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博士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高端,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自产生以来,承担着为高校培养教师后备人才的任务。近年来,随着博士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博士生培养问题日益凸显,新入职的博士生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校教师的角色,出现人际交往困难、角色转变冲突、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是高校新入职的博士生在博士培养阶段存在着学术社会化不充分的现象。为完善博士生培养模式,促进博士生更好地实现社会化,进而为高校培养优秀的教师后备人才,本书以博士生学术社会化为研究主题,从未来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审视博士生在博士培养阶段成长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博士生由学术自由者向学术职业者转变的过程与方式,进而为调整博士生培养模式、促进高质量博士生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本书以毕业博士生中选择学术职业的博士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研究:

首先,本书通过对符号互动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学生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比较梳理,同时结合社会化、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相关文献,分析当前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了解博士生学术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基于相关理论确定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内涵后,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国内外关于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构建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分析框架。

其次,本书选取不同学科博士生进行质化访谈,探寻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包含博士生教育背景、博士学位获得阶段及学术职业选择与发展三个部分。其中博士学位获得阶段分为知识获得、身份形成、能力发展三个部分。知识获得部分为从“学什么”到“我要学”,即学习观念的变革;身份形成部分为从“局外人”到“局内人”,即身份融合的曲折过程;能力发展部分为从“边缘人”到“核心骨干”,即其团队地位的转变。第二,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经过开放式登录、关联式登录、核心式登录三级编码的形式,确定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为个人因素、导师因素、学校因素。其中,个人因素包括个人背景、教育背景、学习投入度等;导师因素包括导师科研指导、导师学术支持等;学校因素包括学校学习资源、学校学术氛围等。

再次,本书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毕业博士生进行调查,并以选择学术职业的博士生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第一,根据已有研究文献及访谈的结果进行问卷编制与调研,在调研结束后,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筛选与处理,为下文进行数据分析奠定基础;第二,根据调研的数据对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与差异性的统计分析,主要从性别、是否延期、不同培养模式几个角度对调研样本进行描述性与差异性分析,为下文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奠定基础;第三,采用AMOS 25.0 构建高校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结构方程模型,以此分析个人因素、导师因素、学校因素对高校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作用程度,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作用路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从宏观层面对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从微观层面对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最后,本书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从知识获得层面、身份形成层面及能力发展层面对博士生培养模式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知识获得层面,高校应在完善课程设置、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会议,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身份形成层面,高校应推动学科交叉平台的构建与共享,为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条件,学生应树立“以学术为业”的理念,参与系统的学术训练。此外,在学生身份形成过程中,相应组织应推行“导生制”,促使博士生身份的形成。在能力发展层面,教师应因材施教,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指导,与此同时学校也要转变培养观念,注重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只有高校、导师、学生各方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博士生更好地实现学术社会化。

陈小满
2022 年 12 月 28 日 hUTxSUqHdBwkRZ9C1fx8lPS/eKYhVghMvyLLcG41GyqbhfW9Zs1D9iExMP77SSk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