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印象派绘画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是中国美术传播历史研究领域中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议题。但是,现有相关研究在数量、研究视野及方法路径层面仍然存在有待拓展的空间。对此,本书立足于中国中心历史观,从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文化语境整体视域出发,梳理、发掘印象派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史料,借助多元、立体的媒介研究视角,澄清印象派绘画在近现代中国传播的轨迹与效应(1905—1937年),揭示相关传播与中国艺术现代转型的深层关联,力图在推进印象派跨文化传播专题研究的同时,也为近现代中国美术传播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印象派绘画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东西艺术跨文化交流,对中国艺术现代发展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自20世纪初印象派传入中国伊始便得以持续显现,80年代以降更在中国文艺思潮自由激荡的历史性条件下得以强化和深化。研究印象派绘画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历程,为探究中西艺术跨文化交流及中国艺术现代转型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具体的考察视角,也为“辨析中国艺术现代发展的主要动力,究竟源自外来刺激,还是艺术传统内生的现代趋向”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独特的思考路径。

一直以来,美术传播史学界都较为关注印象派绘画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并且积累了重要的研究基础。但现有相关研究尚存一定不足,例如史料发掘工作仍有待推进、媒介研究方法也需要提升等。此外,现有研究还比较偏重从西方印象派如何影响中国绘画的视角出发来看待中西艺术跨文化交流问题,但较少论及中国艺术界对印象派传播的接纳状况,以及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文化环境对印象派传播的制约作用。这也折射出现有研究的历史观比较局限于冲击—反应模式,偏重强调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艺术现代转型的引领作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国艺术传统内生的现代发展趋向对中国艺术现代转型的主要驱动作用。

鉴于此,本书主要从中国中心观这一历史视角出发,联系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与中国艺术现代转型实际需求,考察印象派绘画在中国的传播问题,以涉及印象派跨文化传播的近现代期刊文本为重要研究线索,有机结合新式美术教育机制的早期发展进程,以及艺术创作、社团展览等多元传播渠道,澄清印象派传播进程走势、起落效应,透视印象派绘画与中国本土艺术语境的互动形态,辨析外来艺术因子对中国艺术现代发展的具体影响。

本书考察视野主要集中于1905—1937年,以1905年中国近现代文艺期刊首次刊布印象派信息为起始,以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严重冲击中国艺术发展为中止,不仅着力于从宏观层面澄清相关时段内印象派传播的阶段性变化,更致力于从微观层面展开一系列饶有趣味且意义重要的探究:为何印象派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最早通过传统书画家予以开启,但传播者又给予其褒贬不一的评价?为何较早对西方印象派传播给予积极回应的人士,皆为书画造诣深厚的传统艺术精英?为何那些大力宣传后印象派的传播者,后来却将研究重心转而投向传统书画领域?为何在专业美术教育领域担当重任的留欧归国艺术家,没有将印象派等西方现代艺术作为传播重点,而是将目光投向写实西画发展及中西艺术融合问题,等等。

印象派绘画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不仅丰富了中国油画艺术观念与样式,推进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专业化进程,更加强了中国艺术界与世界艺术场域的联系,促使中国艺术家在与世界艺术对话的过程中寻求身份认同,进而结合世界艺术整体发展趋向反思中国艺术传统,通过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潜力,为中国艺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也为澄清中国艺术现代转型主要接受中国艺术传统内生的现代发展趋向驱动,同时接受外来艺术影响及社会文化语境牵引这一历史实相,提供了具体而可靠的依据。

总而言之,本书主要依托中国中心历史观,有机结合“跨文化传播”“社会文化语境”“媒介视角”三位一体的研究路径,系统梳理、深入发掘重要史料,力图实质性地推进“印象派绘画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1905—1937)”这一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研究,并为近现代中国美术传播历史研究提供一部分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Z7nyRFDJkqzR8C/FZYT1kSZRv7hT6rKRj50gPhWv+qpn7aHSO9CxtKW3FUv2+WB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