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逐渐普及,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群逐渐形成,并与经济活动深度融合。
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峰会)把数字经济定义为“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然而,人们对数字经济的认识并没有局限于此,共享经济、直播经济、数字货币等新的经济形态相继出现,进一步扩大了数字经济的外延。智能技术被视为数字经济的新驱动力。
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大潮中,我国已经走在前沿,我国企业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堪称优秀,目前正在将这种技术能力深度应用于实体经济中,努力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这场浪潮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很多中国产业纷纷把握时代的风口,积极投身数字化转型的广阔蓝海中,赋能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创造更大的时代价值。这场浪潮也为每个人带来机遇,个体应当重视培养与之适配的能力。
数字经济是数字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数字化,其本质特征是数字成为生产要素,从而改善社会治理体系,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自我国在2015年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以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不断得到落地与深化。数字经济包含如下要点:
一是数字化知识、技术与实体经济先进技术紧密结合,形成发展数字经济的动力。
二是信息及数据是生产力的新要素,源于生产、科研、社会活动的数据经开发加工显示了其价值,使其成为数字经济的宝贵资源。
三是通信网络、数据中心、计算中心等信息产业的技术和装备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手段。
四是提高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最终体现在提升自身的技术经济指标方面,其使生产力水平得到提升。
五是数字化催生出新模式、新业态、新构架,形成新经济形态,引发生产关系变革。
数字经济目前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我们先来看一系列数据。
(1)“十三五”初期,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只有11万亿元。而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比重达到36.2%;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39.2万亿元,占GDP比重38.6%,保持9.7%的高速增长,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2)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中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向全球高端产业链迈进;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规模达到31.7万亿元,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的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3)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0)》的数据,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7.21万亿元,同比增长4.5%;电子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5.45万亿元,同比增长21.9%。
(4)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都在全力提速。以制造业为例,工信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2012年的24.6%提高到2020年的52.1%,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由48.8%提高到73%。
(5)中国的5G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居全球第一位。据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截至2021年6月,中国5G基站总数达到96.1万个,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
(6)据央视网的报道,全国已有13个省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北京市、上海市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全国领先,重庆市、福建省数字经济增速全国领先。各地积极推动数字化改革和数字化转型,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和环境动力。浙江省、河北省(雄安新区)、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6个地区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7)从数字经济引领投资来看,截至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5%。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7.5%、32.9%,两者均远超全国平均增速12.6%。
(8)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0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042亿元,同比增长12.0%。
(9)据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超10.1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如图2-1所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
图2-1 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就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而言,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2020年全球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2.6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43.7%,较2019年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传统生产方式创造的经济价值占比逐年递减,而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生产方式创造的经济价值占比逐年提升。其中,2020年全球数字产业化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5.6%,占GDP比重为6.8%;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4.4%,占GDP比重为36.8%。数字产业化占比下降,产业数字化占比持续提升。
国家之间的差别较大。2020年,测算的47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2.6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0%,占GDP比重为43.7%。
2020年,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4.4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74.7%,约是发展中国家的3倍。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54.3%,远超发展中国家27.6%。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长3.1%,略高于发达国家数字经济3.0%。
数字经济的部分产业正在经历爆发式增长。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association,GSMA)的数据,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共有71个国家部署了174张5G商用网络,全球5G终端连接数达4.53亿。
人工智能领域也正在进入产业发展新阶段,多项应用技术开始产业化。据市场研究公司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预测,包括软件、硬件和服务在内的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收入在2021年同比增长16.4%,达到3275亿美元。到2024年,市场预计突破5000亿美元。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在2020年再创新高,全球融资总额近600亿美元。IDC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首次突破400亿元,远超历史同期。
发展网络安全产业、推进数据价值化、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已成为主要经济体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赛道。据咨询公司Gartner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为1366.6亿美元,同比增长8.2%,2021年全球网络安全整体产业规模达到1537.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
“十四五”期间,中央和地方继续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从中央层面来看,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将其单独列为一篇,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划,内容锁定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七大重点产业,并明确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从地方层面来看,数字经济的态势同样表现出色,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增长新引擎,在多地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年提升。上海、广东、浙江等数字经济走在前列的省市,已经陆续发布2~3年内使数字经济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50%的行动计划。地方数字经济发展形势呈现如下特征:
(1)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显示,“北上广深杭”五大城市稳居数字城市第一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成都、南京、天津、苏州、重庆、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宁波、西安、青岛、济南,这些城市已成为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图2-2为2021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驱动力象限图。
图2-2 2021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驱动力象限图
(资料来源:《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
(2)北京的数字经济成果显著,增加值从2015年的8719亿元提高至2022年的1733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35.2%提高到41.6%,年均增速达10.3%。
(3)数字经济已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从2014—2020年,浙江数字经济总量从10940亿元增长至30218亿元,年均增长18.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7.25%提升至46.8%。浙江省已发布《浙江省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方案》,计划到2025年年底前,全面建立产业大脑多元数据融合应用体制机制。此外,浙江省还出台了《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4)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甘肃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规划》提出:到2021年年底初步构建“数字甘肃”基本框架;到2023年年底实现城区5G网络全覆盖;到2025年年底,数字经济规模总量突破5000亿元。
(5)根据《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四川省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22年,初步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对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大幅提升。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
(6)《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显示,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力争到2022年突破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
放眼全球,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国家不仅仅是中国,许多国家都在全力推动数字经济。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出台了中长期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力争在未来发展与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英国: 数字经济已成为英国经济新的增长点。2018年数字行业为英国经济贡献了1490亿英镑,占英国GDP的7.7%;2019年数字行业为英国经济贡献了1500亿英镑GDP、150万个工作岗位。英国政府先后出台《数字发展战略》《政府数字服务:2021—2024年战略》,着重解决跨政府部门联合服务问题,建立适用于所有人的单一数字身份 。
2021年3月,英国政府公布了发展数字经济的“十大技术优先事项”,其中包括建设千兆宽带和5G数字基础设施、消除数据共享和使用的障碍、通过培训促使劳动力数字技能提升、确保每个公民的数字权利得到保障、为初创企业成长提供良好融资环境、倡导在国际贸易合作中推广前沿的数字条款、在全球建立新的数字合作伙伴关系并扩大数字领域投资机会等。
在数字经济的监管方面,英国政府在2021年7月提出三项原则:一是支持创新,消除非必要监管和企业负担,首先考虑技术标准等非监管措施;二是确保监督的前瞻性和连贯性,监管规则和能力水平要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相适应;三是监管政策制定者应具备全球视野,在决策中始终考虑监管措施的国际动态,包括数字贸易协议和国家监管措施带来的影响。
韩国: 推行“数字新政2.0”计划,重点打造“数据大坝”项目。韩国计划在2025年前,在“数据大坝”中打造出1300余个支持人工智能学习功能的数据库,以及31个不同种类的大数据平台,投入“数字新政”的预算额度高达1.701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3.8亿元),同比增长56.2%。韩国政府还计划于2025年之前投入49万亿韩元,为全社会使用数据资源提供便利,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新政2.0”计划还将构建5G差异化网络,提供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场景对5G网络的需求。此外,“数字新政2.0”计划还将搭建开放性元宇宙平台,提供符合当地需求的人工智能服务。
2020年,韩国大数据企业已达1126家,是2019年的2.9倍;人工智能企业达到991家,是2019年的4.5倍 。
德国: 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在产业数字化领域领跑全球。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产业数字化专家莎尔玛介绍,在员工人数超过100人的德国企业中,59%的企业正在应用“工业4.0”范畴中的新技术,22%的企业计划在近期引入产业数字化,17%的企业对未来参与产业数字化进程表示乐观。
不过,德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还有待加快。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德国的数字经济在欧盟处于中游水平。
美国: 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0年美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3.6万亿美元,占全球数字经济比重高达41.7%,位居世界第一。美国数字经济建立在技术创新与资本友好型市场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前沿技术领域,在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服务业以及数字贸易等方面占据主导优势。美国数字经济起步很早,在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时期,政府就发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支持发展信息产业,推动互联网普及,为美国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奥巴马政府颁布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等政策文件,其展现出的对数字经济的政策立场,主要包括维持自由的网络贸易环境、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以确保美国在技术标准制定方面的优先地位。
2016年以来,美国政府又相继出台《联邦大数据研发战略计划》《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维护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力的行政命令》《国家网络战略》等,重点关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体等关键技术研发,抢占数字化产业链条中附加值高的部分,从而确保美国在未来10年至20年内数字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除了政府层面,微软、谷歌、雅虎、甲骨文、苹果、亚马逊、脸书等巨头级公司的发展也促进了互联网经济的繁荣,尤其是美国一些头部公司已经抢占了顶尖技术的领跑者地位。比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谷歌在量子计算领域占据优势;全球半导体十强公司,美国占了六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