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先融入大潮,再去寻找自己的价值观

音乐是抽象的叙事,具体到音乐节目,宏大叙事是否能达到震撼的效果?一个很“小”的表达是否能直击心灵?有时就一个独奏,反倒是感动了亿万观众。

从2019年9月到2022年2月底,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终于得到了片刻休息,但不彻底。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前,他刚与冬奥会闭幕式音乐相关负责人沟通完。

随着时代一起变动

作为音乐总监,作曲家赵麟更像是一个音乐导演,一面与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沟通、向他汇报,一面协调编导、乐队、录音师等各条业务线的工作。他时常要做一位倾听者,安抚神经高度紧绷的作曲家。“经常收到微信语音矩阵,一下子五六条60秒的语音。”

出生于音乐世家的赵麟,是青年作曲家中的代表人物。他曾为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创作多部协奏曲,为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冯小刚等多位知名导演创作电影音乐。但在冬奥会项目中,他更希望将创作机会留给更多年轻的作曲家。

“很多朋友说你作为总监,应该自己多写几段曲子,这是多好的机会啊。但我觉得,我所有的精力都应该放在帮助导演和作曲家们完成他们的作品上。”赵麟说。

“我们有一个总目标,在开幕式上,讲出一个浪漫、感人,而且是娓娓道来的冬奥故事。所以,大家做事情的基调更加明确。”

“导演强调,我们音乐上的大方向是‘可听度’要强,也就是说要好听。要考虑全世界观众的听觉习惯和接受程度,希望大家能很快感受到音乐传递的信息。再加上我们有主题——‘一朵雪花’,所以大家会觉得虽然形式比较丰富,但总体感觉很统一、很流畅。”

赵麟表示:“2008年,我们的心态是特别想给全世界展示当时的国家状况,告诉大家我们有能力去举办一届奥运会。同时也想给全世界展现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有多么璀璨。而现在不用展示这些,我们怀揣着一颗真诚的心,用朴实简单的方式告诉全世界我们的理念。”

“具体到音乐节目,宏大叙事是否能达到震撼的效果?一个‘很小’的表达是否能直击心灵?有时就一个独奏,反倒是感动了亿万观众。比如由一个小学生来吹小号,或者主题歌的第一句由一个小姑娘领唱,这些都让大家深受感染。”

表面上,冬奥会开幕式是精彩好看,其实背后蕴藏了很多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这就是绘画中常说的:“远看其势,近看其质。”

符号仍是文化输出的承担者

2022年2月20日晚间,北京冬奥会举行闭幕式,现场精彩纷呈。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送别”的环节。

在中国古代,送行者往往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亲朋。柳,音同“留”,有惜别和盼归之意。折柳也成为独具东方文化韵味的送别方式。

“我们没有太多的悲伤,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纪念和一种绿色的希望重新升起。”

“在‘送别’的环节,我们也想借此机会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播到全世界。”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及闭幕式导演沙晓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说。

而中国结,象征吉祥团结。每一根丝带都可以独立成结;许多根不同的丝带也可以共同编织,编成之后,美美与共。如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需要所有人共同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也通过知乎发声。他写道:

主火炬熄灭的瞬间,我的心中百感交集。

我们重现了2008年的那一幕:星星在地面汇聚,成为星光五环,伴随着《我和你》主题曲缓缓升起。然后这朵雪花火炬再缓缓下降,两者在空中交错,很浪漫,好像时光倒流一样,我自己觉得这应该是一个经典瞬间。

在看到两者交汇的一刻,我还是会感叹,就在此地,就在鸟巢,历史的瞬间相互交叠。仿佛只是这几秒钟,但一晃间十几年已经过去了。这个瞬间代表着2008年到今天,我们走过的路。

作为亲历者,这十几年走过来,我自己和国家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们可以用简约的方式呈现开闭幕式,让全世界和我们在一起。所以我认为这次冬奥会开闭幕式跟2008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文化自信,我们放下了包袱,完全放松自己才可以浪漫。

我碰到过一位工作人员,他是2008年的志愿者,现在则成了志愿者的领队。他说他又来了,我说你成长了。所有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一晃十几年,时光的重叠中,国家和我们都不一样了。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瞬间之后也会有同样的感受,这是中国人对于国家发展、对于国家越来越好的一种深切感情。

两次奥运会,我们不仅仅说“双奥”的概念,也不仅仅满足于我们是唯一的双奥城市、唯一的双奥场馆。它是我们走过的路,是中国这么多年的发展变化。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特别浓厚的,我也一样。如果没有国家的强大,(就)没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申办两次奥运会,也不可能有我所谓的“双奥导演”,这是我的幸运。从接到冬奥会任务开始,我就知道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能有懈怠。我总觉得家和国的事情(相比),国家的还是更大一点。

我的性格就是陕西人的性格,对待大小事情,只要我接了,就一定要认真负责把它做好,一定要对得起大家信任。我的同代人很多都已经退休,我还能奋战在第一线,这是时代给我的机遇,不努力就会虚度光阴,所以我把大小事情看得比命都要紧。我经常把事情排得满满当当,大事小事重叠着搭在一起,我喜欢这样。

保持这样的创作心态,其实我自己反倒觉得对身体有好处。我不太爱交际,也不太善于交际,麻将也不会打,啥事不做的话人可能就懒了,就迟钝了。我团队里有各种年龄的人,但开创意会,恐怕没有人是我的对手,我常常是最先想到主意的人。

这次闭幕式“缅怀环节”的创意会,我们其实也开了很多次,下了很多功夫。这个环节是自里约奥运会开始的规定动作,为了缅怀逝者。韩国选择用类似葬礼的形式展示,东京奥运会则展现了日本的“物哀文化”。

那么中国人如何表达死亡?如何在中国文化中萃取出中国人的生死观?我想中国跟其他国家不太一样的是,对于逝去的人、对于生命,我们有属于中国人的乐观与向上。中国人对于逝者常说的一句话叫“一路走好”,我们的生命观就是如此,在纪念逝者、缅怀逝者的同时,我们常常会擦干眼泪,活着的人还是要好好活着。

所以我们选择了“折柳寄情”的意象。大家拿着一个发光的“柳条”,在《送别》的音乐中缓缓地向中间走,有无数道绿色的光像纪念碑一样升起来。我们特别把光调成绿色的,意味着生命、希望和成长,我们没有太多的悲伤,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纪念。

绿色的希望重新升起,一切都要向前看,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怀。 mXrrpx3UJL7ncW+8qh5X3hhB8+Xb436RmZsF+FOJ8qiYyaUNi9e6LhCKMhK6GuW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