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平均每年增加100余种新发现的遗传病,因此,遗传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现有数千万名遗传病患者,他们中有不少人终身残障,这给患者带来了无穷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遗传咨询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三级预防,找到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并对其生育患病后代的概率进行预测,以便采取预防措施,减少遗传病患儿的出生,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近年来,分子诊断学技术快速发展给临床产前诊断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在此背景下,做好临床遗传咨询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各种产前诊断技术有其技术优势和检测盲区,不同的检测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中,有不同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点,应当根据临床的需求对不同的诊断技术进行适当的选择。

在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中,我们更提倡一级预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携带者筛查。研究显示,正常人群人均携带2.8个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变异。若夫妻双方在常染色体上携带了同一个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变异,生育后代时,有1/4的概率同时将各自的致病变异遗传给后代。对于没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备孕者也建议进行致病基因携带者筛查,因为80%的遗传病患者并没有家族史,大部分单基因遗传病也无法通过常规产检检出。单基因遗传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3‰,远高于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所以一级预防非常重要,也是可行的。

出生缺陷的二级预防指血清学筛查、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筛查、产前超声诊断以及介入诊断,本书也做了详细的介绍。

虽然我们处于分子检测时代中,但对生化筛查的质控仍不能放松。在遗传咨询的质量控制中,生化筛查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明确血清学产前筛查的应用范围、目标疾病、母体血清标志物变化规律、风险值计算原理、不同筛查方案对21-三体综合征检出率的影响、质控重点指标等,都可能改善检测误差以及结果。检测前后的充分咨询也是必不可少的。

NIPT筛查能力快速发展,但其筛查局限性、假阴性等问题仍需要引起重视。遗传咨询质控的重点被更多地放在NIPT检测前的咨询,以明确适宜人群和慎用人群。NIPT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敦促临床咨询人员不断学习,充分了解筛查的局限性,对于非适宜人群,仍应给予介入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的不确定性仍是目前产前诊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同时不规范的基因诊断及分析也比比皆是。全外显子技术和全基因组技术的风暴式发展也为遗传咨询质量控制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对于产前诊断临床工作者,本书是一部全面而又基础的质控规范手册,对于不同疾病的诊断评估给出了有价值的遗传咨询指导,相信大家在研读后一定会有所收获。遗传咨询能力的不断提高,将是持续全面提升产前诊断服务质量的关键。

程蔚蔚 DSK8MM/w8xr8YlySK6yZeraD3Pyw0tzMC/G6Q9Sylz1+LE1uBxBLHJaZRxtDQU3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