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研究内容

1.2.1 解析绿色发展内涵并展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现状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绿色发展的概念与内涵的界定,以及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本研究从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三个方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00—2020年的绿色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展示。

1.2.2 梳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协同发展的政策演进路径

本研究对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协同发展的府际协议和政策文本进行了全面梳理,基于文本分析方法,从整体概况、合作网络、主题内容及共现关系等方面对府际协议和政策文本进行深入挖掘,以期理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协同发展的政策演进规律、明确政策影响范围、把握政策发展趋势。

1.2.3 模拟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碳达峰路径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本研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其各市(区、县)的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其各市(区、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能源消耗、节能减排政策及发展规划等设定五种碳排放情景,通过静态的多情景分析与蒙特卡洛动态模拟,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的碳排放演化趋势和碳减排潜力,识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其各市(区、县)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最可能路径与最优路径。

1.2.4 测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协同发展水平并识别影响因素

在辨析区域绿色协同发展水平的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本研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00—2020年的绿色协同发展水平进行了科学评价与分析,并探究了其影响因素,包括绿色发展基础差异、绿色发展系统的有序度、府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纵向行政力量干预等。

1.2.5 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从区域整体视角出发,基于文本资料与调查访谈,本研究提出了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中部塌陷”现象、“产业同构”导致发展资源浪费、区域碳达峰形势严峻和政府绿色协同治理存在壁垒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包括合理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布局、调整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结构、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和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协同共治等。

参考文献

方应波,2021.我国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基于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41(18):73-79.

高敏雪,2005.从联合国有关手册看环境经济核算的国际研究进程[J].当代经济管理(3):73-75.

韩兆柱,单婷婷,2014.基于整体性治理的京津冀府际关系协调模式研究[J].行政论坛,21(4):32-37.

胡佳,2011.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黄志斌,高慧林,202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理论集成[J].社会主义研究(3):56-65.

李国平,王奕淇,2016.地方政府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公地悲剧”理论与中国的实证[J].软科学,30(11):24-28.

李旭辉,王经伟,2023.共同富裕目标下中国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区域差距及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38(2):419-44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绿色发展必选之路: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2[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陆凤芝,王群勇,2022.产业协同集聚如何影响绿色经济效率?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体制改革(6):174-182.

皮尔斯,1997.绿色经济的蓝图:获得全球环境价值[M].徐少辉,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滕堂伟,孙蓉,胡森林,2019.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及其空间关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8(11):2574-2585.

王朝科,吴家莉,刘泮,202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重要论断[J].上海经济研究(2):5-23.

王思凯,张婷婷,高宇,等,2018.莱茵河流域综合管理和生态修复模式及其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7(1):215-224.

向书坚,郑瑞坤,2013.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指数研究[J].统计研究,30(3):72-77.

肖黎明,李洄旭,肖沁霖,等,2019.中国区域绿色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协同及互动:基于耦合协调与PVAR模型的检验[J].科技管理研究,39(20):9-20.

阳晓伟,杨春学,2019.“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的比较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3):4-13.

杨拓,张德辉,2014.英国伦敦雾霾治理经验及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36(4):93-97.

姚进才,袁晓玲,2023.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1):134-143.

岳立,任婉瑜,曹雨暄,2022.异质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J].软科学,36(12):57-64.

张梅,2013.绿色发展:全球态势与中国的出路[J].国际问题研究(5):93-102.

者彩虹,韩燕,2022.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与空间驱动[J].统计与决策,38(21):87-92.

郑红霞,王毅,黄宝荣,2013.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33(2):142-152.

周伟,202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内涵意蕴、应然逻辑及实现机制[J].宁夏社会科学(1):128-136.

WCED,1987.Our common fu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bQGX6P52eQ2wWkrizkZK1rqgM5T62rdlUL7vjjLp5KMCA5patCihkBgTOuI5GW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