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社会化的相关研究

2.1.1 社会化内容

社会化内容是社会化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化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 。既然社会化如此重要,那么社会化包含哪些内容?对此,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如Maanen (1978) 、 Schein (1968) 、 Feldman (1999) 等管理学家从组织社会化的角度,将社会化内容概括为组织内角色行为的社会化、组织成员价值观的社会化、组织目标的社会化。 Dawson (1969)从政治学社会化视角出发,将社会化内容概括为政治人的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及政治信仰 ; Schwartz (1975)对Dawson提出的社会化内容中的政治价值观进行进一步阐释,并指出政治价值观应该体现爱国主义、对政府的信任、民主意识等

也有学者从社会化群体的视角出发,对不同群体的社会化内容进行研究。在教师群体上,马华维(2009)将教师社会化内容分为角色知识、学校知识、任务掌握与学校政治四个部分 。其中,角色知识为在学校生活中,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分管领导如何交流与互动;学校知识则为教师对学校历史、文化、发展目标的掌握情况;任务掌握为教师对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学校政治则为学校内各个职能部门权利分配的相关知识。在公务员群体上,王莉莉(2012)将公务员社会化内容概括为组织文化社会化(组织价值观、历史、语言、政治与常识)、工作胜任力社会化(工作角色、知识技能)、人际关系社会化(人际关系、规则) 。在学生群体上,王连喜(2005)认为大学生社会化内容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社会化、价值观社会化、知识能力社会化、职业意识社会化六个部分

此外,李路路(2005)认为个体的社会化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学习日常生活技能(个体在广泛参与社会活动或为社会创造价值前,应该学习与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吃饭、穿衣、走路等);第二,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能够生存下来,就应该学习与掌握相应的知识与工作技能);第三,学习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群体在长期生活或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共识与规范,个体为更好地融入社会系统,必须学习的基本社会规范);第四,明确生活目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应拥有明确的社会目标,并为此不断努力与奋斗);第五,形成个性特征(个体出生背景、成长的环境及经历的事情千差万别,不同个体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造成个体之间的差异化)

2.1.2 社会化主体

社会化过程既是被动过程,也是主动过程,因此社会化主体亦是社会化的客体。随着学者对社会化研究的深入,关于社会化主体的研究也逐渐丰富。

首先,从社会化主体年龄分析,个体的一生都在接受社会的影响,不断地进行社会化。当然,不同年龄的个体,其社会化的内容、方式都存在差异。针对这些差异, Freud 、 Piaget 、 Erikson 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的发展特征进行了阐述,具体如表 2.1 所示。

表2.1 Freud、 Piaget、 Erikson关于人发展的阶段论

表2.1(续)

其次,从社会化主体的属性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属性存在差异,如留守儿童在社会化中表现出抑郁、焦虑、恐惧、易怒、较强自卑感、学业与个性化发展受到阻碍 ,这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给予更多关注。关于独生子女社会化,学者从独生子女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教育经历等层面进行研究发现,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往往会出现任性、自私、不求上进等特点,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关注独生子女社会化的问题

此外,在教师学术社会化层面,相关学者也进行了研究。自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 Wilson从社会学的视角对高校教师学术社会化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 。随后,一批学者在Wilson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对高校教师学术社会化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Baldwin和Blackburn (1981)以职称等级和工作时间为依据,将高校教师学术社会化分为入职不足 3 年的助理教授、入职超过 3 年的助理教授、副教授、距离退休还有 5 年以上的正教授、距离退休不足 5 年的正教授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教师的态度、专业兴趣、职业目标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见表 2.2)。

表2.2 Baldwin与Blackburn学术发展的五个阶段

此外,朱旭东(2011)在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中将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社会化分为:入职前专业发展与入职后学术专业发展两个阶段 。李志峰等(2013)则将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社会化分为适应生存阶段、能力建构阶段、稳定成长阶段,其中在适应生存阶段主要完成新角色适应的目标,在能力建构阶段则发展自身学术能力,在稳定成长阶段则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 Boyer(2014)在其《学术再检视》报告中提到高校教师可以对未来五年内的学术社会化做出预判,并指出在工作五年以内教师学术行为以科研工作主、教学工作为辅,而五年以后,教师学术行为由科研转向学术应用和社会服务 。陈小满等(2022)基于社会学相关理论及“非升即走”制度在高校推行境况与青年教师学术社会化相关研究,构建了“非升即走”制度下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社会化过程框架(见图 2.1)

图 2.1 “非升即走”制度下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社会化过程框架

2.1.3 社会化策略

个体进入社会后,所在组织的管理者会采用相应方法提升个体社会化的有效性,所采用的方法被称为社会化策略。目前,关于社会化策略的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层面:

(1)组织(员工)社会化策略。 Maanen (1979)认为组织若要提升员工的社会化有效性,应从集体的—个体的、正式的—非正式的、连续性—随机性、固定的—变动的、系列的—不关联的、支持的—孤立的六个维度着手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社会化培训。 Jones (1986)编制了组织社会化量表,并根据因素分析结果将六种社会化策略整合为三个因素(背景性因素、内容性因素、社会性因素) 。姚琦等(2008)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个体、环境及组织三个层面,分析了组织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个人—环境交互作用的组织社会化理论模型(见图 2.2)。

图 2.2 个人—环境交互作用的组织社会化理论模型

资料来源:姚琦,乐安国.组织社会化研究的整合:交互作用的视角[ J].心理科学进展,2008 (4):592.

(2)教师社会化策略。项亚光等(1999)认为在教师社会化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师职后培训 。玉红玲(2009)通过对新教师社会化过程的研究,提出新教师组织社会化策略,帮助新教师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此外,胡庆芳、堪青杰、董泽芳等学者认为在帮助新教师适应学术生活方面,学校可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学校应为新教师创造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并根据新教师发展特点给予适度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其次,学校应加大对入职教师的重视程度,对新入职教师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帮助教师更快适应新教师岗位;最后,学校应改革现有的考核模式,推行积分制的考核方式。比如,根据教师工作内容与性质实行积分制,对论文、课题、教学活动、编写教材、指导学生等各项活动给予一定分数,青年教师若参加某项活动便可获得相应的积分,待教师达到积分要求后,便可申请晋升职称。积分制的推行,可降低课题、论文在考核内容中的指标权重,减少以科研为导向的考核方式对青年教师的影响,减轻教师科研考核的压力,增加青年教师完成考核目标的路径,提高教师完成考核任务的概率。与此同时,高校采用积分制考核模式,将其他与教书育人相关的活动纳入考核范畴,一定程度上能够转移教师工作的方向与重心,使教师能将工作时间与精力合理地分配到课程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实现学术社会化

(3)个体社会化策略。 Chao (1994)认为个体社会化策略包含两种师徒关系,分别为正式师徒关系与非正式的师徒关系 。 Saks等则认为(2010)个体社会化策略主要由个体的目标设定、自我评价及自我惩罚组成 。周晓虹(1997)则将个体社会化策略分为社会教化及个体内化两个层面,其中社会教化指社会通过社会化机构(学校、事业单位)对个体实施社会化;个体内化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通过社会学习,将社会价值观、思想、观念、技能转换为自身稳定的特质或行为模式 aFtCFaHdLC92EGKPXywjrM4vajt7yEw7MPTZVA5WiHHrs4k709h2iKplsnaOpa4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