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中国艺术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艺术和中国的思想文化一样,具有漫长曲折的生成和演变过程。从中国原始社会开始,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持续发展至今,各代思想家和文人,总是前仆后继,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屡屡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及永不衰竭的创新潜力,取得了震撼世界的伟大成果,见证了中国艺术的浑朴博大及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都把艺术创造及其实践,当成安身立命及实现理想新生活的一个基本功。故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由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逍,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各民族各群体长期创造交流的产物。中华大地上生活的各个民族,上万年来,长期交流、冲突、和解、融合、共生、共享、互争、互学、互渗、互化,使中华思想文化形成了互融共荣的特点,也因此形成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气贯长虹,穷神知化,通幽洞微,中和达道,敢于和善于吸纳、消化各种来自外族的优秀思想文化,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繁荣及生生不息奠定了基础。

中国传统艺术既表现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优秀底蕴和丰厚内涵,也吸纳了无数与之沟通互感的其他民族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典型地表现了艺术本身内含的人类生命精华的生命力。在中国艺术史上,中华民族总是以宽宏大度之心,进行创作:“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同时也心怀若谷,以宽宏谦逊的姿态,心虔志诚,怀真抱素,吸纳一切外来思想文化的精华,真正做到“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艺术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优秀传统,强调艺术的生命基础,“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 “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也,凡事之臻妙者,皆如是乎,岂止画也”, 把艺术创作的主要旨趣,定在“气韵生动”,使艺术创作成为生命整体与生命个体之间相互感应和相互协调的重要“中介”。元朝画家倪瓒(1301—1374)谓:“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耳。” 正如明朝画家李日华(1565—1635)所说:“绘画必以微茫惨澹妙境,非性灵澄彻者,未易证入。所谓气韵在于生知,正在此虚澹中所含意多耳。” 中国艺术强调艺术家及鉴赏者的生命体悟,以自身生命之妙悟体验艺术所承载的生命性情。

自古以来,中国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非常重视艺术创作与生命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把审美与艺术同宇宙、社会、人生的根本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加以考查,形成一个博大精深、丰厚精密的艺术创作和鉴赏的独特思想理论体系。

在中国,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伏羲氏就已经通过《易经》的“象”“数”“图”“文”“意”之间的互动关系,生动地理解和描述了包括艺术在内的整个人类思想文化系统,同“天”“地”“人”三者所构成的生命整体的生命创造运动的复杂关系,并由此说明艺术的真正性质。艺术离不开生命整体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性,离不开生命之象、数、形、神之间的互动及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

作为艺术表达的基础的“象”,乃是隐含和呈现生命之“意”的创作元素和中介,成为人类思想文化创造运动的关键因素。

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王弼(226—249),一针见血地指出:《易经》“立象以尽意”,“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象”与“意”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内在关系,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又隐含和表达“天、地、人三才”所组成的生命整体和生命个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变化路径及各种可能性,完整地体现了艺术创作的生命意义及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关键地位。

作为艺术创作基本动力的“意”,是艺术创作中各种内在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力量,它起源于艺术家内心世界中隐含的生命冲动,浓缩了艺术家对自身、对世界以及对自身和世界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意”的变化、指向、变化路径以及它的轨迹,是艺术作品各种“象”及其结构和内在意义的灵魂。“意”是深不可测的存在于创作者生命中的精神力量,它不只是选择必要的“象”的关键,还是表达生命之“数”的中介。“意”在“象”中,“象”表现“意”和隐含的“意”,“意”本身又具有多重结构和复杂的关系网络,以致“象”也变化无穷,把“意”呈现为令人难于揣测和富有诱惑力,表现出人类创造精神的无止境运动过程。“意”有多重结构,层层结构之间又有数不尽的变化可能,致使“象”也有重重结构,并使“象”的层次结构关系的变化也具有自身的变动潜在能力,为艺术创作的无穷变化可能性提供想象的基础力量。

在《易经》艺术生命思想的影响下,首先,儒家思想家建立了以“仁”学为基础的完整艺术理论体系。从单穆公、史伯、伍举、子产、季札和孔子本人开始,他们密切地关注艺术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礼”“乐”“诗”“书”“数”“时”“诚”“德”“意”“情”的相互关系,从生命与艺术互动的灵活辩证观点,对“五味”“五色”“五声”之美以及与善、恶、爱、恨、意、情等生命内外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论述。孔子把艺术的意义概括为“兴”“观”“群”“怨”等方面,分别说明艺术抒发情感的特征以及通过情意而感染观赏者的社会效果,也重视艺术创作及鉴赏对人生境界的重要作用。

显然,中国艺术始终都是作为中国文化生命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断发展的。在原来的意义上说,中国艺术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思想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它包含了琴棋书画各面向,而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同时,也包含与艺术创作过程紧密相关的生命活动,例如,中国传统艺术把艺术当成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过程。这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史。中国艺术的整体性确保了它的生命性及活跃性。

正因为这样,中国艺术中的绘画,本来泛指中华文化的传统绘画艺术,又称“丹青”。广义地说,“丹青”指红色和青色的颜料,以及借助这一颜料的中国绘画、书法与画师,同时,也可以指各种史册和史籍;狭义地说,“丹青”专指水墨画。但不管怎样,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绘画,一贯以墨和毛笔为主,辅之以书法题字,并在画作上题诗,这是“书画同源”的形象见证。为此,在中国,从事绘画,不单纯局限于绘画活动,不只是画家的绘画技巧的训练和操作,不停留在画面的形状,而是更强调绘画中的创作精神,讲的是“远取其势,进取其质”,做到“穷理尽性,事绝言像”,重点表现画家创作时观照自然的独特姿态。

中国传统艺术特别重视艺术家通过山水陶冶生命情操的意义,强调生命情操乃是艺术的灵魂。著名的艺术评论家朱良志指出:“生命是跳荡于中国画之中的不灭精魂。如山水画创作,千百年来,依然是深山飞瀑、苍木古松、幽涧寒潭……似乎总是老面孔。然而人人笔下皆山水,山山水水各不同。它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似同而实异的表相中所掩盖的真实生命。抽去这种生命,中国山水画也许会成为拙劣的形态呈现,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花鸟画中,重视蓬蓬勃勃的生命感则更为明显。”

中国艺术家的书法艺术,更要求领悟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之间的形神合一的生命运动,而艺术家本身的生命价值观及实践,乃是艺术创作的关键因素。由于中国书法是以象形汉字为基础的艺术,所以,在书法艺术创作中,尤其强调书家的生命情操及在书写中的前后一贯的坚持。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说:“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夫欲书者,先乾研黑,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整个书法创作,就是艺术家本人生命情操和道德境界的陶冶及反复实践的过程。书与道相通,书法通过“势”表现出来。这种“势”,是艺术家生命运动与书法艺术创作的交错要道,展现艺术家在书法运作中的“开合”“屈伸”“虚实”的态势,乃是书法进程与书法家之生命运动相互交错状况的展现。所以,清代书法家沈宗骞(1726—1820)指出:“笔墨相生之道全在于势。势也者,往来顺逆而已。而往来顺逆之间,即开合之所寓。” 正因为这样,书法艺术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求书法家“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但是,艺术创作对艺术家把握生命精神的要求,并不是能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艺术家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胸怀大志,努力修身养性,视天下黎民为父母,把献身艺术当成为民尽忠的大事业,才能不畏艰苦,励精图治,将自己的性情修养倾注在“才”“气”“学”“习”之中,创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作品。

魏晋南北朝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以如橼之笔总结了文学家和艺术家的性情与创作的紧密关系。“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陶铸性情,功在上哲”;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珪璋乃聘”; “夫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刘勰指出:感人的才情和生动的语言固然重要,但一定要重涵养,立风格,更要有风骨,才煽情动人,辞采焕然。

中国传统艺术及创作理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探新之路,经得起历史的反复考验,不愧为人类世界艺术宝库的坚实基石。当代艺术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艺术的优秀传统,谦虚、谨慎对当代西方艺术的优秀成果,开辟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新径。 YT0FIyWLoe4XY7iGBIJbLGaslEtqx5YjGMTWIPCxscOxrzMpoNgbsrGIsQt/cy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