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论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完成了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这种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又完全是中国自己的东西。在内容上,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把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自己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中国和世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找到并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胜利前进中形成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早就要求东方的共产主义者,在有别于欧洲国家的特殊条件下,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他指出,这是一个困难而特殊的任务,但同时又是一个特别崇高的任务。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形成“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毛泽东后来经常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的收获就是形成中国共产党自己的理论,即“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这是对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科学界定。如前所述,作为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有以下三大要素:一是它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三是它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人类认识世界特别是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作为“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的学说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唯一能透彻说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许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对各国无产阶级的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否则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失去方向,归于失败。但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只有在具体针对各国各时期不同国情正确地加以运用时,才能转变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巨大力量。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国的具体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复强调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原则。这一科学原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得到了最完整的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归根到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

第一,从客观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每个民族和国家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千差万别,各具特色,这就要求各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本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从事革命与建设的思想武器。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和建设,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科学的世界观,与先前一切理论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产生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以指导实践作为最终归宿。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只有同中国的具体国情、历史条件和实践环境相结合,才能用以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发展。

第三,从世界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视角看,自马克思主义产生至今,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这期间,历史时代、社会实践和各门科学都有深刻变化和巨大进步。实际生活变动之剧烈和深刻,是空前的,也是人们难以预料的。如果不尊重社会生活实践,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就会因为脱离实际而僵化,就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如果不与时俱进,不努力通过勇敢的实践和深入的思考,不努力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新的实践经验、新的理论创见和新的文明成果,“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四,从中外文化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形式作为外来的文化形式,只有转变为中国人的理论思维,融于中国文化,具有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也就是只有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特点,反映中华民族的独特风采和优秀成果,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不断地进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的主要领导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都深刻认识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坚持的关键,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动力。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我们党也正是在这种认识和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在其他国家所不能遇到的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老祖宗”那里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地照搬过来,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与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为中国革命赢得了光明前景。毛泽东思想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面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问题,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并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作为这一重大探索结晶的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做出的重大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些重大问题的认识,根据迅速变化着的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新的回答和概括,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正确结合。

第二,增强全党的总体理论素养,提高全党的总体理论水平,为实现这种结合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三,从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大局出发,从全局着眼,紧紧抓住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最大的实际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第四,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树立世界眼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不断融入新思想和新观点。

第五,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探索,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产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它的产生,适应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需要。

第一,二十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加剧,造成革命形势。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由于中俄相邻,且基本国情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的影响极为深刻和巨大。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中认识到世界历史潮流的变化,得出了“走俄国人的路”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努力运用它来指导中国革命运动,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因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适合于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就成为时代的基本要求。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

第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近代中国社会的状况决定了中国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社会大革命,以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改变封建的买办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被束缚的社会生产力。而要实现这种大革命,就需要先进的科学理论来指导。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八十年间的中国人民革命运动,无论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其失败、流产和夭折的重要原因,无一不是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历史证明,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彻底的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后胜利,必须由先进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提出新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纲领。作为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继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近代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主要是指近代工业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的产业工人已达二百余万人。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军。从此,中国工人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和领导阶级。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思想来指导,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第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1915年9月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给封建专制主义、封建的伦理道德和迷信以前所未有的打击,对启发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激起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探索民族解放新途径的热情,为西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传入中国打开了大门,从而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之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巨变。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把眼光转向俄国,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初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重新考虑中国问题,最终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正确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第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只能来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在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和揭示中国革命特殊规律的伟大实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毛泽东思想就是对这些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而产生并形成科学体系的。离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毛泽东思想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就不可能产生、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历史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行动的指南。但是,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同时,必须根据本国革命和建设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具体特点来运用它,并以新的内容来丰富和发展它。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的光辉典范。它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具体实际,阐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规律;它使马克思主义由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用中国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语言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政策;它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具有独特内容和民族形式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毛泽东思想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毛泽东思想,又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被证明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凡是实践中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观点和政治口号,无论是出自毛泽东本人的言论还是党的文件,都不能纳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都不属于毛泽东思想。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就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因而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与此同时,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随着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推进和毛泽东思想的不断丰富、发展、成熟而形成。只有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科学体系上去把握,才能获得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理解。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把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对这一革命的性质、动力、任务和前途以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的论述。二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主要是关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学说,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以及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三是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主要是对人民军队的性质、任务、宗旨和原则的论述,以及游击战争思想和人民战争思想。四是关于政策和策略。主要是关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思想,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以及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等等。五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主要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思想,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思想,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的思想和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方针的思想,等等。六是关于党的建设。主要是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的思想,“三大作风”的思想以及党的建设的方针,等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理论和活的灵魂,构成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科学性。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二是独创性。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但又不拘泥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已有的结论,是根据中国自己的特殊情况所作出的理论创造;三是完整性。它在深入分析中国社会状况的基础上,系统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领导、道路、前途、步骤及转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它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果。它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它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江泽民同志的这个概括从总体上说明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同任何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样,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一个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党的十二大召开,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我们党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针对拨乱反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开始奠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在全面改革初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在拨乱反正和农村改革第一步取得伟大成功的基础上,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从此,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理论观点。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这一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形成。党的十三大后,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艰难的情况下,我们党顶住了各种压力,战胜了各种困难,推动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以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南方谈话”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深刻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中主要包括: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等。这些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党的十四大对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科学的概括,使之构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五大正式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等作了新的阐述。不仅如此,党的十五大还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这一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上,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很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为时代背景,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为实践基础,以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现实依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为历史根据,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就那么三句话、几个论断的简单相加,而是由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精髓,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以“坚持党的先进性”为核心,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本质,全面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涵盖新世纪党和国家建设、改革和发展方方面面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所构成的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全面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也正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每一个“代表”,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它们又不是孤立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丰富内涵的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生产力的先进性决定着文化的先进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程度,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础,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

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同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样,决定着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通过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起来,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为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坚持不懈地奋斗。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之间密切相关、辩证统一,贯穿其中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发展先进生产力还是发展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总之,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五、科学发展观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几十年的艰辛探索为实践基础,吸取和总结世界上其他国家及我国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可集中概括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主要基于以下时代和实践背景: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而且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我国也随之进入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有: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增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以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形、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等等。所有这些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而解决好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则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第二,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在艰辛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集中体现为党的十七大概括的“十个结合”,这就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极为宝贵的经验。与此同时,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所有这些探索和努力,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第三,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简言之,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我们知道,进入新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虽然仍是时代主题,但同时,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我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发展变化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也不断增大。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始终站在国际、国内这“两个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科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善于从国际国内因素的发展变化和相互影响中把握发展全局。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长期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但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或者照搬别国发展模式,一些国家的发展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而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腐化、政治动荡等问题也极大制约着一些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前行。因此,推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当然也不例外。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CoDI5+apBt1xf/igmmXFkWCeTl1kZeNUg/0ioShNDGJ8zxmofROOYboLF57hL6x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