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案例1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态危机

第一部分 案例正文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人类出现以来,环境问题就随之而来,并且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例如在人类掌握生火的技能后,对火源疏于管控就会导致周边环境被焚毁殆尽;在采集狩猎阶段,过量囤积食物会导致居住环境受到污染;到了农业社会,过度开垦农田会带来土壤肥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科技进步虽然提高了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但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综上所述,种种环境问题如果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导致生态危机。

(一)采集、狩猎阶段的环境问题

采集与狩猎是人类在农业文明前期的主要生计方式,前者指的是收集可食用野生植物的叶片、根茎和果实;后者指捕食水生动物、鸟类和陆地动物。采集主要由女人完成,狩猎主要由男人负责。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工,是由于男人身体更加强壮,且可以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捕获动物;女人面临生育和抚养子女的问题,所以更适合在居住地附近进行采集。在这一阶段,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很小,主要的环境问题在于人类的生存受制于环境。如果一批采集狩猎者长期生活在某一区域,就会耗尽该地区的资源,破坏该地区的生态平衡,人们就会迁徙到另一个资源充足的区域,类似于当今的游牧民族。但在采集、狩猎阶段,人类的总体数量还很少,被消耗的资源会逐渐恢复,不会产生生态危机。

(二)农业、畜牧业带来的环境问题

农业与畜牧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它标志着人类开始学会利用自然,提高自身的生存技能,扩大生存空间。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例如为了扩大种植面积而大量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荒漠化、盐碱化……这些案例在古今中外都能找到。

我国古代的黄河流域曾经被广袤的森林所覆盖,据历史学家推断,当时森林覆盖率可达50%以上。但由于人类毁林开荒、封建帝王大兴土木修建皇宫陵墓、战争的破坏等因素,当今的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不到5%,稀疏的植被使得该地区水土流失情况严重,给我国的生态治理带来很多困难。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美国。美国建国以后,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在19世纪末开始了“西进运动”,即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居民向西部迁徙,开发西部的土地,但对于当地生态环境来说,却是一部灾难的历史。因为在短短几代人的时间内,北美西部的自然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以千万计的旅鸽、野牛、海狸、白尾鹿等物种相继灭绝或濒临灭绝,大片的原始森林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是土壤的盐碱化和严重的水土流失。最终的结果是,20世纪30年代西部大草原的一场黑色沙尘暴(Dust Bowl)让美国人意识到再不寻求改变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生态危机。

(三)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人类经过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对地球上的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利用,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也引发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大幅度增长。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后者在被开发和利用中形成了“三废”物质,这种对环境的破坏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发生在20世纪的“八大公害”事件。具体内容见表1-1。

表1-1 八大公害事件一览

表1-1(续)

到目前为止,类似的公害事件已有所减少,但仍然时有发生。例如1986年发生在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事故,2011年发生在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故等,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环境造成了持续的影响。以后者为例,日本决定从2021年开始将受到核污染的水分批排入大海,这种行为会直接影响全球的海洋生态,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

(四)人类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共识

针对以上种种环境问题,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形成了七点共同看法和二十六项原则,标志着对于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人类初步达成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共识。其中七点共同看法的大意是:

(1)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使人类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空前提高。

(2)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全世界人民的幸福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3)在现代,如果人类理智地改造环境,可以为各国人民谋利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4)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大半是发展不足造成的,因此,必须致力于发展;在工业化国家,环境问题一般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

(5)人口不断地自然增长给环境保护带来了一些问题,但采用适当的政策和措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6)人类制订并实施自己的发展计划时,应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

(7)为实现这一环境目标,要求全球人民和团体以及企业和各级机关承担责任,大家平等地共同努力。

由此可见,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环保理念实际上是在相当晚期才形成的,是人类从一次次的环境破坏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后才达成的共识。

二、生态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选择的是2020—2021年云南西双版纳的大象迁徙事件。事件概况:2020年3月,16头大象从西双版纳州进入普洱,并一路北上。2021年4月16日,象群进入玉溪市元江县;6月2日,象群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并停留了数天;8月7日,象群在玉溪市元江县附近林地休息,总体情况平稳,状况良好,人象平安;8月8日20时许,象群已跨越元江,全部平安回归栖息地。在历时一年多的大象迁移过程中,当地政府迅速地成立了工作小组,以防范、缓解人与象的冲突。具体的工作有:为大象提供食物、为当地居民修建防象围栏、为群众购买意外险并出台一系列防范指南等,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与大象的正常生活。中央电视台也据此拍摄了纪录片《同象行》,纪录片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

(二)原因分析

对于这次象群迁移的原因,目前形成了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对大象来说,它们出逃的最大原因可能是生存环境越来越差,逼迫它们不得不另寻家园。大象没有固定的生存环境,它们需要广阔的活动区域。如果它们在一个地方待很长时间,就会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最终失去食物。所以它们在一个地方待一段时间后,会去其他地方觅食,以保证食物充足。虽然西双版纳是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生态环境适合大象生存,但是随着当地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让大象的活动范围变窄。当地的人们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种植业,很多原始森林被开发,原始森林变得不再“原始”,水资源不再丰富,森林污染严重,原始森林变得商业化。

第二种观点恰恰相反,认为过去二十年,西双版纳森林虽然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由于橡胶价格下跌,森林总体还算稳定,保护区总面积还增加了不少,例如增加了布龙、易武等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虽然也有少量破坏(种茶、种胶等),但总体不错,守住了生态底线。大象虽然需要一定的森林,但并非刚性需求。

第三种观点认为迁徙的原因在于,近些年在西双版纳州保护大象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众人皆知保护大象,因此大象肆无忌惮地从森林走出来,也不再怕人。与在茂密森林中觅食相比,大象更喜欢出来吃人们种的庄稼。整体的迁徙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在普洱周边无序奔走。由于思茅没有较大的森林可供庇护,这群大象一直游离于各乡镇之间。第二个阶段从普洱墨江县到昆明晋宁,更能看得出大象在沿着路网一路向北迷途狂奔。即便在生了小象之后也不停止奔走,这不太符合动物迁徙的规律。动物迁徙一般都是到了环境好的地方再产仔,而非在艰苦的旅途中生娃,这是不符合生态学规律的。因此可以推测大象并非在寻找栖息地,可能只是随便转转,并未感受到危险。所以可断定,云南省近年来实施的环保政策,使得当地环境已经更加适合大象的生存。

(三)案例比较

从历史的角度,可以找到另一个案例与之对比。历史上,大象曾长期在北方生活。所以在历史上,“曹冲称象”,以及河南省的简称为“豫”,都是有根据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大象的活动区域在逐渐缩小并不断向南迁徙,所以在当前的中国,大多数省份都已无法看到野生大象,它们今天仅生活在云南省的少数区域。

英国的生态学家伊懋可针对这一现象编写了《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一书,该书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该书分为模式、特例、观念三大部分,具体包括地理标识和时间标记、人类与大象间的三千年搏斗、不同年代森林滥伐等内容,记录了中国三千年来生态变迁的过程。这个案例可以很好地与上文的案例进行对比,更进一步说明了环境的变化对物种的影响是巨大的,大象的迁徙在这几千年中是没有中断的,西双版纳的象群在未来一定也会不断移动,这一切都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影响。

第二部分 思政元素

一、案例思政元素挖掘

课程思政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专业课程中添加的思政教育可以看作思想政治课的必要补充。“环境学概论”作为地理学、环境学科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启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大家环境保护的意识,认清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文明观。

从本章节所讲述的案例来看,人与自然之间必须要做到和谐共生,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硬币的两面一样无法分离,彼此都对对方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应该充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将人与自然结成命运共同体。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工作中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把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有机融合在一起,与时俱进、充分挖掘“环境学概论”中的思政元素,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保持耐心,用循序渐进的态度达到思政育人的目标。

二、中国应对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实践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同时在国内坚持科学发展观,认清国家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最不可取。

中国应对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包括:

(1)努力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并化解环境威胁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和中国周边国家就开始关注中国的工业污染排放情况以及雾霾天气对其影响,中国的做法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2)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如2016年签署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同时在国内将环保指标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的指标中。

(3)加强我国环境保护人才建设,如生态环境部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为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第三部分 案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用途与教学目标

(一)教学用途

本案例适用于本科生“环境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生态危机的概念和它的产生背景,即由农业带来的生态问题和由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生态问题,同时分析生态危机造成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程的系统学习和针对性训练,拟提升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专业素养。主要培养学生将生态理论和生态思维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尝试阅读生态学的书籍,例如《增长的极限》《寂静的春天》等。

(2)逻辑思维。通过真实案例设置不同的生态危机处理场景,提供不同的环保政策工具箱,提升学生辩证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语言表达。针对案例情景设置相关辩题,由班委组织课堂辩论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及临场反应能力。

3.思政素养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生态危机的危害和影响,培养大家的环保理念,同时理解国家重要的环境政策的制定依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在课堂上贯彻协同育人的理念。

二、案例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一)学生方面

对于学生,要让他们提前了解环境问题的种类、环境问题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二)教师方面

(1)准备有代表性的且发生在当下、便于学生理解的案例。

(2)为了便于师生交流,可以提前将学生分组,并针对环境保护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让学生先进行课前思考,课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辩论。

三、案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1.案例式教学

通过观看以“八大公害事件”为主题的纪录片和记录云南大象迁移过程中的影响的视频片段,帮助学生认清环境问题的破坏性、危害性,让学生尽快树立环保意识。

2.探究式教学

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演变→人类历史不同阶段中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地球的破坏和对人类的影响→环境问题所导致的生态危机→人类对于环境问题的共识→人类为改变环境所做的工作→思政目标。

3.引导式教学

首先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将本节的核心知识点向学生讲解清楚→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将课堂内容升华为课程思政内容。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播放视频、PPT、板书、雨课堂App等。

四、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一)课前

在讲授本课程的前一周为学生安排预习任务,让他们提前了解本节的核心知识点,并有选择地阅读相关文献,在阅读中思考他们身边有哪些环境问题,他们又是如何处理这些环境问题的。

(二)课中

课中教学安排见表1-2。

表1-2 课中教学安排

(三)课后

结合课程内容和课程思政目标进行教学反思,并积极与学生沟通,倾听大家的教学评价,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和改进教学方式,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杨小波,吴书庆,邹伟.城市生态学[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邹振旅.经济活动国际惯例大辞典[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5:896.

[3]杨质高.还记得云南野象旅行团吗?它们悄悄走啊走,离家不远了![N].春城晚报,2021-08-08.

[4]张自楚.生态环境问题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J].经济研究导刊,2020 (6):135-136.

[5]付成双.从环境史的角度重新审视美国西部开发[J].史学月刊,2009 (2):107-110. 2hcqMkqdw11VW2h3gAbjQgDhN8S9O98fWrMyZExrP7P+7CXhJrjc+JrCwfAHrCI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