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浙江省县(市、区)政府廉洁反腐败的公众感知评估报告(2015)》发布以来,受到浙江省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报》《青年时报》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也给予高度关注,有的作了专版报道,学术界也对探索有中国特色政府清廉评价体系与方法的做法予以了鼓励。特别是一些基层纪委、政法机关专门向我们表达支持和肯定之意,为我们持续做好每一年度的评价报告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增添了无尚的责任。

2017年,中共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发出着力建设“清廉浙江”的号召,为及时反映“清廉浙江”建设的成效,结合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实践,我们调整了相关评估指标,并将评估报告名称修改为“清廉浙江”公众感知评估报告,与原报告构成连续出版物体系。

感知调查虽然是一种主观评价,但却是了解公众获得感的重要且常用的方法。我们选择用公众感知调查的方式来观察各县(市、区)的反腐倡廉工作状况,是因为一个地方的风清气正与否、反腐倡廉成效的高低不仅仅要看各级政府做了什么,更要看当地民众是否真正感受到办事更公道、公正了,是否得到更多实惠了。但同时也就难免会出现即便某地的政府有反腐倡廉的切实作为,如果没有被民众真切体会到,该地政府的努力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到报告中来的情况。

本项评估报告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除了评价指标和内容的自主性外,在访谈调查过程、对象和方式上,我们也有自己的独特性。一是不夹带自己的价值标准和感情感受,完全忠实于受访民众的感知;二是直接访谈调查,全部一手数据,不受新闻媒体、政府发布信息的影响,我们对所有县(市、区)都没有典型经验意义上的偏好,也不先验地看待某个地方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三是坚持属地评价,即本地常住居民评价本地政府清廉状况,避免异地评价的肤浅、不负责任和缺乏对属地政府持续一贯的认知等因素的干扰。我们招募培训90名有一定调研经验的研究生和大学生,这些学生都来自其中一个县(市、区)或至少对其中的一个县(市、区)有常住居民的亲朋好友,对所调查的地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在教师的带领下,4~5人一组,花费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对每个县(市、区)进行随机访谈。我们对访谈对象有严格的筛选,其身份要符合四个条件,即必须是所在县(市、区)的常住居民,必须是直接接触过县(市、区)、镇或村任意一类的干部,对他们的公务行为或生活方式有直接感知,必须有社会交往的职业(排除家庭主妇、主男),有切实的住址(我们承诺保密),必须有一定的行业、年龄和镇村区域分布。我们要求每人每天最多访谈6个对象,以保证调查的全面、深入和完整,不走过场。同时,我们允许被调查访谈对象聚集同村、同单位的人共同完成,所以,一份样本也可能代表一个村或一个部门,其代表性有较好的社会基础。另外,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逆检验,我们将所有的原始调查问卷都作为档案保存起来。可以说,在主观评价中我们做到了尽可能的客观。

当然,其中的缺陷是不容回避的。比如,前面讲的民众感知与所在县(市、区)政府的客观努力可能会不一致;由于每个县(市、区)规模不一,按照一样的样本规模开展调查,每份样本的代表力是不一样的,依此形成的结果也会差异;不同地区民众的政治文化意识和水平存在差异,他们对政府清廉的要求有高有低,可能某种行为在有些地方被民众认同为是清廉的,在另一些地方的民众看来只能算是比较清廉的,甚至有些行为用党纪国法衡量难以容忍,却在某个地方的长期文化演进中被接纳了;不同县(市、区)接受调查的民众结构存在差异,他们的职业、年龄、政治面貌、学历很难做到整齐划一。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2016年5月17日,全国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号召 。本报告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清廉评价的学术体系、评价体系和方法的一种探索和尝试。反腐败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环境净化—制度践行—监督评价三位一体有机结合。要真实把握反腐倡廉新形势下,民众对党风廉政制度建设落实情况和反腐倡廉实际成效的真切感受,需要开发与运用适合我国政府运行环境、过程和关系的清廉调查、评价模式和方法。为此,我们没有像许多评估报告那样做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而是定位于为浙江省的反腐倡廉工作服务,徐图以小窥大。同时,评价过程和结果发布完全采取学术研究和民间评价的方式进行,其目的不是给各县(市、区)做一个廉政建设的简单排名,而是希望能建立浙江县(市、区)政府廉政建设公众感知数据库,对我省县(市、区)政府廉政建设起到预警查遗、咨询服务作用。同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廉政评价体系,形成自主的政府清廉评价话语权。

作为国内第一份给政府清廉度进行公众感知评价的报告,虽然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做到科学公正,但内心促进反腐败的动力和面临的外部压力是并存的。我们真诚恳请各界人士予以批评指正!还好我们做的是连续性评价,我们将在以后逐年的评价调查中不断完善。

本报告是浙江省一流一级重点学科——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科集体智慧和劳作的结晶。评价报告由学科负责人郭剑鸣教授总体策划,在该重点学科建设经费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完善我国反腐败的系统机制研究”经费的资助下开展。行政管理学科方向负责人裴志军教授负责调研、报告写作的具体协调。郭剑鸣、裴志军、操世元、冯涛、廖丹子、潘迎春参与了相关章节的写作,公共管理学院的2016级全体研究生参与调研与数据收集,周晨辉、张丽平、杨波、冯梦霞、王玉伊、孙萍萍、傅小雪、武千辉、俞薇楠、顾小丽、汤彪、江沙沙、何晨等研究生参与了数据处理与文字编辑工作,最后由郭剑鸣修改定稿。

郭剑鸣
浙江财经大学党风廉政研究与评价中心
2018年5月 aJw0lIzV3/cTE3nESBnu8XDmsYcYI2fo+Ng78SlA3RAsxWsvj69rVsrCMPaOV/v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