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本书框架安排

一、本书内容安排与研究方法

(一)本书内容安排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主要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介绍;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第三部分为我国互联网与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相关事实分析;第四部分为劳动者互联网使用对劳动力市场表现影响的实证分析。具体的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主要讨论了本书的背景,即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总体而言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占比逐年提高,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互联网在企业层面的普及率极高,互联网企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第二,与国家和企业层面互联网高普及率相反,个人层面的互联网普及率较低,普及率刚超过五成,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第三,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存在较为严重的城乡差异,城镇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远高于农村地区,这种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可能成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新来源。根据研究背景提出了本书所关注的问题,并介绍了研究的主要意义、内容、框架以及使用的方法,并提出了本书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互联网作为ICT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者被证明是一种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因此,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相关理论,并整理了国内外关于ICT和互联网在宏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对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影响的相关文献,并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第三章:互联网发展带来就业变化的基本事实。互联网的发展首先能够引起互联网行业就业人员的增加,表现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数的增加。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及由此带来新业态就业的增加,则是互联网对就业的间接带动作用。并以网约车、外卖行业以及直播行业的就业为例描述了互联网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第四章:互联网使用对劳动者劳动参与影响的实证研究。互联网对劳动者的影响渠道是多方面的,本章则以时间分配模型为切入点研究了互联网使用与劳动参与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此外,本章还对互联网对劳动者劳动供给的城乡差异以及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互联网使用对劳动者工资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本章以工资收入为例,实证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本章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解决了样本选择问题,得出了互联网使用能够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结论。并且互联网使用的收入回报存在城乡差异,体现出互联网确实是一种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初步论证了城乡数字鸿沟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第六章:互联网使用对劳动者人力资本的影响。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教育、健康、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多个角度讨论了互联网使用对个人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并论证了人力资本在互联网使用对劳动者市场表现的影响中起到了关键的中介作用。并从过度教育视角,分析了互联网对劳动匹配效率的影响。

第七章:总结及政策建议。总结了前六章的研究结论,并且根据研究的内容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并讨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本书研究方法

本书的研究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分析方面,主要将国内外关于互联网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发现互联网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宏观机制与微观机制,并从劳动供给以及劳动需求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在具体的影响机制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从宏观层面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对劳动者的总体需求从而影响微观个体的就业。此外,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新业态促进了新行业的发展并影响了部分传统行业的发展,通过影响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需求而影响个体就业。在微观层面,能够使用互联网本身属于一种劳动技能,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影响劳动者的就业以及收入。此外,互联网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能够影响劳动者求职方式、社会资本等渠道影响劳动者就业和收入水平。

实证研究方面,本书针对所研究问题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估计方法。

工具变量法:本书在研究互联网使用对劳动力劳动参与与收入回报时,均使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当在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劳动参与影响时,基准的计量模型为Probit模型,但是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的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故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分析,具体的计量模型为Biprobit模型。

倾向得分匹配:在以工资收入为例研究互联网使用对收入影响时,为了解决相应的样本选择问题,本书主要采用了PSM模型进行分析,并辅以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以及分样本回归作为稳健性检验。

二、本书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意义:

第一,使用中国的微观数据论证了劳动者个人使用互联网对其劳动参与、工资水平的影响,并验证了相关的影响机制。由于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较晚,相关的研究也处在初步阶段,虽然国外学者对互联网使用与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但是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应用范围以及所带来的行业变革较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互联网使用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需要进行具体的实证分析。本书不仅在实证上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而且对其内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讨论。鉴于目前关于发展中国家相关研究较少,本书的研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城乡之间的互联网普及率存在较大差异,在证明互联网属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初步论证了这种城乡数字鸿沟可能成为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新来源。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不公平的结果,但是,这种接入互联网能力的差异又可能导致其成为城乡不平等的新来源,而且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对劳动者就业的积极作用越大,这种不平等的作用便越显著。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城乡收入不平等便会进入恶性循环,初始配置的不平等导致过程不平等,而过程不平等又引起结果不平等(赵忠,2016) ,最终结果的不平等又导致下一代初始配置的不平等,循环往复将导致城乡收入无法收敛,长而以往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本书的研究初步探讨了城乡互联网回报的差异,为后续互联网引致城乡收入不平等的研究城乡不平等提供了一定的实证基础。

第三,论证了互联网的使用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并从过度教育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在提高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方面的作用。本书从教育、健康、认知能力以及非认知能力多个角度论证了互联网使用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人力资本在互联网使用对工资收入影响时所起到的中介作用。对于过度教育发生的原因存在多种理论解释,尤其是我国过度教育现象产生较晚,随着高等教育扩招而逐步显现。我国的过度教育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不完善而导致还是由于过度竞争而促使劳动者提高自身人力资本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本书从互联网的使用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解读,认为我国过度教育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所导致,互联网所带来的劳动搜寻匹配效率提高能有效降低过度教育的发生率。

(二)现实意义

本书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为提高我国劳动参与率,增加经济活力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提高了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从而提高了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另一方面,互联网发展所创造的新型的灵活就业方式降低了自我雇佣成本,引领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且外包等形式使更多细碎化的时间可以加以利用,吸引了众多劳动者(尤其是家庭主妇、残疾人士以及中老年人)参与就业,提高了整体的劳动参与率。推进互联网的普及,不仅是关于众多人民群众福祉的必然要求,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劳动参与率,增强我国经济活力,可谓一箭双雕。

第二,在数字经济中,为如何从互联网角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一定的依据。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异是导致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新来源,因此,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加强农民互联网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与城市户籍劳动者相比,农村居民在自我雇佣方面存在比较优势,如何发挥这方面的比较优势是政府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推出相关政策扶植农民进行互联网创业,如减免税收、财政支持以及技术支持等,推动“互联网+农产品销售”、“互联网+乡村旅游”等形式的创业活动。

第三,借互联网发展的契机,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正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健康合理的教育体系。随着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发展以及分工的专业化,常规化生产的任务日趋减少,而技术进步所不能替代的非认知能力越来越重要。如何加强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的劳动者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将成为未来职业培训的重点。

三、本书的创新及不足

(一)本书的创新

本书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1)虽然国外学者对互联网与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是相关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宏观层面,如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对地区失业率的影响。本书则使用我国的微观数据,从劳动者个体角度出发,不仅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劳动参与的影响,还包括互联网使用对工资收入、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2)与此同时,在具体分析时又分别对城乡样本进行回归,对比分析了互联网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城乡差异,发现城乡数字鸿沟可能成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新来源,这一结论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证基础。

第二,研究方法的创新。本书在研究不同的内容时根据存在的问题采用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在研究互联网使用对劳动参与的影响时,为了解决二者存在的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选取了两个工具变量,即样本所在区县的互联网普及率以及样本所在社区地形地貌状况,两个工具变量通过了一系列检验,较好地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得出的估计结果较为可靠。相比较而言,国内研究该问题的几篇文献,有的并没有考虑内生性问题,有的则使用了错误的估计方法,得出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第三,研究内容的创新。本书在分析互联网对劳动者市场表现的影响时,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其影响机制,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时间分配以及信号理论。并且在分析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时,将互联网使用与过度教育、教育期望相结合,从过度教育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对提高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的影响。

(二)本书的不足

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本书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首先,限于篇幅以及缺乏相应的数据,并没有从劳动需求方考虑互联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事实上,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对劳动力个人技能的要求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引起不同技能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不同的影响。对此,可以从宏观角度分析地区互联网的普及对高、中、低技能劳动者需求的影响,也可以从企业层面分析企业应用互联网对高、中、低技能劳动者需求的影响。

其次,限于数据,并没有考虑网络求职对劳动者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国外学者对网络求职(Internet Job Search,IJS)的研究相当丰富,得益于其相关数据对劳动者个人使用网上求职问题的详细询问,而国内相关的大型微观数据,仅有少数数据对个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进行了询问,但极少有对网络求职情况有所涉及,而自我发放问卷的成本较高而且数据代表性较差也较难实施,这些因素导致了研究的不足。

再次,仅使用CFPS2010 和 2014 年度调查数据,没有使用 2016 和 2018年数据。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劳动者使用互联网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回报将持续降低。使用近些年的数据时,应当更多地讨论数字鸿沟中的“使用沟”而非“接入沟”。本书更多地考察“接入沟”的影响,而在后续的研究中,则会使用更新的数据聚焦于讨论“使用沟”。

最后,虽然对城乡互联网收入回报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但是并没有深入讨论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是否会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这些不足之处均是后续研究需要着重讨论的地方。 F2hAScUo2O/lvuDn8Q0VdszB8PGRASjKiRk8N5XaPPIC7ibnOtTIHf0Vp+DeFBg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