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2013年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情况而提出来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要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必须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FTA)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逐步构筑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当前,全球范围内FTA的数量不断增加,FTA谈判涵盖议题快速拓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在逆全球化发展及中、美之间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发展的空间受到挤压,中国在外贸上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显得尤为重要,与“一带一路”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开展经贸合作能够实现中国外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推进贸易类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一带一路”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三部曲”,加快FTA建设是“一带一路”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深化升级的战略突破口。中国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深化升级,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书首次将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进行研究,分析以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升级的路径和对策,丰富了二者的研究内涵。目前,中国已经与26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19个自由贸易区。未来五到十年,是中国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全球布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与“一带一路”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仍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对此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价值。

本书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综述国内外“一带一路”和FTA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状况、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升级的内涵、必要性与实施路径。其次,总结以区域FTA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升级的基础条件、成效及影响,包括中国FTA建设的现状、特点及贸易效应,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贸易特征及FTA建设的进展与障碍。再次,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建立双边和多边FTA的经济和贸易效应,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建设FTA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最后,比较分析和借鉴世界主要大国和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提出以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一带一路”深化升级的目标任务、措施及对策建议。

首先,本书从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5个方面,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情况,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沿线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区域发展差距较大、贸易机制缺乏、投资风险大等。然后,研究“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升级的内涵及必要性,指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升级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升级的路径选择,即从倡议向项目实施“落地”深化,由“碎片化”的项目建设为主导向“一揽子解决方案”的贸易类投资机制化即FTA建设升级;实施路径是从低层次的优惠贸易安排(机制对接)向货物贸易FTA推进,从低水平FTA向高水平FTA迈进,最终构建中国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FTA网络。

其次,本书全面总结中国已经签署并实施及正在谈判的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概况,分析了中国实施FTA战略的特点。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签署并实施FTA的现状及影响,包括中国—东盟FTA协定(CAFTA)的主要内容及作用,中国—巴基斯坦FTA的主要内容及影响,中国与瑞士、冰岛、格鲁吉亚、马尔代夫、毛里求斯自由贸易协定的特点及影响。通过倾向匹配得分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FTA建设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发现FTA对中国与契约国(地区)之间的贸易促进作用显著。

再次,本书重点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贸易特征及双边FTA建设的进展与障碍。我们研究了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47个经济体的贸易发展现状及特征,包括贸易规模、贸易差额、贸易地位等。通过计算贸易结合度指数(TII)、相似度指数(ESI)、贸易互补性指数(TCI)等,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选取与中国正在进行FTA谈判的以色列、挪威、斯里兰卡、摩尔多瓦这4个国家,具体分析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特征及双边FTA建设的进展及障碍。另外,研究了中国与印度的贸易潜力及FTA建设的经济效应,在分析中、印双边贸易的结合度、相似度、互补性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印度的进出口效率及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发现建立中、印FTA和关税互相削减增加了两国的总经济效应,且印度的收益大于中国。还研究了中、英双边FTA建设的可行性及福利影响,通过构建异质性国际贸易模型,测算了建立双边FTA对中、英两国福利的影响。

再其次,本书着重研究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多边FTA建设的进展、障碍及经济与贸易效应。一是总结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发展历程,分析中国与RCEP成员之间的贸易规模、结构及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运用GTAP(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分析了RCEP协定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影响。研究发现:RCEP协定对各成员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福利水平、贸易条件及进出口贸易都有正向刺激作用,而非成员将遭受负面冲击;RCEP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显著。RCEP协定将促进中国扩大对区域内成员的贸易规模,中国的整体产出有所提升,但部分产业也将遭受一定的负面冲击,中国与RCEP成员产业互补优势明显。二是通过总结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进展,分析了中、日、韩FTA谈判的主要阻碍。三是论述了中国与海合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成员的双边贸易特点、投资合作和工程承包的状况,分析了中国—海合会FTA谈判的进程及主要障碍,指出海合会成员内部矛盾较多、中国从中国—海合会FTA中获益有限等问题。四是概括了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取得的成绩,包括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化建设、各成员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等内容。

最后,本书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建设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优势包括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具备良好的政治外交关系和经济合作基础,经济和贸易互补性强,中方积累了丰富的与各国(地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等。劣势包括中国存在FTA协定标准较低、利用率偏低等问题,欧亚地区多层次相互交织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阻碍了中国的FTA建设,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对建立FTA的认识差异较大,各国普遍担忧国内产业受到冲击等。机遇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与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国家(地区)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对接,中国已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商品和服务进口大市场。挑战是欧亚地区安全形势复杂、大国博弈激烈,“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及文化差异巨大,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大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巨大冲击等。

本书提出了如下对策及政策建议: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追求自由贸易协定的“高标准和高质量”,以及韩国FTA政策的普及推广体制等经验都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要提高FTA的自由化标准,增强FTA谈判策略的针对性和务实性,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差别化的FTA策略,加快建设高水平FTA。RCEP协定的实施和生效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国要加快推动中、日、韩FTA建设,积极加入日本主导的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重启中国与海合会的FTA谈判,深化上合组织框架下的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并适时启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FTA谈判;积极推动中国与以色列、挪威、斯里兰卡、摩尔多瓦等国家的双边FTA谈判;推动尽快签署中国与欧盟的双边投资协定(BIT),加强中国与印度的经贸合作,在英国脱欧后实时启动中、英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等。

本书由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赵青松博士撰写。本书是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以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升级研究”(批准号:17XGJ010)课题的最终成果。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新疆财经大学专著出版基金和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资助,在此深表谢意。

赵青松
2022年9月 pMMdo0410DfRUE9dzbjeXbG6qNeOfbenCiMBU0p7C3cqUTS0y+d+lqrG40/7LPg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