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历史实践与实现路径

吴友群 毛莉

摘 要: 共同富裕是人类追求的美好梦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共同富裕的理论渊源包括:从启蒙运动思想家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到古典政治经济学追求经济自由,到空想社会主义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和向往,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和谐社会和维护人的自由和平等,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社会”的按需分配;从中国上古时期的“天道均平”,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均贫富”,到中国近代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思想,再到康有为“大同世界”的理想。本文通过共同富裕的百年历史回顾,梳理历代国家领导人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在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未来实现共同富裕的三条路径选择:建立返贫监测机制和贫困长效治理机制,稳定脱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平正义;加大产权改革和产权保护,优化资源配置。

关键词: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优化资源配置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已经经历了一百年的发展历史。2021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第一次将“共同富裕”的概念写入党的中央文件中,明确提出,“为着进一步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党在农村中工作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善于用明白易懂而为农民所能够接受的道理和办法去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以便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表明我国要走先富带动后富的道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新“三步走”战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全面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也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在更高的起点推动共同富裕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通过梳理“共同富裕”经济思想,从理论基础和百年思想变迁两个方面,分析其时代背景、发展历程等,把握“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并结合新时代背景总结得出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二、“共同富裕”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思想启蒙运动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每个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享有自由的权利和财产权。在伏尔泰看来,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平等,但是每个公民“对自由、对财产所有权、对受法律保护享有平等权利” [1] ,在法律面前可以实现人人平等。卢梭认为,要消除私有制,就必须通过社会契约建立起新的政权,使社会成员重新获得自由、平等、富裕。

启蒙思想家们着重从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平等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这些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积极影响。但是由于启蒙思想家们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他们的理论视角和目的都集中在如何使资本主义更快速地发展,忽视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真正需求。启蒙思想家们的自由、平等思想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基于此,马克思指出:“这些启蒙学者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世界也是不合理性的和非正义的,所以也应该像封建制度和一切更早的社会制度一样被抛到垃圾堆里去。” [2]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但是由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看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和历史趋势,他们看不到资本主义内部的基本矛盾,看不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果,尤其是忽略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典型代表,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有自身发展的规律,资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地实现利益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社会体制印上了经济利益的烙印,而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需要国家和社会靠政策进行调节和努力的。所以,在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很难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也宣扬平等、自由、公平、人权,但这些都只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表现,他们要求国家政权用法律的形式捍卫他们的私有财产,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的平等和自由是无法实现的,不可能实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共同富裕。正是基于这些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只有到未来社会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三)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1.莫尔的乌托邦:灭私兴公,按需分配

托马斯·莫尔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他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简称《乌托邦》)中,描述了一个虚构的航海家行到一个奇异王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实行财产公有制,人们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权利是平等的,实行按需分配。莫尔特别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是公有制,他坚信:“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私有制存在一天,人类中绝大的一部分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贫困灾难担子。” [3]

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公社制度,按需分配

托马斯·康帕内拉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意大利空想社会主义者。其《太阳城》通过一名曾经见过太阳城的航海家与一名管理员的对话,描述了一个不为世人所知,按照不同于当时意大利和欧洲各国社会制度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人人劳动,生产和消费由社会统一组织安排,产品按需分配,儿童由国家抚养教育。根据康帕内拉的描述,在公社制度下的太阳城的居民既是富人,又是穷人:他们都是富人,因为大家公有一切;他们都是穷人,因为每个人都没有私有财产。

3.傅立叶的和谐社会:和谐制度,成果共享

弗朗斯瓦·沙利·傅立叶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他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主张以他设计的“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他倡导的“和谐社会”由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被称为“法朗吉”,那里人人劳动、男女平等,免费教育,工农结合。他也为“法朗吉”绘制了一套建筑蓝图,建筑物叫“法伦斯泰尔”。“法朗吉”通过招股进行建设,收入按照劳动、资本和才能分配。

4.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劳动至上,统一安排

克劳德·昂利·圣西门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亲历过法国大革命,感叹道,大革命只是些微变换了奴役底层劳动者的方式,却丝毫没有“改变政权的本性”。在圣西门设想的“实业制度”下,不再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私有企业的生产受到国家监督,统一安排,按计划进行。他预言到,代替旧社会制度的必将是理想的成果共享的“实业制度”。

5.欧文的合作公社:集体劳作,按劳分配

罗伯特·欧文是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与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被称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一切罪恶的根源。欧文痛斥道:“私有制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受的无数灾祸的根源。” [4] 他认为“合作公社”是理想社会的基层组织,全员集体劳作,集体消费,按需分配。

(四)德国古典哲学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1.黑格尔:维护人的自由与平等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理论来源之一,它的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哲学中具有一定的社会公正思想,黑格尔认为平等、自由作为意识形态,是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益的规范和准则,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财产私有、贫富差距、阶级剥削等不平等事实,所以黑格尔强调通过改善法律组织的方式来保障人的自由与平等。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一种“绝对精神”,人的自由和平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所以,维护人的平等和自由就上升到“绝对精神”领域。黑格尔认为“现代世界是以主观性的自由为其原则的” [5] ,维护人的平等和自由是理想社会的主要任务。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并用这种思想去深入思考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2.费尔巴哈:构建和谐社会

费尔巴哈从唯物论入手,创造了人本学哲学。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和自然界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中。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首先是有感性的,然后才有理性。因此,只有存在与本质结合,直观与思维结合,才有生活和真理。只有以人的感性为基础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主体和思维才能找到通向客体和存在的道路。也就是说,人的思想跟自己本身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思想符合本身情况和条件才能追求自由和平等。费尔巴哈还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物质财富的自然需求,追求物质财富的利己主义主要来自人的本性。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基础之上,费尔巴哈还指出一个人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富裕,就必须爱人爱己,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因为,“善不外乎就是与一切人的利己主义相适应的东西,恶不外乎就是只适应于仅仅某一阶级的人的利己主义,从而需要以损害别个阶级的人的利己主义为代价的东西” [6]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思想

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文献中找不到“共同富裕”这四个字和其概念的直接表述,但是经典文献中与共同富裕相关的论述是十分丰富的。

首先,共同富裕的实现条件是生产力的极大发展。马克思从正面肯定了生产力的基础作用与重要性,他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7]580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也强调了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 [7]104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旗帜鲜明地指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之后,一定要明确政权的目的,尽最大努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列宁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从阶级压迫中解放出来,才能避免贫穷,才能彰显社会主义的进步。

其次,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私有制是产生贫富分化的根源,是一切罪恶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7]265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产生两极分化的制度原因,共同富裕的实现只能通过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途径来实现。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是未来社会目的的思想。列宁认为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没有以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公有制,共同富裕的实现就缺乏重要的制度保障和原则。他强调“新的、更好的社会里不应该有穷有富,大家都应该做工,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为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 [8]

再次,共同富裕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精神财富。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的著作中找不到“精神富裕”一词,但马克思曾提出了一个和精神富裕非常相近的词,即“精神的富有”。马克思指出“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生成中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同样,生成了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 [9]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有义务提高和加强社会成员的精神文化和思想道德,他把这个归结为国家的“文化革命”,列宁认为“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 [10]

最后,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最终意义上的共同富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不能完全消灭阶级和商品经济,也是说,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贫富差距。列宁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在物质资料分配方式上把它发展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思想。按劳分配会在事实上造成一定程度的贫富分化。从解决贫富分化到商品经济的最终消失,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阶段由于生产力的限制,还不能够完全实现绝对意义的共同富裕,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除社会成员在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上的差异性。

(六)中国传统古代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1.上古时期:天道均平,人道法天

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仰观俯察,一画开天,道启鸿蒙,彰明天道均平大义。《易》之首卦为“乾”,乾象天,而元、亨、利、贞为乾之“四德”——“元”者,始生万物之本原也;“亨”者,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也;“利”者,万物和谐共生、各得其利也;“贞”者,万物正固持久也。天之道,普利苍生,不遗万类,均平一如。人必须以自然为师,“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11] 。这警示人们,要与人分享财富,力戒独占。易道的奥秘在于,沟通天人之际,与天同毕,共享财富,以创造上天保佑的必要条件。上古时期华夏部落炎帝神农氏不仅尝百草,还与民同甘共苦。神农之世,大家有饭可吃,有衣可穿,部落联盟首领亲力亲为,同联盟成员一起劳动,因而“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轩辕黄帝致力于施惠四方,“致远以利天下”,大力弘扬均平文化。历史记载“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 [12]

2.春秋战国时期:抑强扶弱,均贫富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顺乎天而应乎人”,响应了劳动人民对共同富裕的诉求。管子“以天下物利天下人”“与天下人同利”“安高在乎同利”的治国理政主张;老子“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哲思;晏子“权有无,均贫富”“薄于身而厚于民”的忠言;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警示;墨子兼爱交利、“有财者勉以分人”的建言……韩非甚至将“均贫富”上升到“帝王之政”的高度来认识。《礼记·礼运》中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强调的是天下为公、人人为公、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思想。

(七)中国近代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1.太平天国时期: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洪秀全提出“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思想,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太平盛世。太平天国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现在《天朝田亩制度》中。《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根本任务,规定土地分配的具体办法,这反映了几千年来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迫切愿望,描述出一幅世代农民所期望的美好生活场景。太平天国时期的共同富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生活上的富足和人与人之间的平均,“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的社会,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二是强调社会保障,“鳏寡孤独废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使人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2.康有为:人人平等,天下为公

近代中国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糅合了“公羊三世”、《礼记·礼运》中的“大同”和“小康”思想以及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议会制学说,在《大同书》中设计了一个合大地、平民族、同人类、保独立、为天民、公生业、治太平、爱众生、至极乐的大同社会。康有为的“大同”世界,是一个“无阶级、无压迫、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世界。康有为设计了相应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即“破国界去国义”,设公议政府。公议政府由全世界人民公开选举,公政府的事情人人参与,实现“人类平等、人类大同”;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通过计划指导,按计划有比例进行分配,杜绝了两极分化的产生,可以实现“人人极乐,愿求皆获”的大同社会;废除家庭,不再有夫妻,许“岁月交好之和约”,老人与小孩由全世界抚育,设立“育婴院”“养老院”。毛泽东曾评价,“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大同的路”。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

(一)毛泽东: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合作社

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第一次将“共同富裕”的概念写入党的中央文件中。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再次提到共同富裕的概念,他认为通过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社,消灭富农和个体经济制度,让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同年10月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他再一次指出要不断巩固工农联盟,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要让全体农民群众都共同富裕起来,尤其要让贫穷的农民富裕,使他们富裕的程度大大地超过“现在富裕农民的富裕程度”。同年12月,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毛泽东比较集中、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毛泽东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合作社,并提出实现共同富裕伟大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

(二)杜润生: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平等

杜润生强调:“共同富裕,是我们党一向坚持的奋斗目标。但是30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把共同富裕,理解为所有的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实现同等程度的富裕,是形而上学的;用平均分配办法,‘抑富济贫’,不但达不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且必然导致共同贫困。”正确的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在他看来,“我们需要对收入差距进行适当控制,但更应特别小心地保护生产力的发展,承认劳动者独立的物质利益和收入差别对于发展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中,则既要“坚持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完善和发展合作经济,从根本上为全体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又要切实帮助低收入者,“想办法提高他们的素质,提高他们受教育的水平,培养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使他们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他说,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也就是说,要“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是“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加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大局”思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所谓“两个大局”,一个大局是指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四)江泽民: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建设小康社会

江泽民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共同富裕的思想。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还是以“先富带动后富”为主,“经济发达的省市和地区要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本省、本市和本地区的经济。经济不发达的省、自治区和地市,也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经济。经济发达的省、市和地区要通过横向联合、技术转让等经济办法,来帮助经济不发达的省、自治区和地区” [13] 。江泽民同时也强调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幸福(1989年全国民族地区扶贫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克服平均主义,防止两极分化(199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实现共同富裕,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同时提出新“三步走”战略,制定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扶贫开发工作也在持续进行,江泽民在1996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贫困,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人长期贫困,也不是社会主义。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助和带动未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既定的方针,这个方针不能变。”

(五)胡锦涛: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共同富裕

2003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我们发展的理念和观念要换一换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原来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修改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将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放在第一位,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高收入者比重,有利于“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 [14] 的构建。

胡锦涛创新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首创精神,保障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大多数地区和个人富裕起来,才能实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格局,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各民族只有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六)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消除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为我们在“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1)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新形势下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切实把握好实现共同发展这一总目标。这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共同富裕思想在国际层面的体现,也是基于对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和矛盾的深刻把握。

(2)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四、“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

上述“共同富裕”的相关理论虽然没有给“共同富裕”一个明确和完整的定义,但是其中蕴含了“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且内容丰富。

(一)“共同富裕”的一般含义

“共同富裕”从层次上来看,主要有“初级共同富裕”“中级共同富裕”“高级共同富裕”三种含义。第一个层次的含义是指,即使社会各成员在财富占有、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等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这个社会已经实现了所有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劳动的简单再生产;第二个层次的含义是指,社会各成员在财富占有、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等只存在很小的差距,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增长;第三个层次的含义是指,社会各阶层不存在财富占有、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等的差距,实行按需分配。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富裕”的基本含义

我党历代领导人所讲的共同富裕,首先不是指实现所有人的绝对相同的富裕程度,而是指逐步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的程度。因而,不能把马克思讲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具有的特征直接照搬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上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认真汲取改革开放以前的教训,仍然必须继续坚持运用实事求是的原则来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富裕问题,仍然需要克服一切脱离实际的幻想和对共同富裕问题的错误理解。同时,由于中国实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们在承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实现绝对意义上的平均富裕的同时,也必须把逐步缩小贫富差距理解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必须解决的重大任务以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三)“共同富裕”既是目标也是手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这一点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但是我们还必须把共同富裕理解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共同富裕主要是指收入分配关系和状况,因此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表征着一定的收入分配关系和状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揭示了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即日益扩大的或严重的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必然会妨碍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出发,不仅要把实现共同富裕理解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建设目标,而且也要将其理解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从这个角度来看,党的领导人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而且提出了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极为深刻的论断。

(四)共同富裕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

“共同富裕”本来首先反映的就是人们在物质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方面的相对关系和状况。对于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及其关系,首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来进行科学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和贡献就是突破了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用“财产”这一概念把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混为一谈的错误,也突破了当代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用“产权”代替“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错误。马克思明确地把“物质财富”或一般的“财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个不同的部分,并且特别强调了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对整个社会经济关系以及消费资料的分配关系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

五、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在我国社会经济的现实条件下,所谓实现共同富裕,不是要实现个体的财富的均等化,也不可能实现所有个体的财富和收入的同速增长,而是要通过改革和一些具体的政策,逐步缩小社会各阶层和家庭之间的财富占有和收入差距。

我们可以把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分为两个层面,即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根本途径这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公有制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在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探索各种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具体途径尤其是政策措施。

总之,在保持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坚持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更快、更好地发展公有制经济,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进一步加大财产占有以及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法律和政策调节力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

(一)建立返贫监测机制和贫困长效治理机制,稳定脱贫

相对贫困问题的解决是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2020年,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但是这并不意味“贫困”的消失,贫困的具体形式会发生改变,“相对贫困”会产生,以及出现脱贫者“返贫”的现象。为了着力保障稳定脱贫,首先,应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的机制与帮扶政策,从短期解决脱贫不稳定的现象。以“两不愁,三保障”为重要指标挑选监测对象,对监测对象实行就业帮扶、产业帮扶、扶志扶智、社会帮扶等,做到脱贫人口“回头看”“回头帮”等。其次,建立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长期解决贫困问题。建立长期动态跟踪机制,对所有人进行监测,同时帮扶政策上重点采取能力、技能、知识的培养等具有长期效应的政策,长效解决贫困问题。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平正义

社会保障在减少突发损失、增加临时救助、保障基本生活、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 [15]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已经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但是我国仍然面临着社会保障覆盖面积不够、保障程度不高、养老问题仍未解决等现象,社会保障体系仍需不断进行改善。首先,社会保障体系的改善应以保障公平正义为原则,只有在保障公平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其次,社会保障应结合多方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助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最后,制定相应的制度政策,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运作与实施。

(三)加大产权改革和产权保护力度,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优化市场要素分配,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高商品生产经营能力,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产权改革的核心是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产权制度调整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迅速增长。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知识等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数字技术、知识等的保护变得更加重要。保障公民的产权,提高公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对产权进行保护以及产权改革,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伏尔泰.风俗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7.

[3]莫尔.乌托邦[M].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欧文选集:下卷[M].柯象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3.

[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8.

[6]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1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列宁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12.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4.

[10]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87-688.

[11]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79.

[12]礼记[M].郑玄,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196.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14]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76.

[15]蒋永穆,谢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J].经济纵横,2021(4):15-24. NPjh1Zd8RDN25kLCgqP8f3ava96yB7fXODl1VWVxYXvtuGUSLzo7UIp1jDVRju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