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隐藏的痛点:数字经济的瓶颈

数字经济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其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激活社会化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给大众带来更多福利等诸多方面显示出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市场集中度上升、平台垄断,从而导致普通公众缺乏机会;先进技术高速发展,替代原有的部分岗位,引发技术性失业;虚假信息泛滥,网络欺诈难以识别;个人隐私遭遇侵犯,数据丢失;黑客攻击事件时有发生,网络安全问题有待解决等。表2-1为数字经济消极作用简要汇总表。

表2-1 数字经济消极作用简要汇总表

表2-1(续)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7期《发展负责任的数字经济》一文。

数字经济时代出现了多种“消费陷阱”,比如对消费者的大数据“杀熟”、强行提高服务费率、逼迫商家“二选一”、流量造假、虚假宣传、自动续费等,都成为数字经济良性发展的制约因素。

隐私侵犯: 被视为数字文明时代面临的一大挑战。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审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1.1万件;2018年以来,受理人格权侵权纠纷70.9万件,年均约20万件,比10年前增长了10倍。

随着国家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度逐渐提高,这一问题已经有所改善。在天津市举办的2019年网络安全专题发布会上,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组委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严明发布《2019年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活动总报告》。其中提到,我国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有较大提升,认为网络安全的占51.25%,比2018年提升12.91个百分点。不过仍有58.75%的网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其中遇到个人信息泄露的达85.36%,遇到个人信息过度采集的达58.48%。

其实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经有了尊重隐私的意识,英国的“一便士邮政”就对保护隐私具有促进作用。19世纪中叶诞生的新兴通信技术进一步推动了密码学的变革。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透明,人们的隐私极易被泄露。比如,手机软件(application,App)的普及一方面给生活带来了便捷,另一方面则隐藏着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甚至有部分App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者个人信息的情况。

从内容上来划分,隐私包括空间隐私,如住宅;信息隐私,如日记、信件、通信内容;生活隐私,如个人感情等。这些都构成了法律体系中隐私权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了私密空间、私密信息、私密活动属于隐私。

在当前社会中,个人信息已不再仅仅是定位、通话记录等传统内容。随着电子支付、人脸识别的普及,面容身份标识号码(identity document,ID)、虹膜、指纹等生物特征正在成为新的个人敏感信息。

因违规面部识别,脸书向约160万名用户支付共计6.5亿美元的赔偿,这些用户指控该公司未经许可创建和存储他们的面部扫描图像。这项集体诉讼于2015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发起,原告认为脸书在其照片标记功能中使用面部识别技术,这些扫描的创建未经用户同意,违反了伊利诺伊州的《生物识别信息隐私法》。

有些App虽然多次被点名要求整改,但依然违规获取用户信息、侵犯用户隐私,这些违规行为归根结底还是受商业利益的驱使而产生的。对于平台而言,用户流量、用户数据信息是后台大数据分析的基础,平台可以凭借对海量的用户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进一步优化其自身的经营与布局。对于投资者而言,每个用户在资本市场上都是有价值的,用户数据往往是经营业绩的核心表现。正因为如此,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当下社会的重中之重。

数据垄断: 超级平台凭借自己的影响力,通过搭建网络生态系统,吸引庞大的用户群体,从而获得巨大的流量与海量的数据,进而提高市场进入壁垒,限制其他机构参与竞争。

再者,受“赢者通吃”与“马太效应”的影响,规模较大的数字平台很容易就能实现某种程度上的自然垄断,反垄断法规很难对其实施有效监管。不少典型案例表明,数据垄断正在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其中就包括网络支付平台的强制免密交易、平台之间的相互屏蔽等。

例如,菜鸟与顺丰在2017年发生纠纷。先是菜鸟指责顺丰2017年6月1日凌晨宣布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随后,顺丰宣称是菜鸟率先发难,切断丰巢信息接口。对于事件起因,菜鸟方面称,丰巢快递柜和菜鸟数据对接后,一直大量调取淘宝用户电话号码等信息,并超过合理使用范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顺丰则称,菜鸟于5月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后来,国家邮政局就双方关闭互通数据接口问题进行协调,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

大数据杀熟: 买机票、订外卖、订酒店等在线业务经常出现“大数据杀熟”的现象。比如,同样的酒店房间在同一平台有不同报价;对新老用户标价不同,优惠也不同;消费者在下单时,收到复杂算法临时生成的各类优惠券与价格组合,不同账号的价格差异很大。

数据本身没有价值倾向,但“大数据杀熟”明显走了歪路,后台算法依据用户画像及消费习惯对价格进行精准调整,这既是一种价格歧视,也是个人信息泄露的后果。

以前这种差异化定价很难实施,原因在于相关方既难以掌握足够的信息,也不能做到精准处理。然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趋成熟,实现差异化定价已并非难事。

相关数据显示,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从而进行差异化定价的现象极为普遍,但这一过程要建立在用户知情同意以及法律允许的基础之上,经营者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就使用消费者的数据,这一行为必然涉嫌违法违规。算法规则不能仅靠平台自觉,需要建立从国家法律到行业规范再到社会参与的全方位监督体系,让算法应用有章可循,让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法可依。

对于上述问题,各国都正在想办法解决。欧盟推出《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我国则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三部法律共同构成了我国数据治理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体系,对维护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有着重要的意义。

虚假广告与信息: 为了增加广告收入,不少网站依靠点击诱饵、虚假新闻和错误信息等不当内容,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虚假宣传问题比较普遍,部分平台和经营者为了获得好评,或者运用刷单等方式编造虚假高分评价,或者隐匿中、差评,使真实评价无法全部显现。这类虚假评价不仅破坏了商家之间的公平竞争,还会误导消费者,对其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还有一些经营者设置各种排行榜,声称其根据销量与消费者好评进行排序,其实具体如何计算得出,并无公开透明的详细条款,存在虚假编造的可能性。

数据泄露: 数据的所有权是属于创造者的,其他机构或个人若要使用,应该获得创造者的授权。为了营造良性的市场环境,政府有必要借助技术手段、制度手段对数据使用加以监管。2017年,《经济学人》杂志就曾在封面文章中指出:“世界上最具价值的资源不再是石油,而是数据。”如今,各大机构都在尽可能多地搜集数据,将其用于业务优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的迅速发展也在加剧这一需求。数据往往由集中式服务器搜集,这些服务器因而成为黑客最常攻击的目标。

2018年发生的Equifax黑客事件使多达1.43亿人的信息被盗取,这些信息包括人们的身份证号码和驾照信息。人们指责Equifax,认为其安全性很低。但是,雇用了全球顶级工程师的脸书和谷歌等公司也发生过数据泄露事件。显然,没有一个系统是绝对安全的,一旦采取集中式数据存储,就会激发某些人窃取数据的欲望。

数字经济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针对安全体系的投入显得非常关键。区块链在这方面具有极大优势,目前已吸引众多从业者展开深度研究与实践,有望构建更强大的安全体系。 w9DuDRG9khXsTwCJCMAmnB/YSOxlhgab7iPEVsdw6UnwvPQpBx28nCi7TuiyBzH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