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2 设施联通

当前以铁路、公路为核心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加快建设,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间商品、资金等交易成本大幅降低,促进了各国(地区)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2.1.2.1 国际经济走廊和通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按照“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重点和空间布局,中国提出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合作框架。其中,“六廊”就是指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

第一,新亚欧大陆桥又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该经济走廊以中国东部沿海的连云港为起点,经过国内的陇海铁路和兰新铁路,向西延伸到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出国境后途经中亚各国与俄罗斯,最终抵达中东欧国家及荷兰鹿特丹港。近年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合作日益深入,有力地推动了亚、欧两大洲的经贸往来和交流。例如,在“16+1”合作机制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2013年签署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2018年签署并发布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菲亚纲要》。中欧基础设施领域的务实合作正在稳步推进,匈塞铁路已经开工建设 ,中国西部—西欧国际公路(又称“双西公路”)已基本建成

第二,中蒙俄经济走廊。2015年,中、蒙、俄签署了《关于建立中蒙俄经济走廊联合推进机制的谅解备忘录》,同年10月,中、俄首座跨界河铁路桥的中方段主体完工;2019年5月,中、俄合建首座跨境公路大桥(简称“中俄黑龙江大桥”)合龙;另外,中国中铁公司与俄罗斯企业基本完成了“莫喀高铁”项目的设计工作 。2019年7月,中、蒙、俄三国在2016年底签署的《关于沿亚洲公路网国际道路运输政府间协定》正式生效,进一步提升了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道路运输便利化水平。

第三,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由中国新疆出境,经中亚各国至阿拉伯半岛和地中海沿岸及北非有关国家。2013年以来,中哈、中乌双边国际道路运输协定及中巴哈吉、中哈俄、中吉乌等多边国际道路运输协定相继签署;“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的“2030愿景”进行了产业对接,中、沙两国还签署了28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2022年5月底,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宣布,中吉乌铁路将于2023年正式开工。根据规划,中吉乌铁路从中国新疆喀什向西出境,经吉尔吉斯斯坦卡拉苏,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全长约523千米。中吉乌铁路的建成将会形成从中国到中亚、西亚,直至南欧地区的一条便捷通道,也是从中国到东南欧和中东地区的最短运输线路。

第四,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该走廊以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瓜达尔港建设为合作重点,一批有影响的项目逐步落地。目前,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疏港公路、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卡西姆港电站等重点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另外,中巴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巴基斯坦拉合尔的轨道交通橙线项目已相继竣工。

第五,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近年来,该走廊在互联互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2014年,云南昆明至泰国曼谷公路实现了全线贯通。2021年12月3日,北起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全长1 035千米的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这是第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老合作建设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中老铁路在中国和东盟之间构建了一条内外联动、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

第六,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在联合工作组框架下,孟、中、印、缅四方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园区合作等方面规划了一批重点项目。中缅天然气管道在2013年建成并已向中国输送天然气,中、缅两国还签署了“皎漂经济特区深水港项目”建设框架协议等。

2.1.2.2 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领域。在铁路合作方面,以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中吉乌铁路等项目为重点的国际铁路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国际铁路物流合作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往来。

(1)中欧班列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中欧班列(China Railway Express,CR express)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间的铁路国际联运列车 。中欧之间的经贸合作以前主要依靠海上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了中欧合作的陆路通道。中欧之间的贸易长期以来依赖海运,中欧班列开拓了中欧合作的陆路通道。中欧班列具有比海运时间短、比空运成本低、运载货物类型不受限等优势。目前,中欧班列机制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初步形成了多国协作的国际班列运行机制。2017年,中欧班列沿线7个国家的铁路公司签署了《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 ,并成立了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推动了各方在运输组织、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成为连接沿线国家(地区)的重要纽带,被称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钢铁驼队”。

(2)中欧班列的运行特点

第一,开行数量快速增长,开行质量大幅度提升。2011年3月19日,重庆开通了通往德国杜伊斯堡的首趟货运列车,即为“渝新欧”班列。2016年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后,开行数量迅猛增长,开行质量稳步提升。2011—2018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快速增长,8年累计开行12 937列。2020年全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就突破了10 000列达到12 406列,其中,去程和返程分别为6 982列、5 424列。2021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5万多列、发送货物14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2%和29%;至2021年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4.87万列(见表2-1)。另外,中欧班列建立了稳定的回程班列运作机制,从原来的“去二回一”,到2019年以后基本实现双向运输平衡。2016—2021年,中欧班列综合重箱率由77.2%提升至98.1% ,回程班列与去程班列的比例由50.6%提升至81.5%。

表2-1 2011—2021年中欧班列往返开行列数 单位:列

表2-1(续)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第二,运输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运行线路日益丰富。自2011年“渝新欧”班列开行至今,中欧班列国内开行城市达56个,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和11个亚洲国家,包括欧盟、俄罗斯、中亚、中东、东南亚,共形成78条线路。这些线路主要包括“渝新欧”“郑欧”“义新欧”“苏满欧”等(见表2-2)。例如2018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位列全国前五的城市分别是成都、重庆、西安、郑州、武汉。其中,“渝新欧”线开行最早,运行线路丰富,平均运行时间为13~15天;“郑欧”线境内外集疏格局强大,货物集疏半径超过1 500千米,覆盖全国四分之三的省份;“义新欧”线是目前行程距离最长、途经国家最多、境外铁路换轨次数最多的中欧班列,义乌也是被列入中欧班列名单的唯一一个县级城市。

表2-2 主要中欧班列线路概况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第三,运载货物品种不断丰富。中欧班列运载的货物从起初的电脑等IT产品,扩大到了纺织服装、零配件、粮食、葡萄酒、木材等各种商品,特别是汽车整车的进出口运输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品种。通过中欧班列,中国制造的日用百货、服装、电脑等商品可以便捷地进入欧洲市场;西班牙红酒,荷兰奶酪,波兰水果,德国汽车以及欧洲各地的生物医药、母婴用品、成套橱柜等货物也可以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当前,中欧班列运输货品达5万多种,物流配送网络已覆盖欧亚大陆全境。

第四,辐射带动效果显著。中欧班列为中国的内陆地区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的贸易通道,重庆、四川、陕西、河南、江苏、浙江6个省市累计开行列数超过总列数的70%。中欧班列还基本上实现了“铁水联运、铁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据统计,2018年,中欧班列运输的货值达到330亿美元;2016—2021年,中欧班列年运输货值由80亿美元提升至749亿美元,共增长了8倍多,在中欧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1.5%提高到8%。

(3)公路合作

2018年2月,中吉乌国际道路运输实现常态化运行 。2016年7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公约) 。公约实施后,从预订货物的发货仓库,到运输至目的地仓库,整个过程从装货、施封到拆封、卸货,沿途海关原则上不查验、不开箱,可大大节省通关时间和运输成本。另外,中国还与15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签署了18个双边和多边国际运输便利化协定,启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简称GMS CBTA)便利化措施,通过70多个陆路口岸开通了350多条国际公路运输线路。

(4)港口合作

目前,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开通了定期班轮航线,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经济特区已完成园区规划等前期工作。在中国中远海运集团公司的管理下,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成为地中海的重要中转枢纽,其在全球集装箱港口中的排名也由2010年的第93位跃升至2019年的第32位。2018年底,由中国企业与阿联酋阿布扎比港务局联合建设运营的哈利法港二期集装箱码头正式开港

(5)能源设施建设合作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在电力、油气、新能源、煤炭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与周边能源出口国家共同维护油气管网安全运营。当前,中俄与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自开通以来,始终保持稳定运营;2013年,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2019年12月,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已部分实现通气 ,预计2024年底全线通气。 gWpnBCzTUyF2fuptSUswhRZ5HbDxHg+75k3MOJv9xMSxta2BibW2J7hJzRikXNq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