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观点相同或相似是常见的事情,本文所搜集的相关文献也存在这种情况,虽然本文的综述尽可能选择一些代表性或较早提出某一观点的文章,但由于文献资料浩繁,这个努力有时也难以实现,更多的情况可能是在众多持相同观点的文献中择一述之。
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如何选择产业的空间区位?19 世纪初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以及商品生产销售的竞争压力加大,这个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最早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由他开创的区位学说对产业布局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自杜能以来的产业布局理论家主要研究农业尤其是工业的区位选择问题。他们在分析哪些因素对区位最具影响力时,出于研究的需要一般都假设其他因素不起作用。随着实践的深入和认识的提高,以往理论的假设因素不断被冲破,其他更多的重要因素逐渐被人们提出,下面将对此进行简要的回顾。
1.新古典区位理论
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假定主要是经济人假说、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收益递减、完全理性、利润最大化、市场连续出清等,以这一假定为主的区位理论称为新古典区位理论,主要代表是杜能、韦伯、勒施、俄林和艾萨德等,该理论在 20世纪 50 年代比较流行。
1826 年,杜能( Johan Heinrich Von Thunnen,1783—1850)发表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书中假定有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社会经济单位,称为孤立国。国土均属沃土平原,运输工具仅限马车。平原中央的唯一城市是全国农民购买工业品、出售农产品的市场。他认为,由于特定农场与这个城市的距离不同,导致农业成本在空间上出现差异,形成级差地租,从而影响农业土地的利用格局,为此,他设计了孤立国六层农业圈,所考虑的布局因素是生产与运输费用,亦即两种费用之和最低的地方,这样便能获得最大利润。然而,杜能所做的一系列假定是不存在的,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在实际中是千差万别的。
韦伯(Alfred Weber,1868 -1958)是工业布局理论的创始者,他在 1909 年发表《工业区位论》,为了理论演绎的需要,他也作了若干假定,他承认这些假定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但对纯理论的探讨是必要的。
韦伯假定不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实际因素”(例如政策、政治制度、民族、气候、技术发展差别等)和特殊因素(如制造过程中需要一定湿度的空气或一定纯度的水等等)以及普通因素中的地价、厂房、机器设备和其他固定资本的费用、利息等等。他把研究点放在运输成本与工资这两个他认为对工业区位起实际作用的因素上,为便于分析,韦伯还做了如下的假定:
(1)假定原料的所在地是已知的,
(2)假定产品的消费地点与范围是已知的,
(3)假定劳动力没有流动性,假定每一个有可能发展工业的地区,有一定的劳动力供给地,假定每类工业的工资率是固定的,在这个工资率之下,劳动力可以充分供给。
韦伯的区位论也被称为“最小运输成本理论”,他认为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应选择运费最低点上。他将龙哈特提出的“区位三角形”概念一般化为区位多边形,他假定有n个原料地、燃料地,则工厂的最优区位必须满足的条件为:
式中,F为单位产品总运费;f为运费率;mi (i = 1,…,n)为单位产品消耗的原料、燃料重量;ri为i原料、燃料的运距;rk为产品运距。
此外,韦伯认为聚集力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韦伯理论的最大弱点是静态性和部分分析。
勒施的区位理论被称为“市场区位理论”。他认为决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是市场的纯利润,个别企业总要找纯利润最大的地点。他将最小成本理论发展成“最大收益区位理论”。
赖利对产品交换的不同价格政策对运输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美国学者胡佛于 1931 年与 1948 年分别写了《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和《经济活动的区位》两本书。他对韦伯的理论做了修改,认为运输成本要考虑两部分: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由于交通线的起讫点可减少站场费用,因此,企业布局于交通线终点要优于交通线的中间区位,他认为这正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情况下,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由于网络更接近现实的企业区位选择情形,新古典区位论的主要代表拉伯(Labber et al)和蒂斯( Thisse,Jacques - Francois)等学者利用拓扑网络构建区位模型,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问题。
2.60 年代以行为经济学为主的区位理论
流行于 60 年代,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理性经济人(Homo Economicus)和完全信息假定在 1960 年代受到很多批评。适应经济学(Adaptive Economics)、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演化经济学(Evolutionary Economics)等新的理论认为经济行为的特征就是有限理性的动态性,而不是完全理性的静态性。德伊( Day R H.)认为,有限理性就具有不完全信息、有限预测、有限认识力量、动态偏好等的特征。(Day R H.Adaptive Economics.in Crosby R W.Cities and Regions as Nonlinear Decision Systems [M] .US:Westview Press,1983.103 -142)区位选择是一种经济行为,严格来讲,区位选择主体,在非完全竞争和非完全信息条件下,做出区位选择。戈林赫特(Greenhut ML)强调个人因素在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人行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从而,区位因素应该包括成本因素、需求因素、收益因素、个人成本因素、个人收益因素等。赛默恩(Simon HA)也认为,在有限信息条件下,区位决定行为就是有限合理性的行为,并且在理性合理性条件下,经济人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有限合理性约束下,每个人的约束条件都不一样,有些人还会追求满足次善( the second best)。他将“利益的空间界限”的概念应用于区位理论,认为企业的区位并不决定在单一地点,而是能够得到利润的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为区位客体,这就是斯密(Smith DM)的“准最佳区位(suboptimallocation)”概念。
麻起(March JG)认为,组织是由很多个人和部署来组成的,并且,组织会有重叠或相互对立的目标,新古典区位理论假设组织结构没有差异,但是,不同组织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区位选择。哈密尔吞(Hamilton FEI)批评新古典区位理论并不考虑企业管理和组织形式的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他强调企业的区位选择取决于组织管理目标的相互作用。1960 年代以企业行为为主的区位理论研究发展成为“企业地理学( geography of enterprises)”。乌德(Wood PA)认为,“企业地理学”是研究个别企业所形成的空间结构以及研究企业的区位选择的。正如上所说,新古典区位理论的三大假定具有较大的限度:最佳区位选择要求区位主体的完全信息;区位选择的目的局限于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就是利润最大化;企业组织是静态的及单一的。以行为经济学为主的区位理论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新古典区位理论三大假定的限度。行为区位理论是将组织理论和心理学当成理论基础的,既是重视区位主体的区位动机和选择过程的,也是行为和区位的相结合。以行为经济学为主的区位理论是,区位主体,在企业内外环境下,如何形成空间形态的。总之,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核心区位因素大部分是外部因素,如运输成本,原料和市场等。但是行为区位理论打破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局限,将内外部因素考虑进去。
3.70 年代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区位理论
结构主义区位理论流行于 70 年代,其代表人物是麻斯(Massey D)。麻斯认为行为区位理论较侧重于企业本身的区位行为,难以解释宏观经济结构与空间现象之间的关系,她认为产业区位及其变化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以及生产过程是企业行为和组织行为的整体结构框架。
4.80 年代以柔性生产方式为核心的区位理论
8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从大量生产方式转变为柔性生产方式,这一变化使产业区位的选择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个背景下产生了以柔性生产方式为核心的区位理论。
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区位理论有两个主要理论基础。一是产品周期理论,随着产品与生产技术的周期变化,企业的区位选择具有一定的特征。弗农(Vernon R)和梅尔起克(Melciki EJ)认为,不同的产品周期阶段具有不同的区位特征,如产业区位在新产品研究开发阶段较集中于核心地区的大城市中心,在大量生产阶段较集中于大城市周边地区,在产品增长衰退阶段集中于非城市地区。产品周期的长短也影响区位选择,要是产品周期较短,有利于靠近市场,是因为产品竞争力并不是取决于价格,而是取决于技术革新。弗农在俄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布局进行了探讨:第一处于创新期的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布局于科研信息与市场信息集中、人才较多、配套设施齐全、销售渠道畅通的发达城市。第二,处于成熟期的产业会从个别点向面上转移,出现波浪扩展效应。这是因为生产定型化使技术普及化,同时大城市的成本费用一般较高。第三,衰退期的产业完全沦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过长期生产,技术完全定型化,产品需求趋于饱和,生产发展潜力不大,于是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
二是柔性专业化理论,它表明以多品种小数量生产方式为主的中小企业的区位特征。以往的区位理论难以解释专业化中小企业的区位特征。柔性专业化企业,为了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重视小规模企业间的互相合作。其结果形成马歇尔的产业地区的空间形式,如意大利北部的Emilia—Romagna (The Third Italy)及德国西部的Baden—Wurttemberg等地区。80 年代的高新技术企业产生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区位特征。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技术革新的速度快、产品周期短等的特征,因此,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产学研的有机协作体系;公共知识基地;丰富的信息;高质量的劳动力;区域内部的产业联系;中间产品的利用可能性等,这些因素也被称为“区域创新环境(Regional Milieux Innovation)”。区域创新环境减少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开发成本。于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区位选择的时候,新技术开发成本就是最重要的区位因素。并且,风险投资企业的区位倾向是集中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区域,重视同种产业空间聚集。从相关实证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种结论:在柔软生产方式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中,网络经济(Econmomies of Network)及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在区位选择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网络经济是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提高聚集效应的关键因素。网络经济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硬件网络,如交通网络等,二是软件网络,如同种或异种企业间的协作或学习、干中学等。随着生产方式的演变,软件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同时,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经济的背景就是文化,包括企业文化、区域文化等。萨塞尼安(Saxenian A)强调企业文化及区域文化在区位选择中的影响。他在硅谷与 128 路两个区域的比较研究的时候,建立地方产业体系(Local Industrial System)概念,它包括:地方制度与地方文化;产业结构;企业组织。萨塞尼安认为,区域文化并不是静态的,而是由社会相互作用来不断地演变的,就是动态的。萨塞尼安认为硅谷文化具有无时间限制及面对面交往的特征。这两种文化特征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向区域外部不断地发挥很大的吸引力,这就成为重要区位因素。1980 年代区位理论的发展中,我们不应该忽视斯科特(Scott AJ)的“新产业空间理论”。斯科特认为在柔性生产方式中,区位的核心因素并不是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以及劳动市场规模,更重要的是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1980 年代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区位理论在以往区位理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区位理论,解释生产方式和区位的关系。
5.90 年代以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主的区位理论
流行于 90 年代,以往的区位理论较重视因素分析,最近的区位理论较重视体系或整体分析,尤其是更加重视“非经济因素”在区位理论中的重要作用。
90 年代阿德尔(Arthur WB)和克鲁格曼(Krugman P)等经济学家突破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收益递减假定,认识到收益递增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在生产要素的收益递增及市场的非完全竞争结构的假定下研究空间,并且,形成“新经济地理学”及“新区域经济学”的新研究领域。如果经济模型考虑空间因素,市场结构并不再是完全竞争结构,而是非完全竞争结构。克鲁格曼建立较复杂的数学模型,回答产业集中和区域差异的原因,这些模型表明企业区位均衡取决于初始条件,并且产业聚集具有历史和路径依赖的特征,一旦生产集中起来了,就发生累积循环的作用。聚集是收益递增、运输成本、要素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波特(Porter ME)的国家竞争力理论以及钻石模型并不是区位理论。但是,他的模型对 90 年代区位理论的发展做出极大的影响,波特的钻石模型用四类要素组成来形象地描绘竞争环境的组成。他的模型重新找到地理集中的重要性,地理集中更加强化钻石模型的各类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并形成集群,集群既是创新的空间基础,也是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条件。库克(Cooke P)最早提出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库克认为区域革新具有相互作用及累积的特征,因此,为了形成区域创新体系,需要社会文化以及空间接近或集中。与波特的钻石模型相似,库克的区域创新体系也重视空间集中和集群的作用。与新古典区位理论认为成本降低或者收益提高是空间集中或聚集的直接原因不同的是,库克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表明创新是空间集中或集群的最重要原因。
近来区位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区位因素分析,即在既定的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佳区位,一是区位创造分析,即如何创造区位条件。换句话说,区位不单纯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基础。
宏观经济布局理论主要是从区域整体以及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考虑产业的选择或者去向,布局主体往往是政府,主要关注整体的利益。
1.相关理论成果
(1)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
一般社会分工有三类:一是产业分工,二是产业内部分工,三是企业内部分工,所有这些分工都必须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进行。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必然形成区域生产的专业化,必然促进区域之间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①绝对比较利益理论—亚当·斯密。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最早论证了地域分工的合理性,他的绝对利益理论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生产的条件,从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降低,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此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和国际贸易,则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他说,每一个会精打细算的户主都懂得这个信条:“决不要试图自家制作其花费比购买还贵的任何东西。”“他们全都会发现把他们的全部劳动投入到他们对其邻人有某种优势的方面,而且用部分自己的产品,或者用部分自己的产品价值去购买他们随时需要的东西对自己最为有利。”他由此推广到整个国家,认为“如果某一个国家给我们提供的商品能够比我们自己制造的还便宜,那我们宁愿用自己部分劳动(用于我们有某些优势方面的劳动)生产的产品去购买它们。”
②相对比较利益理论—大卫·李嘉图。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当某一国家或区域生产多种商品的生产条件均不如另一国时,该国或区域应集中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或一个国家生产多种商品的生产条件均优于另一国时,该国应集中更为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李嘉图举例说明了他的这一理论:假设葡萄牙生产一定数量的葡萄酒只需 80 人的一年劳动,生产一定数量的毛呢只需 90 人的一年劳动;而在英国生产同样数量的葡萄酒需要 120 人的一年劳动,生产同量毛呢需要 100 人的一年劳动,按照比较成本原则,葡萄牙只应专门生产酒以换毛呢(等于用 80 人的年劳动产品换回自己要 90 人一年劳动才能生产出来的毛呢),英国只应专门生产毛呢以换酒(等于 100 人的年劳动换回自己要 120 人一年劳动才能生产出来的酒),彼此均得利益。
③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瑞典经济学家俄林( Bertil Cotthard Ohlin)于 1977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代表作是 1933 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其理论因采纳他的老师赫克歇尔的主要学术观点而常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 - O理论)。
H - O理论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差异(土地、劳动力、资本)联系起来,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理论”的概念,核心是相对价格差异。其主要观点是:第一,每个国家和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各国各地区,在区域(国家)分工一国际贸易体系中,应专门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以发挥各自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优势。第二,地域分工与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给的不同,它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第三,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最重要的结果,是各国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如果各种生产要素能在国际自由移动,就可以达到这一点。
在产业布局方面,俄林建立了一般区位理论。他分别研究了工业区位在资本和劳动自由流动和不能自由流动两种条件下如何决定的问题。他认为运输方便的区域经济能够吸引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并能成为重要市场,因而可专门生产面向市场、规模经济优势明显和难于运输的产品,而运输不方便的地区则应专门生产易于运输、小规模生产可以获利的产品。
④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研究社会一般分工基础上,吸取了比较成本学说的“合理内核”,形成了自己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第一,地域分工是在广阔的区域内,按商品分工实行生产的专门化。这一分工,把一定的生产部门固定在一定地区。第二,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三,地域分工可以节约社会劳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四,地域分工的作用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变革。
(2)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世界经济必然走向相互依赖的原理。西方经济学家在世界经济相互关系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研究。区域相互依赖理论认为:生产力的扩展有助于全球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提高其利用率,并把各国从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都密切地联系起来;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交通通信手段的现代化、技术的空间推移和协作,以及资本的国际化流动等都使得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3)市场划分和结构理论
研究市场划分的主要理论有谢费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尔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斯特朗的盈利边界理论,以及吉的自由进入理论等。其中,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任何两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两地的市场间分界点为两地作用均衡点。
研究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主要有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区位经济学。克里斯塔勒于 1933 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对德国南部的城市和乡镇及其与四周的农村服务区之间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提出了中心地理论,首创了以城市聚落为中心进行市场面与网络分析的理论。廖什于 1940 年出版《区位经济学》一书,在书中他研究了区位平衡理论,开创了产业布局学的新领域—区域产业布局。廖什是区位理论的集大成者,它的区位经济学涉及了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交通运输布局理论等许多领域。
(4)艾萨德宏观区位论分析
艾萨德 1954 年出版《区位与空间经济》一书,他强调区位的现实意义,将杜能、韦伯、勒施、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等人理论综合起来,建立“一般空间区位理论”。艾萨德对运输指向的工业做了更详尽的分析,讨论了运输量、运费率、劳动力等对企业布局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替代原则,通过对市场的分析提出了竞争布局模式。此外,他还讨论了工业的聚集、规模经济、经济区的规模、经济的地域特点和贸易理论等。
他利用宏观均衡方法对美国各个地区在人口、产出、收入、资本和增长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将局部静态均衡的微观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他所独创的区域科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宏观区位论分析的一种拓展。
(5)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的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在后起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由于要素报酬率较高,投资风险较低,因此吸引大量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重要物质资源等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而在一定时期内使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产业集中超过一定限度后,往往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现象。这样发达地区会通过资金、技术乃至人力资源向其他地区逐步扩散,以寻求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机会,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产品和资源的市场需求会相应增加。
2.布局机制
产业布局的计划机制是 20 世纪 30 年代由苏联首先确立,二次大战后,在中国和东欧一些国家比较流行。这种机制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产业布局的主体是中央政府,产业布局的决策权、资产增量和建设项目在各个地区的分配权,乃至资产存量在各个地区之间的转移全都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第二,产业布局的目标是国家整体利益,地区经济利益往往被忽视,或被置于次要地位。第三,产业布局的手段是行政命令,产业布局主要通过中央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的行政命令来实现。
3.布局方式
(1)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由于其对临近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因此被称为“增长极”。根据增长极理论,后起国家在进行产业布局时,首先可通过政府计划和重点吸引投资的形式,有选择地在特定地区和城市形成增长极,使其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并确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中心地位;然后凭借市场机制的引导,使得增长极的经济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从其临近地区开始逐步带动增长极以外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与增长极理论类似的有普洛夫(H.Prov)、德莱西(F.Delaisi)特别是美国区域发展与规划专家J.R.弗里德曼( Friedmann)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该理论基本上以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来解释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演变机制。
(2)点轴理论
点轴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它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轴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各种交通轴线,并使产业有效地向增长极及轴线两侧集中分布。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圈层结构理论
从杜能在《孤立国》表述的“杜能环”起,E.W.伯吉斯、狄更生、木内信藏等也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城市空间具有次序分明的圈层结构,圈层结构理论认为,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如不考虑自然因素,城市对区域的吸引和辐射受“距离衰减律”制约。圈层结构理论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空间布局规划。
(4)大推进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
又称“平衡发展理论”,是关于发展中国家各工业部门必须同时平衡发展的一种理论。英籍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 1943 年在《东欧和东南欧的工业化问题》一文中首先提出这一理论。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工业化,必须对各个工业部门全面地、大规模地投入资本,工业化才能实现,经济才能发展。 不过大推进理论由于仅指工业的投资和发展,不包括农业,所以也有学者认为,从广义上说,大推进理论是一个先工业后农业的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平衡发展的还有纳克斯等人。他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1953 年)一书中提出发展中国家“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要解开这一死结,必须采取“平衡增长战略”,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投资。
“大推进理论”得到不少经济学家的支持,同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持反对态度。与此理论针锋相对的是赫希曼提出的“不平衡发展理论”。赫希曼反对全面投资、各部门均衡增长的战略,主张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一部分工业,以此为动力逐渐扩大对基地工业的投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5)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苏联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提出“地域生产综合体”概念。此后,H. H.克洛索夫斯基和H. H.涅克拉索夫对这一概念做出了进一步的论述。地域生产综合体以开发特定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其内部各部门企业是建立在对各种资源的合理综合利用,以及对于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各种基础设施的统一安排基础上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理论在苏联被广泛接受,在产业布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6)我国的产业平衡布局理论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产业分布极不合理,全国 8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 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平衡工业发展布局”的思想。以此为指导,30 多年来,国家将一半的基本建设资金投入内地,加速了内地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初步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畸形产业格局。
(7)梯度推移、反梯度推移、多种推移并存理论
这些理论主要探讨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不同区域中应该选择哪些区域予以优先发展。梯度推移理论主张优先发展先进地区、反梯度推移理论主张落后地区亦可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发展新生产业等途径实施超越式发展,并据此向高梯度实行反推移。多种推移并存理论主张推移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因为不同地区之间千差万别,发展方式无须固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产业布局总体上从“平衡布局”转向“非均衡布局”,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序列分阶段、有重点、求效益地展开布局,优先发展东部地区。
例如,赵连阁、朱道华探讨了中国农村工业分散化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有农村工业的生产力水平、制度(包括企业的社区属性和独特的产权结构、国家计划歧视和城乡隔离政策等)、乡镇企业初次选址的历史惯性、乡镇企业家的素质及其乡土情结等。
又如,王建康探讨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 1990—1999 年期间私营经济的区域不平衡性布局及其变迁过程的原因,认为这是资本可得性、投资收益率、市场化程度、自然资源区域差异性以及自我强化和再生的“路径依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但他的综合因素依然是有限因素,因为他没有提到历史原因、个人偏好以及一些局外人难以感知的原因。
对县域工业产业布局调整,人们也感到这不是工业企业或项目的简单位移,而是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
由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布局造成了企业投资成本过高和资源浪费惊人的局面。因此,理论和实践上都要求产业走上集中。
王兴平等认为,一般而言,各县市在抓好县城建设外,应实施中心镇战略,集中力量建设好 3—5 个重点中心镇,逐步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内涵型的发展之路。乡镇企业应向中心镇集聚,形成规模化产业园区,集约利用有限资源,控制污染扩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例如,欧阳锋论述了江西安远县非均衡发展的区位布局问题,认为布局要有峰有谷。通过育点、布线、凸面,把孔田、欣山、龙布、天心建设成为江西安远县的经济“辐射区”,将赣汕公路上的三百山、镇岗、车头、版石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新“亮点”,着力构建东江源头经济长廓。
对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如MANUEL RUIZ PéREZ等人研究了浙江安吉县竹产业对改变农民收入状况的重要性。 [1] Shashi Kant,Marian Chiu探讨了浙江临安市竹业部门的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2] 对国外农村企业布局问题的研究。如Kinvig,Kevin Dennis分析了影响泰国农村中小企业区位的因素; [3] 从较新的视角研究企业的区位选择问题。如Alexander,Anne M.研究了市场结构是否对企业的区位选择有影响。 [4]
1.关于经济运行的决定因素
谭长贵把影响经济运行的各种因素作为一种整体(或体系)进行考察,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现状、制度、市场行为、经济客体、经济主体、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他认为经济运行受开放体内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影响,并出现相应的动态平衡态势。这个动态平衡态势是经济呈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评判一种经济模式是否先进的标准。 他所指的经济运行实际上是经济形态的演进,例如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取代。同时他讲的平衡态势是很不确定的,所谓的不平衡就是问题多多,各种因素之间不协调,然而没有哪个经济形态是没有矛盾的,这就很难判断一个经济形态究竟平不平衡。例如,一个与外界隔绝的落后经济单元,不能说它没有处于“平衡态势”的时候,但这个平衡态势就很难与先进挂钩。此外,经济形态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文中也没有提及。
2.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曾奎认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及生产力布局,是构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生产力要素配置等。
3.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例如,刘志澄在文中提到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4.县域经济发展方式
(1)跨越式发展
王威亮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途径》一文中(《党建与人才》2003.3)谈了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途径。但是对于欠发达地区,谢力群提出要明了区域超常增长的压力及其限度,谨防跳跃式的发展陷阱,因为不少地方走跳跃式的发展道路后,不但没有实现逾越,反而留下一些严重的后遗症。
(2)县域经济相互辐射
例如,厉以宁等人提出与梯度推移理论有别的中心城市联网辐射的观点, 即充分发挥各省区发达和较发达的县或专区优势,实施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分期分批缩小各省区中的欠发达和落后县或专区(实际上是增长极理论的应用)。
(3)从本县实际出发
例如潘继芬结合云南省建水县实际分析,认为发展县域经济最主要是从本县实际出发。
胡敏谦从内蒙古旗县发展经济的经验中总结了县域发展思路,其中之一就是要因地制宜、符合实际。比如,鄂托克旗确立了“工业强旗”的思路,在碱柜镇建立蒙西高科技工业园区,很快使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旗县在推进工业化上实现了新跨越。2001 年工业增加值在全旗GDP中的比重占到 59%,高新材料、煤炭、建材、冶金、化工、畜产品加工等六个产业初具规模。
(4)优化产业结构,确立区域支柱产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例如,通过走市场导向→资源潜力→产品开发→形成区域拳头产品→确立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之路。
其他的发展思路例如建设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等等也都有众多论述。
[1] MANUEL RUIZ PéREZ etc. The Role of Bamboo Plantations in Rural Development : The Case of Anji County ,Zhejiang,China World Development Vol.27,No.1,pp.101 -114,1999
[2] Shashi Kant, Marian Chiu Bamboo sector reforms and the local economy of Linan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1 (2000)283—299
[3] Kinvig, Kevin Dennis An analysis offactors affecting the loc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scale rural enterprises in Thailand university of hawai ’ i ma ,1989
[4] Alexander, Anne M . The role of market power in the spatial location of industry university of wyo ming phd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