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当前,许多国家正面临着被称为“灰色海啸”(gray tsunami)的快速老龄化浪潮。这股浪潮给养老护理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让高质量的养老护理服务需求也变得更为迫切。我国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2.6亿,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9亿,分别占总人口的18.7%和13.5%。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失能失智老人的数量日益增多,目前我国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人数量约有4 000万,按照国际公认的失能老人与护理人员3∶1的配备标准计算,我国大约需要1 300万养老护理人员。然而,目前我国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却不足100万,其中有专业资质证书的养老护理人员仅约30万,养老护理人员供需缺口巨大。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的养老护理人员是决定养老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养老护理人员短缺导致的养老护理服务不足与高质量养老护理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着养老护理服务业的发展,如何通过改善养老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来提高养老护理服务质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议题。

研究表明,工作投入能有效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高工作投入的员工表现出更多角色外行为和较低缺勤率与离职意向,同时具有较高水平的工作满意度、任务绩效和组织承诺。事实上,无论是社会、养老机构,还是被照护的老人及其亲属,都希望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的养老护理人员能够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到工作中,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养老护理服务。由此可见,有效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的工作投入对养老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工作投入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特质,受到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健康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青睐。目前,对于工作投入的研究涉及教育业、建筑业、运输业、电子通信业、医疗业、商业等职业领域,研究领域广泛,但对养老护理人员工作投入的研究较少。此外,研究表明,影响工作投入的因素除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和个性特征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工作特征。关于工作特征对职业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家也曾提出一系列理论模型予以解释。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模型当属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JD-R模型)。工作要求-资源(JD-R)模型为研究工作特征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

据此,本书基于文献分析法、调研法、访谈法、定量分析法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实背景出发,聚焦高质量养老护理服务的迫切需求,以养老护理人员工作投入为研究对象,以工作要求-资源(JD-R)模型为视角,探讨养老护理人员的工作特征(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与工作投入提升的关系,并进一步从组织伦理氛围的角度实证分析工具型伦理氛围的工作要求,以及关怀型和规则型伦理氛围的工作资源对养老护理人员工作投入的影响,旨在提升养老护理人员工作投入,提高养老护理服务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养老梦”。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阅和引用了国内外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此外,本书还要特别感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赵琛徽教授的指导,以及赵琛徽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养老护理人员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视角”(项目编号:20YJA630096)对本书的支持。

编者
2022年10月 vw/HCWRKPI6GgYWgqB0zoeWlv5QwF+VfEqR98IJG7/MZOSXSl8Baqw71R7Rf3B+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