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四
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组织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关于成本会计的职能划分,过去人们常将其分为基本职能和拓展职能。其中,基本职能为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拓展职能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在七项拓展职能中,需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规定进行的是成本核算职能,而其余六项职能,均为会计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经营管理自行完成的成本会计职能。因此,按成本会计履行职能的目的、依据及其本质属性来看,成本会计的职能可以大致划分为核算职能与管理职能,即成本核算职能与成本管理职能。

(一)成本核算职能

成本核算职能是成本会计的首要职能。成本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从价值补偿的角度出发,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的支出,以及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等的形成情况,为经营管理提供各种成本信息的功能。就成本会计核算职能最基本的方面来说,是以已经发生的各种费用为依据,为经营管理提供真实的、可验证的成本信息,从而使成本分析、考核等成本管理工作建立在有客观依据的基础上。

(二)成本管理职能

成本会计的管理职能,是指按照一定目的和要求,通过控制、调节、指导和考核等,监督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达到预期成本管理目标的功能。根据成本管理的目的和具体内容不同,成本管理又细分为以下六项职能。

1.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历史成本资料、预计变动程度及可能采取的各种措施,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未来的产品成本或费用耗费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做出科学估计的一种方法。通过成本预测,帮助企业管理人员了解成本发展的前景,提高控制成本的自觉性,更加有效地开展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工作,确保成本管理的科学性。

2.成本决策

成本决策是指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成本预测中的若干方案进行最优选择,确定目标成本及实施步骤的过程。开展成本决策,是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更是降低成本,进行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成本决策一般是对若干个成本预测方案经比较分析后择优决定的。

3.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在一定期间内企业为完成生产任务所必需的生产费用定额,确定各种产品的成本水平,并提出保证成本计划顺利完成所应采取的各项措施。科学的成本计划,可以使员工明确降低成本的目标和挖掘成本的潜力,是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关键。

4.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根据成本计划对各项实际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控制,将产品成本或费用尽量限制在计划水平以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计划的有效执行,实现最优成本的行为。

5.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核算资料,运用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计划成本、上年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以揭示影响产品成本水平变动的各种因素及其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程度。企业通过成本分析,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成本变动的规律,为开展成本业绩考核和后期的成本预测、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等提供有用的信息。

6.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以各成本责任中心为对象,在开展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定期考核其完成成本计划等业绩指标的情况,并与奖惩制度等经济责任制紧密结合,以调动各责任中心完成目标成本的积极性。

二、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的组织

从成本会计职能的新分类来看,成本会计工作由成本核算工作和成本管理工作两个部分组成。

(一)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的组织原则

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生产规模的大小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等具体情况来组织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必须遵循以下几项主要原则:

1.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

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产品的设计、加工工艺等技术是否先进、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对产品成本的高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传统的成本会计工作中,会计部门更加注重产品加工中的耗费,而对产品的设计、加工工艺、质量、性能等与产品成本之间的联系则考虑较少,甚至有的成本会计人员不懂基本的技术问题;相反,工程技术人员考虑产品的技术方面的问题较多,而对产品的成本则考虑较少。这种成本会计工作与技术工作的脱节,使得企业在降低产品成本方面受到很大限制,但成本会计工作也往往仅限于事后核算,仅起到提供成本核算资料的作用。因此,为了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上应贯彻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要懂得相关的成本知识,树立成本意识,成本会计人员也必须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具备与正确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相适应的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上实现经济与技术的结合,才能使成本会计工作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

为了降低成本,实行成本管理上的经济责任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由于成本会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价值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信息变化较快,因此,企业应摆脱传统上只注重成本会计事后核算作用的片面性,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优势,将其与成本管理上的经济责任制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成本管理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实行成本分级归口管理的情况下,应使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处于中心地位,由其具体负责组织成本指标的制定、分解与落实,日常的监督检查,成本信息的反馈、调节,以及成本责任的考核、分析、奖惩等工作。又如,为了配合成本分级归口管理,不仅要搞好厂一级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而且应该完善各车间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使之能进行车间成本的核算与分析,并指导和监督班组的日常成本管理工作,从而使成本会计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环节,更好地发挥其在成本管理经济责任制中的作用。

3.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不断挖掘潜力,努力降低成本,是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根本性目标。但各种耗费是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发生的,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各部门、车间、班组和职工的工作质量。同时,各级、各部门的职工群众最熟悉生产经营情况,最了解哪里有浪费现象,哪里有节约的潜力。因此,要加强成本管理,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不能仅靠几个专业人员,还必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在成本管理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成本管理人员还必须做好成本管理方面的宣传工作,经常深入实际了解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与广大职工群众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吸收广大职工群众参加成本管理工作,增强他们的成本意识和参与意识,以便互通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把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二)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的组织方式

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是在企业中直接从事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的机构。一般而言,大中型企业应在专设的会计部门单独设置成本会计机构,专门从事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在规模较小、会计人员不多的企业,可以在会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另外,企业的有关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也应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组或者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人员。

成本会计机构内部,可以按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所担负的各项任务分工,也可以按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对象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岗位责任制,使每一个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每一项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都有人负责。

企业内部各级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基本方式。

1.集中工作方式

集中工作方式,是指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主要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集中进行,车间等其他单位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只负责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的填制,并对它们进行初步的审核、整理和汇总,为厂部成本会计机构工作进一步提供基础资料的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的优点是:便于厂部成本会计机构及时掌握整个企业与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有关的全面信息;便于集中使用计算机进行成本数据处理;还可以减少成本会计机构的层次和成本会计人员的数量。但这种工作方式不便于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单位和职工及时掌握本单位的成本信息,从而不便于及时控制成本和推行责任成本制。

2.分散工作方式

分散工作方式,是指成本会计工作中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工作由车间等其他单位的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的工作方式。成本考核工作由上一级成本会计机构对下一级成本会计机构逐级进行。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除对全场成本进行综合的计划、控制、汇总核算以及分析和考核外,还应负责对各下级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成本的预测和决策工作一般仍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集中进行。分散工作方式的优缺点与集中工作方式正好相反。

一般而言,大中型企业由于规模较大,组织结构复杂,会计人员数量较多,为了调动各级、各部门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应采用分散工作方式;小型企业为了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效率和降低成本管理的费用,可采用集中工作方式。

除此之外,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制度,根据企业规模与管理要求等实际情况设置成本会计机构并配备适当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人员,是做好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的关键。各行业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不同,所制定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制度有所不同。就工业企业来说,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制度一般应包括:①关于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制度;②关于成本定额的制度和成本计划编制的制度;③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④关于成本核算规定和流程的制度(包括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成本项目设置,各项费用分配和归集的程序和方法,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方法等);⑤关于责任成本的制度;⑥关于企业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办法的制度;⑦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⑧其他有关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是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的依据和行为规范,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成本会计工作的成效。因此,制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制度,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制度一经确定,就应认真贯彻执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情况往往会发生变化,若出现新的情况,应根据情况变化,对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证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项目小结

成本是一个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支出、费用和成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成本在企业确定生产耗费补偿尺度、制定产品价格、评价工作质量、指导经营决策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作为成本会计的重要职能,随着成本会计作为一门会计学科,经历了早期、近代和现代三个发展阶段。成本核算的对象是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成本管理的对象是成本会计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评价等管理职能的对象。

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生产规模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等具体情况来组织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工作的组织包括组织方式、机构和人员及相关制度。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对成本进行( )。

A.核算

B.控制

C.决策

D.分析

2.成本的核算和计量应该采用( )。

A.实地盘存制

B.永续盘存制

C.权责发生制

D.收付实现制

3.费用要素是费用按照( )分类形成的。

A.经济用途

B.经济内容

C.计入成本的方式

D.成本性态

4.成本项目是费用按照()分类形成的。

A.经济用途

B.经济内容

C.计入成本的方式

D.成本与产量的关系

5.下列费用属于直接成本的有( )。

A.计件工资

B.设备日常维修费

C.固定资产折旧费

D.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

6.以下属于间接成本的项目是()。

A.制造费用

B.计件工资

C.产品所耗材料费

D.单一产品生产工人计时工资

7.标准成本是一种( )。

A.预期成本

B.直接成本

C.间接成本

D.历史成本

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管理的时间需要,增设某些成本项目

B.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的缺点,是不能反映其用途

C.预期成本只能对成本的未来管理起作用

D.在某种意义上,财务成本就是管理成本

9.以下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A.产品生产的材料耗费

B.生产车间的降温费开支

C.银行借款利息费用

D.安装调试新设备所支付的工人工资

10.下列内容属于间接费用的是()。

A.原料费用

B.主要材料费用

C.车间折旧费用

D.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11.下列内容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A.直接材料

B.汇兑损益

C.修理费用

D.直接人工

12.下列内容不属于按经济用途划分的是()。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直接成本D.制造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内容属于要素费用的是()。

A.外购动力

B.制造费用

C.直接材料

D.工资

E.折旧

2.下列费用属于间接费用的是( )。

A.制造费用(单一产品生产)

B.制造费用(多种产品生产)

C.工资费用

D.辅助生产费用

E.折旧费用

3.成本项目的内容包括()。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废品损失

4.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成本是由特定对象负担的费用

B.成本可按计入方式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C.成本与未来经济效益相联系

D.成本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全部支出

5.成本的开支范围包括()。

A.产品生产过程的各种物资耗费

B.生产原因造成的损失费用

C.生产车间的各种管理费用

D.企业职工的工资费用

6.成本会计所需的原始记录包括( )。

A.领料单

B.工资分配表

C.工班报表

D.产品入库单

7.本月发生的单一产品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属于()。

A.直接费用

B.间接费用

C.财务成本

D.历史成本

E.预期成本

8.以下内容属于费用要素的有()。

A.外购动力

B.直接材料

C.工资

D.直接工资

E.折旧费用

9.执行成本的开支范围,应正确划分( )的界限。

A.各种产品的生产耗费

B.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

C.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D.成本费用与营业外支出

10.以下内容属于期间费用的开支是( )。

A.生产车间产品消耗的材料费

B.生产车间财产保险费

C.银行借款的利息费用

D.企业的绿化及排污费

11.成本事前控制的内容包括()。

A.成本核算

B.成本日常控制

C.成本计划

D.成本决策

E.成本预测

12.关于费用和成本项目的关系,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A.企业在一定时期实际发生的费用总额,不一定等于该期产品的总成本

B.费用要素和成本项目,都是在同一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都是企业为获取营业收入而付出的代价

C.按费用要素反映的费用,包括企业发生的全部费用;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只是费用中属于产品生产的部分

D.按费用要素反映的费用,是某一时期实际发生的费用;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只是某一时期某种产品应负担的费用

13.费用要素项目中,属于其他支出的内容有()。

A.外购材料

B.差旅费

C.外部加工费

D.保险费

E.租赁费

14.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有( )。

A.严格计量验收制度

B.做好各项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C.制定和修订工厂内部各种计划价格

D.建立健全各种财产物资的台账,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15.费用要素中的工资,内容包括()。

A.生产工人的工资

B.生产工人职工福利费

C.企业管理人员工资

D.企业管理人员职工福利费

16.下列内容属于按时间分类的成本有( )。

A.定额成本B.修炼成本C.计划成本D.标准成本

三、判断题

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物化劳动耗费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耗费。()

2.成本开支范围与马克思阐述的理论成本的内容是一致的。()

3.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均含“折旧费”成本项目。()

4.产品销售费用不属于成本会计反映的内容。()

5.各种期间费用是成本会计反映的对象之一。()

6.成本会计的监督是对成本进行事后监督。()

7.成本会计的反映和监督是各自独立的。()

8.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应根据企业业务量和企业规模以及管理要求确定。()

9.区别预期成本和历史成本有利于成本管理。()

10.间接成本是指无法根据费用发生时的原始单据,直接确定其最终归属对象的成本。()

11.费用要素是对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划分的。()

12.工业企业费用要素分类中的工资,是指生产工人的工资。()

13.企业某一时期实际发生的费用总和,并不一定等于该时期产品制造成本的总和。()

四、思考题

1.试阐述成本的定义。

2.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是什么?

3.试述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的联系和区别。

4.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

5.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是什么?

6.成本会计有哪些基础工作? HAis+pdlAiLqS5C/aMcyQqSaa/i+J+h5fZkdfkDQFr7N7AP1oRGKD3X8LkaWbe6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