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青少年和网络风险的不期而遇

现代性正从古典工业社会的轮廓中脱颖而出,正在形成一种崭新的形式——(工业的)“风险社会”……在这里,不必给自陷危境的文明令人恐怖的全景画再添加任何东西,这种景象在舆论市场的各个部分都业已被充分描绘……问题是,如何以在社会学上受到启发和得到训练的思想来把握和概念化这些当代精神中的不安全感。

——[德]乌尔里希·贝克

自 1986 年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正式提出“风险社会”概念以来,特别是 1992 年《风险社会》一书的英文版问世之后,有关风险社会的研究开始成为西方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内学者对风险社会的关注主要始于 21世纪初,特别是 2003 年“非典”危机的爆发,让他们愈加意识到风险社会研究的重要性,继而纷纷加入风险社会研究这一阵营。在关注现实社会中的风险问题时,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架构出来的网络社会因存在网络犯罪、网络黑客和网络病毒等网络社会问题,并具备风险社会所需的内在结构要素,被认为也是一个风险社会,即“网络风险社会”。“网络社会正是这样一个灾难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其内在结构要素的社会形态,因而在本质上是一个风险社会。” 当网络社会步入风险社会或至少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愈加显著时,网络风险问题也就得以从公众的视野中凸显出来。

在日益增长且数量庞大的网民当中,青少年网民尤为引人关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5 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早在 2015 年,青少年网民规模就已达到 2.87 亿,占当时中国青少年人口总体的 85.3%、全国整体网民比例的 41.7%,远高于该年 50.3%的全国整体网民互联网普及率。与此相映照的是,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 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 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 93.1%!其中,城镇和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 93.9%和 90.3%,均为 90%以上。青少年网民因其正处在成长阶段,一方面既被赋予厚望,另一方面又心智相对不够成熟,对外界充满好奇,但知识和经验匮乏,易为外界不良现象所迷惑。互联网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极大地迎合了青少年的特定心理需求。与此同时,在畅游网络的过程中,青少年也面临各种网络风险。隐私泄露、网络病毒和垃圾信息等,无不提示着网络风险的存在。网络风险犹如一张巨大的网,时刻准备将青少年吸纳其中。尽管没有事先的刻意安排,但青少年和网络风险还是犹如两个萍水相逢者,在互联网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在网络社会这一特定场域,实现了不期而遇。有关青少年网络风险认知的话题也得以应运而生。 M6WdqrQ5rPln1hvFE5tQNxk6iZd9xFATIi9Ovhmx7HSQ3Xrs5pwbFkBJEbOxKpC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