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形态问题

一、产业形态雷同

先看县域农业。目前突出的问题是传统“小而全”的农业格局难以改变,县域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趋同,质量档次不高,导致部分农产品供过于求,市场价格下跌,农民收入下降。

再看乡镇企业和县属国有及集体企业等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同样存在小、散、低和产品结构趋同的严重现象。企业设备老化、人员过剩、产品粗糙,不可避免地出现低层次的过度竞争。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结束,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县域企业不仅面临城市企业的竞争,也面临国外企业的压力。

二、低端价值链形态

甘肃县域经济的特色农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的特色农业链条不完备,产-加-销衔接不紧,农副产品多以直接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走向市场,深度开发、加工不够,价格低廉,严重影响了支柱产业的转化增值。

三、产业的关联性不足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县域内产业与县域外特别是大中城市的产业关联性不足,一是县域内产业的关联性不足。江苏一些发达县市的产业不少是“错位发展”,即与大城市的产业形成互补关系。

四、产业的竞争力不强

我国县域里没有多少国有经济,更没有多少国有大中型企业。有的那几个金融、电信、电力、烟草像样一点的,都是垂直管理,再好和县里面没有关系。拿走这几个国家垄断性行业以外,县里其实没有多少经济。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乡镇企业和县属国有及集体企业等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状况并不好。

同时,近来的经济支持的重点大都是在国有经济,县域中小企业可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和直接支持很少,在竞争中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由于得不到多少自身以外发展的资源,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县域经济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不可持续的产业形态

这方面的表现很多。比如,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发展或引进项目,特别是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低效益、夕阳型污染企业;新建项目不考虑对其他产业的影响等等。

甘肃省两当县域内毁林挖金一例:

根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消息,近四五年来,陕西 214 地质勘探队在甘肃省两当县长江流域水土重点防治区内非法开采金矿,大规模滥伐原始林木,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据报道,214 地质勘探队的这个金矿没有采矿证和采伐证,该矿提炼工艺非常原始,矿渣随意抛弃,污染严重。这样的采矿点多达 8 处,被毁的原始森林多达数千亩。大片的山林被人为地剥落出来,露出了岩石和泥沙,泥土顺着山水就这样流向了下游,当地山民捕来的一些小河里的野生小鱼,身上长了很多小红斑,这是由于废渣直接推到河里,污染了河水造成的,以前没有,从 214来以后才有的,这些水人不敢饮用,但河水经勉县、汉江终究流进长江了。

被破坏的原始森林属于长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所在的位置是甘肃省市南部的秦岭山脉的腹地,是国家投入巨资千方百计要进行保护的。在缺雨少水的西部地区要看到原始森林是相当困难的,这片林地躲过了无数的天灾,今天却没有躲过某些人的贪欲。根据记者的采访,214 地质勘探队的这个金矿每年的纯利润也不过 10 来万元,为了这区区的利润,数千亩的原始森林就被无情的伐掉了。

地质勘探队本应该是勘探矿产资源的,在长江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区,大肆开采金矿,砍伐森林已经违反了我国的相关法律。

面对非法采矿造成的惊人破坏,当地林场、土地管理局等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对此并不知情。

甘肃省陇林实验局云坪林场场长能发现谁家的牲畜贪吃了树叶,却发现不了长达数年的非法采矿伐林,这本来是已经很奇怪了。然而记者找到了两当县县政府反映情况时,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县政府上下熟视无睹、漠然处置,让人怀疑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希望有关部门多考虑一下国家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切实负起监管的责任。 R4onpMRZvUuBglAKsj9tLzdNmZZ4FvtW2omj2CdluJzmw/ME7TD6h1NdyEL8jOS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