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及其试点工作日益引发国内外关注。国外不少媒体猜测我国发行数字人民币的意图,有的认为是挑战美元地位,有的说是要重新主导电子支付市场,还有的认为是要加强资金管控。这些说法主观臆测和描述表象类的内容居多。结合央行白皮书与专家观点,不难看出我国发行数字人民币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我国的支付生态环境。
数字货币诞生的直接动因和主要原因在于,实物货币的弊病太多,诸如运输不便、破损率高、供给不稳定、有假币混杂等。货币的主要用途在于担当交易媒介,通过支付结算实现其促进交易的归宿,成为居民或企业资产、财富的代表。数字人民币有助于实现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数字化。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兴起,人们在日常生活领域使用的现金逐渐减少。二维码支付 、移动支付 等新兴支付手段应用日益增多,也催生了广大居民对货币数字化的需求。但私人数字货币存在不稳定、安全隐患多等缺陷,无法兼顾安全、稳定等需求,仍然无法解决实物货币的弊端,反而滋生了新的问题。因此,央行有责任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安全、稳定的数字人民币,使社会公众有权选择更多元的支付手段。
此外,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还有一些居民因文化水平较低,远离金融机构网点,难以改变传统金融服务的使用习惯。他们既无法开立银行账户,也不会使用或无法使用各类金融工具;他们长期被正规金融服务所排斥,也需要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新型金融服务。另外,一些短期内来我国旅居、旅游的国际友人也面临汇兑手续复杂等问题。数字人民币不仅可以为更多的人群提供数字人民币钱包服务,也可以满足短期入境的国外朋友无须办理手续享受便捷服务的需求。
央行通过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稳定、就业稳定、稳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在日常货币政策操作中,需要了解全社会资金周转情况。微信和支付宝等支付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大部分资金游离于央行与商业银行监测之外,形成大数据平台独有的数字闭环系统。央行无法全面了解货币运行情况,从而影响了宏观调控的精准性。而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与第三方支付 的联通,有助于央行全面了解资金运行情况,从而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从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到信用货币 ,货币的发展历经了多次的形态变更。货币越来越成为一种“符号”,成为各类信用相互置换的产物。当信用交易的观念深入人心时,人们便普遍产生摆脱现实条件束缚完成交易的需求,社会公众需求与技术共同驱动货币形态演变。随着人们发明了电脑,其极大地提升了运算速度与效率,电子技术也促使货币管理业务实现了长足进步。数字技术使安全技术、运算能力等实现效能倍增,更有助于交易效率的提升。央行与商业银行在投放回笼实物货币时,需要经过印制、储存、运输、守押、保卫等环节,会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产生一定成本。实物货币在发行与流通中也存在一些成本。而数字人民币将优化人民币的发行与流通机制,将其投放回笼转变为依据央行算法的数字流转过程,如此便可节约大量的货币管理费用。数字人民币将在数字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实物货币形成互补。
发行数字人民币,能够满足我国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私人数字货币的流行,不仅会扰乱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而且会助长社会公众的投机情绪,甚至影响整体经济稳定与安全。我国央行与监管机构已严禁各类数字货币交易活动,关停与封堵了私人数字货币的交易平台。然而,一些“币圈”人士仍在进行一些地下活动。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与推广,可以取代私人数字货币,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监管机构对地下数字金融的监管负担。此外,数字人民币还可避免私人数字货币带来的金融脱媒现象。数字人民币具有可控匿名性,便于监管机构、公安机关、司法机关依法调取相关数据,监测、分析涉嫌洗钱、恐怖主义融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可以提升反洗钱、反恐融资的效率。数字人民币也能实现财政资金的精准投放,为广大农村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相关帮扶政策提供便利。此外,数字人民币有助于解决跨境支付中费用昂贵、跨越司法管辖等难题,符合G20集团、IMF等国际组织倡导的理念,有助于改善国际支付生态环境。数字人民币的高效、安全与便捷等优点,也将有助于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措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由此可见,我国发行数字人民币主要是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便利。
各国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不应以国家货币竞争为目的,而应在国际秩序共识下开展合作,实现国内外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