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2 行为金融学理论

现代行为金融学(Modern Behavior Finance)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其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从“非理性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投资者的各种交易行为和心理特征如何影响资产价格波动。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资产的市场价格并非只由资产的内在价值所决定,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和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会导致情绪化的投资行为,进而引起资产价格呈现出与其基本面信息无关的波动现象。行为金融理论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和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理论。经济学家Shiller教授 于1981年发表论文,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股价波动无法完全用红利变动来解释,股价中包含了大量非理性成分。随后,行为金融学研究提出了大量模型来解释这种非理性的决定因素。行为金融学对非理性因何存在的阐释大体上可以分为有限套利(limits to arbitrage)和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两个方面。

对于有限套利,行为金融学指出,市场中存在多种因素,诸如基本面风险、交易机制、杠杆水平、交易技术及工具创新,以及噪声交易者等一系列因素,这有可能使得在现代经典金融理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套利”行为仅能在有限程度上展开,这种有限套利可能导致资产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De Long, et al., 1990;Shleifer and Vishny, 1997)。究其原因,对套利的限制主要源自以下三个方面:①基本面风险(fundamental risk)。当存在错误定价时,套利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品进行无风险对冲,从而使得套利者失去无风险获取回报的机会并面临基本面风险。②实施成本(implementation costs)。真实世界中的交易存在交易成本,如交易佣金、买卖价差、冲击成本等,更进一步的,在市场中搜寻并确认是否存在错误定价也需要成本,这些成本会妨碍套利行为的实施,致使资产错误定价长期存在。③噪声交易者风险(noise trader risk)。由于噪声交易者所引起的错误定价这种现象可能会在短期内进一步加剧,鉴于套利者能够动用的资金量不是有限的,为避免因资产错误定价加剧带来短期浮亏而被迫清算其持有的头寸,遭受巨大损失,套利者会在套利时受到限制,因而无法完全消除资产的错误定价,只能实现有限套利。

认知偏差是导致非理性的重要原因。心理学研究发现,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受时间和认知能力的限制,人们无法对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全面且有效的分析。在进行决策时,投资者倾向于利用经验法则做出判断,并受到过度自信、乐观主义、可得性、框架依赖、锚定和调整的影响,从而导致判断与真实情况不符,致使偏差产生。事实上,早在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便将宏观经济波动归因于投资者所具有的“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指出除了投机所造成的经济上的不稳定性之外,人类本性的特点也会造成不稳定性,人类抱有乐观情绪并积极行动,很大程度上源于动物本能,是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Keynes, 1937)。Hirshleifer(2001)从启发式简化、自我欺骗和情绪,以及自我控制三个角度总结了各种偏差。大量研究指出,投资者非理性及认知偏差是影响证券市场波动的重要内因(Baker, et al., 2011;Baker and Wurgler, 2007;Barberis and Thaler, 2003;Shefrin, 2008;Shiller, 2003)。

迄今为止,行为金融学研究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中较为重要的理论包括: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过度反应理论(Overaction theory)、过度自信理论(Overconfidence theory)、有限注意力理论(Limited attention)等。

前景理论又称为展望理论,其替代了传统金融学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假设,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前景理论由Kahneman and Tversky(1979)提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证据研究个体在面对风险时如何进行选择和决策的理论。Kahneman and Tversky(1979)认为,个人在不确定的环境下的选择与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最大化效用理论的基本原理不相符,主要表现为:①存在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即和确定性的结果相比,个人在不确定情形下会低估可能发生的结果;②存在隔离效应(Isolation Effect),即当个体面临在多种前景中进行选择的问题时,会忽视不同前景的共性部分;③存在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即正负前景的绝对值相等时,在正负前景之间的选择呈现镜像关系。前景理论指出:①投资者不仅关注最终财富总量,更关注收益和损失。②投资者在遭受损失时是风险偏好的,在获得收益时是风险厌恶的。③对于等量的财富变化,损失给投资者造成的苦楚要大于盈利给投资者带来的快乐。④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会因对前景的描述方法的差别而改变,一些无关紧要的情境或表意都可能导致人类行为的深刻差异。⑤投资者以往的投资结果会影响其从现在的盈利或损失中获得的效用。Thaler and Johnson(1990)指出,“赌场盈利效应(House Money Effect)”可能会促使泡沫加剧,因为投资者在获取一定利润后,其对于风险的容忍程度会极大地提升。Barberis, et al.(2001)认为,那些从自身财富价值波动中谋取效用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股票市场回报率的过度波动。Tversky and Kahneman(1992)对前景理论进行扩充和完善,提出了累积前景理论(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过度反应理论和过度自信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过度反应理论认为,投资者受情绪等一系列心里因素的影响,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形成自我驱动和自我加强的投资心理,从而导致市场的过度反应。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指出大多数个体在面对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新闻事件时会产生过度反应,从而与贝叶斯法则(Bayes Rule) 相违背。De Bondt and Thaler(1985)尝试使用行为原理预测证券市场波动,并验证了证券市场波动存在过度反应。研究指出,当投资者在修正他们的信念时,倾向于高估近期发生的信息,而低估以前的或概率性的结果。此后,大量研究证明了投资者的这种过度反应行为是影响证券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Chopra, et al., 1992;Daniel, et al., 1998;De Bondt and Thaler, 1990;Dessaint and Matray, 2017)。过度自信理论认为,投资者通常会过度相信自身的判断能力或所获私有信息的准确性,从而趋向于认为自己的决定比他人的决定更为理性或更加正确。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过度自信是导致投资者过度交易和产生过高交易量的原因之一(Barber and Odean, 2000;Eyster, et al., 2019;Grinblatt and Keloharju, 2009)。

有限注意力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另一重要理论。认知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由于认知限制(cognitive constraints)的存在,人脑无法及时地处理全部的信息,而偏好于应对最重要、最能引起注意的信息。这种认知限制又被称为有限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投资者的有限注意力与以下三点有关:①信息的重要性;②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渠道;③投资者处理信息的能力。Hirshleifer and Teoh(2003)阐释了信息的呈现方式和(或)上市公司选择披露信息的时机是如何影响投资者处理这些披露信息的能力的。DellaVigna and Pollet(2007)从人口结构变化和资产收益的关系出发,指出投资者存在有限注意力。大量研究运用投资者有限注意力解释盈余惯性(Post-Earnings Announcement Drift, PEAD)、动量效应(Momentum Effect)、领先滞后消效应 [1] (Lead-lag Effect)等股票市场异象(Ali and Hirshleifer, 2020;Bernard and Thomas, 1989,1990;Cohen and Frazzini, 2008;Hirshleifer, et al., 2009;Hirshleifer, et al., 2011;Lee, et al., 2019;Parsons, et al., 2020)。

[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引起领先滞后效应的原因,Ali and Hirshleifer(2020)于金融学期刊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上发表文章,将领先滞后效应称为动量溢出效应(Momentum Spillover Effect),并指出分析师共同提及(Shared Analyst Coverage)是所有动量溢出效应的本质因素。 suCMO+CoxRwOJaVE7wIjUj0Wb12B6va3RAT57ORQfxNx3aDQyzFNyBqZTrhJXI8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