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4.1 研究思路

本书的研究遵循从理论到实证,从总体到分类,从现象揭示到原因探析,逐步深入细化地展开。

第一,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与货币政策影响效应的非对称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引出了本书的着眼点——货币政策的微观效应研究,进而明确了研究目的,以及具体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基于企业财务指数信息,从总体层面探讨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对企业各类财务能力的影响效应,以此论证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微观效应及其非对称性。

第三,从企业产权性质出发,从总体层面构建SVAR模型论证货币政策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影响效应的非对称性的存在,进而从微观层面,采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货币政策对企业各类财务能力的非对称性影响表现。

第四,从经济与制度环境出发,基于我国省域层面构建混合截面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MCSGVAR),论证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企业在融资结构、投资产出与经营业绩方面的非对称影响表现。

第五,基于货币政策微观效应的区域非对称性表现,以MCSGVAR模型中得到的脉冲响应为因变量,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区域市场化水平、区域企业特征与区域人口四个方面构建了货币政策的区域微观效应的影响因素模型,以明晰经济制度环境对货币政策微观效应区域差异的影响作用。

第六,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企业不同财务特征、企业不同产权性质及企业不同外部制度环境,多维度地对货币政策微观效应的非对称性进行总结,进而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具体研究思路可见图 1.1。

图 1.1 研究思路

1.4.2 内容框架

本书的内容主要由五章构成,具体如下:

第一章是总论,该章节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指出基于企业财务的波动,从货币政策的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出发,探讨货币政策微观效应的非对称性,以此从总体的、动态的层面考察货币政策对企业各类财务水平的非对称性传导效应是本书的研究目的。进而,围绕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作用机理,以及货币政策与企业财务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此明确了本书的逻辑思路与研究框架。

第二章是货币政策传导与企业财务波动:传导的微观有效性与非对称性。这一章首先梳理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宏观层面研究,其次提出基于企业财务波动的视角考察货币政策传导微观效应问题。最后,从总体层面,基于企业财务指数信息,采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之于企业五个类别的财务能力的传导有效性与非对称性表现,旨在验证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微观效应非对称性。

第三章是基于企业产权性质的货币政策微观效应非对称性研究。这一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从宏观层面,基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财务指数信息,采用了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不同所有权企业影响效应的非对称性存在;其次,从微观层面,采用面板模型进一步探讨了货币政策各类传导渠道对两类企业五个方面财务特征的影响效应,进一步揭示在产权性质下,货币政策对企业财务行为复杂的非对称性微观效应表现。

第四章是货币政策微观效应的区域非对称性研究。首先,在理论上深入分析了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的存在及其原因,进而采用MCSGVAR和脉冲响应函数(IRF)动态检验了我国统一货币政策对区域企业各类财务特征的影响,以论证我国货币政策微观效应区域非对称性的存在与表现。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区域企业特征、区域人口特征四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区域经济制度环境对货币政策微观效应的影响作用。

第五章是结论与建议。这一章纵观报告的全部内容,归纳总结了全书的研究结论,以此围绕三条发展思路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THLSfnBh9JfqwvOykGrSBzcx2gGpjvgBvjwHzdaAYuVP6pcM+sKhicYHOI807zr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