间生产等问题。①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的开拓性研究,由过去空间中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空间是一个“三元一体”的社会理论框架,城市空间形成是人类生产关系在空间中的投射 ,资本通过“资本三重循环模型”成为推动空间生产和城市空间扩张的主要动力 。②空间的价值如何实现问题。随着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社会劳动人口日益集聚在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已转变为集体消费的空间单位,城市空间的形塑就是各种社会运动最终博弈的结果 。③空间生产的主要机制和影响因素,包括人和资本两大类,并形成了资本运动、阶层流动和制度调控三种空间的生产机制,人作为消费者和劳动者,在空间流动过程中形成了地方或国家的认同和阶层分异,资本与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影响空间结构 。空间是权力实践的重要机制,“空间—知识—权力”三元辩证的空间,以及空间的组织和分配,都是社会控制和权力运作的工具 。④空间生产研究的实证研究。Michael E.Leavy以曼彻斯特市利物浦路火车站的空间再生产为例探讨了公共空间的利益冲突和空间再生产进程 ;Joana Vieiva等通过分析欧洲一个著名滨水区发展规划项目与城市空间风格复杂多样性冲突等进行空间分析 ;等等。

(二)国内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国内学者对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偏少,主要集中于空间生产、空间消费等理论和实践,且对空间生产存在简单化和宽泛化理解倾向 。主要可能是由于我国参与全球化程度较低,城市空间问题不显著,语言限制以及理论晦涩难懂等 。国内学者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涉及空间生产背景、空间生产对象、空间生产机制、空间生产效应等领域。国内近年来空间生产问题研究概要见表2-1。

表2-1 国内近年来空间生产问题研究概要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国内外对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的继承和发扬。上述研究成果从空间创造和维系的动力机制等方面对本书开展理论探索性研究具有深刻的思想启发作用,但这些研究成果也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一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视角研究空间政治经济问题较多,而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视角研究较少;二是哲学、社会学、地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较多,而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较少;三是理论的探索性研究较多,而理论与现实经验结合的综合研究较少。

国内外从空间视角对城市、区域功能区、经济开发区、生态空间及其空间生产机制等内容的研究,为自然系统空间、人类经济社会系统空间架起了桥梁,从经济价值的视角,打通了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间的价值流、物质流、信息流通道。从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视角系统研究空间实现问题,为现实空间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启发,但也存在有待深化之处:①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空间生产以及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的生产格局、影响要素、运行机制、实现路径还有待深入。现有研究一般是从“技术+”视角,立足于城市中某一个特定空间区域开展区域性、局部性研究,缺乏从空间生产视角对城市整体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影响因素等进行探讨。②空间内各类主体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还有待加强。当前研究未能从经济社会系统内各主体的空间利益关系视角,认识不同主体在空间生产过程中的行为逻辑和相互关系,进而研究主体间利益博弈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空间生产方式所创造的价值差异性问题。③城市空间的顶层设计研究还有待加强。空间生产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核心理论,还应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结合我国实际,从城市复杂系统视角,在空间理论及顶层设计上做出创新性研究。④从空间治理理论视角,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大驱动力系统,对城市空间生产的机理、机制、路径等的研究不足。当前,对城市空间内各类主体、各类要素之间的空间整合协调治理缺乏深入研究,城市空间治理研究目前还没有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需要在理论层面开展深入研究。 73O6WMXcFlzYXm5YTb0Y0z7R1o9dbnZMdFN+oryIP3D02aCM7A24iZbHsPrrIzO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