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兴起,大数据时代来临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审计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审计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据的多样化推动了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也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增强了审计的效果。2016 年 12 月,财政部发布了 12 项审计准则,2019 年又对18 项审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并发布了应用指南,规范和指导了审计业务的发展。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宽,审计队伍日益壮大,审计理论和实践的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对复合型审计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操作性极强的审计学课程必须结合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探索课程内容和模式的创新,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顺利就业及做好人生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从事高校审计学教学的大部分教师都深有体会:受专业特征所限,审计教材涉及的概念、原则、策略、方法等枯燥的条条框框居多,大量晦涩难懂的理论阐述常常让人无法理解,同时这也为学生的自学和预习造成了障碍,从而严重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为了满足审计教学的需要,我们总结了多年教学的经验与教训,精心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教材在体系上注重实用性以及学生审计思路的培养和形成。在章节结构上,我们做了以下努力:在每一章节前安排了学习导读,提出课程目标、学习任务;以通俗易懂的引例导入理论学习,便于学生理解本章所讨论的问题在整个审计程序或架构中的地位,引起学生对即将阐述的理论的兴趣,帮助学生明白他将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用在何处、为什么要学;为了便于学生预习和教师讲解,在各章中穿插安排密切联系实际的同步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不易理解的知识点,让学生及时了解实务中的处理方式,特别是在重点和难点处插入同步案例。同步案例明显比引例复杂,尽量为学生创设实务中的情境与环境,提出问题并列明分析提示,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审计思路,提高分析案例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步思考和同步案例不仅便于学生预习,还便于教师讲课时与学生共同探讨、互动。我们期望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使用教材,突出实践性教学导向,我们对教材结构做了如下安排:全书共 14 章,第 1 章至第 6 章是审计基本理论知识,第 7 章至第 11 章是审计实务,第 12 章至第 13 章是审计完成和审计报告,第 14 章是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
本教材由黄良杰、肖瑞利任主编,常茂松、李洋宇、霍乃可任副主编。第 1 章由黄良杰编写,第 2、3、4、6 章由李洋宇编写,第 7、8、9 章由常茂松编写,第 5、11、12、13 章由霍乃可编写,第 10、14 章由肖瑞利编写。全书最后由黄良杰、肖瑞利总纂,黄良杰在章节结构的设计和安排中做了大量工作。
本教材是以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审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财经类专业学生为对象编写的,经济与管理等专业也可选用本教材。本教材也可作为在职人员学习审计知识的参考书。
本书的编写参考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以及诸多审计学著作,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笔者经验和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黄良杰 肖瑞利
2020 年 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