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志愿服务使我的人生发生逆转

讲述者:赵维玲

我叫赵维玲,是肖家乡王家村一个普通农家妇女,今年已经52岁了。我原来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爱与人交往。童年的时候,母亲每次要带我去外婆家,我都不愿意去。上中学时,班主任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说话就不会大点儿声吗?”因为学习成绩不拔尖,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23岁那年就结了婚,来到肖家乡王家村这个新的生活环境。

因为嫁到王家村,我的人生发生了惊人的逆转。丈夫他兄妹九人,六位兄长成家之后都分家另住,两位姐姐也都嫁了人。家里有公公婆婆和外婆,我们婚后和三位老人生活在一起。刚到王家村的时候,一切都是陌生的。我每天做完家务活,就待在自己的屋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是春种秋收时和丈夫一起下田劳动,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农家妇女。

日子悄无声息地一天天过去。随着大女儿的出生,我感到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有很多不随心的事。尤其是在一些事情上与婆婆意见不一致,在与小姑子和大伯嫂子的来往中产生矛盾时,自己总是生闷气。本来就内向的我,话更加少了,和邻居也不说话。一次,我在院里晾衣服,听前院诊所的张大夫和我丈夫说:“你媳妇和你也不说话呀?”那时候,村里有些人以为我是个哑巴!

时光飞逝,十几年悄然过去,我的两女一子相继出生。我和村里的农民一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虽然在这些年中,家族的是是非非让我成长了不少,但最终改变我的还是加入了精神文明志愿者这支充满正能量的队伍。

2011年,村里成立了精神文明志愿者分会,我和村里的一些姐妹们都报名加入了这个团队。按照协会《章程》,我和志愿者一起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并且经常听我们村志愿服务带头人、吉林省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基层宣讲员张利老师的道德宣讲,我的思想受到了触动。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人最难的是正确认识自己。”原来我一直以为自己一贯正确。家里发生矛盾,我总是往外怨,认为都是别人的错。听了张利老师的道德宣讲,明白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道理。我经常扪心自问:“父母给了我生命,我理应尽孝。公婆虽然没有生养我,但他们生养了我的丈夫,给了我一个非常优秀的另一半,又辛辛苦苦地帮我们小两口照看孩子,70多岁了还能在农忙的时候为我们做饭,这是多么大的情分啊!我应该和丈夫一起好好地孝敬他们,有什么理由挑他们的毛病,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孝敬他们呢?”认识到了自己思想上的谬误和行为上的错误,我开始尝试改变自己,努力做到,想公婆所想,念公婆所念。

公婆非常惦记哥哥嫂子们,有什么好吃的,总想着找他们来吃。原来我一看他们这样,就认为他们偏心,就在心里生气,想办法阻拦。因此,不仅和公婆关系不睦,和哥哥嫂子们的关系也别别扭扭。现在,我不再斤斤计较,有什么好吃的,先张罗着找哥哥嫂子们过来一起吃。有什么好用的,和哥哥嫂子们一起分享。我想,哥哥嫂子和我们一样,都是公婆的孩子,公婆都惦记,这是人之常情。我想公婆之所想,主动关心哥哥嫂子们,让老人高兴,这也是尽孝。我主动关心哥哥嫂子们,哥哥嫂子们也主动关心我,我们敞开心扉,有事一起商量,有困难一起解决,彼此的关系不再别别扭扭,而是和和睦睦。公婆看我们这样,喜在心里,笑在脸上。这真像《弟子规》里说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这才发现,原来不是哥哥嫂子们对我不好,而是我自己心胸狭隘;更不是公婆偏心,而是我不体谅父母的心。俗话说:“天下最真父母心。”现在我常想:公婆是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人。老两口含辛茹苦养大了九个孩子,为了儿女,他们辛苦了一辈子。那个年代,养育九个孩子,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呀!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善待他们、孝敬他们呢?

转眼我参加志愿服务20多年了。这些年,我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不但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也在团队成员的大爱无私中,在被帮助的孤寡老人期待与渴望的目光中,挖掘了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大爱。我常想:“《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哪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呀,都是因为狭隘、贪婪、自私造成的。”于是,我在待人处世中,努力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乐于奉献。

思想上的转变使我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我参加了王家村文化大院的小剧团。闲暇时和村里的年轻媳妇们一起编排文艺节目。有客人来我们村参观时,我和大家一起给他们表演节目,介绍我们村屯的变化,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蓦然回首时发现,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也习惯和人沟通了,人多时也敢说话了,不良的习气和错误的思想也在不知不觉间全都改变了。实话实说吧,我们表演的节目中,有一些还是我自己编写和导演的呢!我现在虽然50多岁了,但依然可以登台表演舞蹈、小品,而且还经常主持节目呢!我主持节目时,从来不用主持稿。不管哪里来的参观团,不管哪个层次的干部群众,我都能给他们讲解。我这绝不是炫耀,而是让大家看看我这样一个原来性格内向、被人们认为是哑巴的普通农村妇女的蜕变。我的蜕变,要感恩志愿服务这个大平台,是这个大平台给了我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使我的人生发生了连我自己都吃惊的逆转!

现在,外婆和公婆已经相继过世了,我的三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因为我通过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和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等传统美德,知道怎样正确地教育孩子,怎样与孩子交流,所以三个孩子都非常懂事,都没有“叛逆期”。也可能是老天善待我吧!大女儿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女婿是硕士研究生。二女儿在读大学,小儿子也上高二了。邻居和朋友们都很羡慕我的家庭,都夸3个孩子懂事孝顺,都说我有才华。其实,我就是用心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并用之于生活,从孝老爱亲开始去施行,能做什么就做点什么。

以上说的是我自身的变化。在我们王家村,和睦幸福的家庭很多很多,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这个村已经进行了20多年。在老祖宗留下的传统美德的熏陶下,我们王家人懂规矩、懂尽孝、懂感恩、懂奉献,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小环境。这不是什么大道理、高境界,而是最普通最平凡的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些,我们不但落实到行动上,做出了实事儿,而且也都各有收获了。

回顾自己20多年的人生经历,我深刻地感受到:人们所向往的幸福生活虽然各不相同,但家庭和睦是人人都祈盼的。要想家庭和睦,家庭成员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夫义妇德、长幼有序、敦伦尽分。

20多年的志愿服务经历使我还认识到:自己的心胸宽了,格局大了,眼里的美好自然而然就多了。当你放下自私自利,处处为他人着想时,你的生活就会变得顺风顺水。正如古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善待他人即是善待自己”。

希望看到我的转变的朋友们,都能吸取我的人生经验,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段话:拥有一颗知足感恩的心,善待生活中的每一个遇见,让世界因我的转变,少一点阴暗,多一缕阳光。 l1RSIfDCZFRv6ri2nH5v8B8XPB1Kbd+3jZVgA6XK0JPb9jIe1j/uKxeiUBnkhSL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