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形态是本文在吸纳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而提出的一个描述经济地理现象的概念,为了阐述产业形态的概念及其特点,先谈谈产业结构——这是人们谈论经济发展时经常使用的概念。
人们对产业结构这个常用的概念有多种多样的解释。例如,产业结构是指“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部门配置的比例关系。它一般由两个指标来说明:一个是价值指标,如某一产业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另一个是就业指标,如某一产业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当然,也有人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理解,把生产力的地区分布、生产技术结构、企业结构等等都包括在内。不过,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产业的部门结构。 马克思分析产业结构用的是两大部类的划分方法,苏联和我国使用过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分析方法,西方国家在划分产业结构时,多采用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但具体的划分标准并不一致。三次产业的分类法最早由费舍尔(A.G.B.Fischer)提出,后经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Colin.G.Clark)做了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于 1940 年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一书中公布于众。克拉克把产业结构划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以农业为主;第二部门是制造业;其他的经济活动归入第三部门,称为“服务产业”。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内容比较简单也比较清楚。不过,把社会经济活动中其他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行业都归入第三产业,或者像世界银行发展报告那样笼而统之称之为“服务业”,也有不足,随着科技进步、经济日趋多样化和产业间融合趋势的增强,三次产业分类法日渐暴露其缺陷。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用四次产业分类法来代替它,即把信息产业划为第四产业,以更好地反映未来的发展趋势。
概而言之,人们对产业结构的理解实际上就是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应用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主要也就是调整产业的比例关系。
在本文中,所谓产业形态就是指人们对于产业所能感知出来的所有状态、样式和特征等等,人类的产业形态显然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当人类社会出现分工以及市场交换、市场竞争(与计划经济不同)这种现象时,某个地方产业处于什么样的形态,基本上就决定了该地的竞争地位乃至生活水平。产业所表现出来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做的概括主要有使用形态、价值形态、知识形态、市场形态、层次形态、资本形态、组织形态、地位形态、生态形式等十一类。
1.使用形态。产业的使用形态是从产业(具体表现为产品)的用途或者使用价值来进行划分的,即产业的产出物是做什么用的?是农产品还是家具、电器抑或是艺术品?等等。对县域经济发展而言,这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说,县域所布局的产业最好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也要看所发展的产业是否符合人们的需要?符合哪类人的需要?(针对有效需求不足情况而言)虽然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来决定,但是产品的效用也是很重要的,产品稀缺而有用,价格必高,这是常识。
2.价值形态。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基础,这一理论也为马克思所继承和发展。虽然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人类无差别的一般劳动,但是在市场交换中,表现出来的价值也是有差异的。例如,产业的价值链显然有着低端和高端之分,由智力形成的价值日益显示出巨大性,县域产业应努力占取高端价值链。又如,由信用(行为劳动)形成的货真价实与信用缺失造成的假冒伪劣产品之间存在着价值差异。
3.知识形态。人类所有的产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知识指导下进行的,这些知识突出地表现在生产劳动的技术手段上,当然,知识不限于技术手段,它还包括文化理念、管理知识等等。当前,全球经济的竞争已经越来越体现在知识的竞争之上,产业的知识形态也随之具有了知识经济的内涵。一个县域的产业如果没有一定水平的技术等知识含量,跟不上信息技术的浪潮,那么,经济的快速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4.市场形态。产业的市场形态是社会处于分工和市场经济环境下(而不是纯粹的计划经济)呈现出来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促使社会分工,并出现产品的市场交换行为,这种行为特征就是产业的市场形态。对于一般的县域来说,产业的市场形态不是很突出,一方面的表现是县域大部分产品特别是农产品基本上是自给的,只有少部分或专业农作区的产品是用于销售给数量不多的非农人口,这主要是由于农民众多以及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大部分农民用作市场交换的主要是农民以兼业农身份出现的劳动成果,这些劳动不具有专业化的特征,零星而不长期,这是县域农民比较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说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途径。市场形态不突出的另一方面表现是县域产业的外向市场(外贸)一般弱于县域的内部市场,特别是交通不便的县域更为明显。
5.层次形态。县域产业的层次形态就是县域内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产业演变水平层次,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一、二、三(四)产业(产业结构)演变的结构层次。
6.资本形态。产业的资本形态比较容易理解,它所反映的是县域产业的发展资本是由什么组成的,是本地资源还是外地资源,是货币资本还是人力资本,等等。
7.组织形态。县域产业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产业的产业组织形态,它反映县域产业存在脱节状况还是构成了一个生物网络组织?所谓产业的生物网络组织是把县域产业群的关联状态视作一个生物的躯体网络,反映区域中的产业是孤立还是相关联的,是循环还是不循环的(循环经济与否)。关联产业是松散还是紧密,是通畅还是阻塞等(如下图)。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县域中的某些产业是孤立的,与其他产业没有联系或者联系少。例如,过去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县域中形成飞地格局,不关联的产业好像生物身上的寄生体,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但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无益。紧密联系而且通畅的产业网络还可构成区域创新网络。
8.地位形态。表示县域产业中哪些是居于主导、辅助、基础的产业?县域产业与其他地区是否属于依附关系?等等。
9.生态形式。这是产业顺应可持续发展要求必然采取的生产方式,其产品所具有的生态、环保性质构成了产业的生态形式。
10.产业的刚柔形态。这是从易变程度来描述产业的动态特征,它能刻画一个区域产业的动态过程。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动的时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产品的花样、技术、质量、售后服务、生产组织等应能快速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这样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从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已从大批量的刚性生产方式转变为柔性生产方式。
11.产业的虚实形态。伴随着虚拟经济的出现,产业的形态具有了虚拟实在的特征,即产业活动不仅包括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也出现两者相融的虚实经济。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广义虚拟经济是指与传统的物质资料生产、交换相对应的一切虚拟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一是以债券、期货、股票等及其衍生品等形式存在的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二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也就是信息经济;三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狭义虚拟经济一般指第一类。
由于产业形态是在吸纳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概念,因而在实践中它比产业结构具有更全面、具体而实用的特点。产业结构是对产业的静态描述,而产业形态不仅描述产业的静态特征,也刻画产业的动态过程,比如循环经济就呈现出产业的动态特点。产业形态可以说明产业结构,但产业结构不足以反映所有的产业形态。例如,呈现相关形态的一组产业在空间上一般要求集中布局,构成产业的生物网络,但这个特征用一般意义上的产业结构概念难以反映,从上述产业形态的内涵看,产业结构仅仅是产业形态的一个侧面。
对于县域产业布局或者县域经济发展,应该在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各种适合的产业形态。有的学者曾指出,“在县这一级,如果产业结构的研究仅限于三次产业比例的讨论”,“则缺乏可操作性,也没有指导价值。”
在实践中,我们确实可以观察得到,一个县域并不是有了二、三产业经济就发展了。如果二、三产业没有独特的使用形态(出现重复建设),没有技术支撑,或者不与本地经济形成生物网络,那么,这样的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就起不了多大作用。例如,三线建设时期,一些地方也有国家大中型工程项目,但项目与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没有多少关系,带动不了地方经济发展。又如,浙江永康的发展以传统的结构理论来分析,就很难解释。永康地处浙江中部,总面积1049 平方公里,人口56 万,是我国经济百强县,发展速度很快,但其产业结构却与众不同。1992 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 18.8.53.3.27.9,2001 年为5.2.68.8.26.0,10 年来第三产业比重不升反降。这种奇特的发展结构,在整个 20 世纪 90 年代基本都保持着,而永康经济却一直在较高水平上发展。 这说明,研究产业形态远比研究产业结构重要。
空间是自然现象和社会活动的载体,产业活动必然存在于空间,并形成不同的空间组织形态。勒施有句名言:“如果每件事共同发生,就不会有发展。若每件事存在于同一地方,就不会有特殊性。只有空间才使特殊有可能,然后在时间中展开”
根据空间结构理论,空间不是牛顿力学中安放运动物体的空盒子,也不是一个纯自然空间,而是分布着相互关联的各种自然要素(如土地、矿物、水流、气候、动植物等)和各种社会经济要素(如农业、工业、商业、城镇、道路等客体,这些客体不断发生着商品生产、新居民点的产生、新技术的扩散、资金和货物的流动等经济活动),以及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运动的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具有长、宽、高和时间的 4 维空间——一个非匀质空间。
产业活动的空间组织(空间结构)是产业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是产业活动在地表空间的排列组合方式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产业的空间组织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区域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到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产业的空间组织(布局)是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类产业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表现形式)很复杂,概括起来,基本上有四种,即点、线、面和网络。 就单个县域来说,产业的空间组织总体上以城镇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乡村为基础,其间以交通线相连接,线的两侧按照距离衰减规律一般聚集着非农产业。就相互联系的县域来说,产业在空间上可以形成互补的产业块网络体。
产业的空间组织既有自组织的现象,也存在有干预的组织情形。
例如,20 世纪 50 年代西方国家进入大发展阶段以后,伴随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一些国家出现了集聚过度和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病问题,区域发展差距也日益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于是,这些国家强烈要求开发落后地区,调整区域之间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和城镇体系结构的呼声也就高涨起来,其目的就是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产业的空间组织理论属于综合区位论,它所考察的对象包括生产部门、服务部门、城镇居民点、基础设施的区位、空间关系,以及人员与商品、财政、信息的区间流动等许多方面。它研究的基础问题与古典区位论有密切的关系,但又有“综合”“整体”和“动态”的特点,更关注产业在空间中的分布和运动规律。
产业的空间组织理论一般包括 5 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以城镇居民点(市场)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这是对杜能理论模型和位置级差地租理论的发展。它利用生产和消费函数的概念,推导出郊区农业每一种经营方式的纯收益函数,并由此得出经营地带的划分。
2.最佳的企业规模、居民点规模、城市规模和中心地等级体系。理论推导的基础一是农业区位论,二是集聚效果理论。将最佳企业规模的推导与城镇居民点合理规模的推导相结合,将城市视为企业一样,理解为一种生产过程。应用“门槛”理论,将中心地等级体系应用于区域规划的实际。
3.社会经济发展各阶段上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其演变。通过一般作用机制的分析,揭示空间结构变化的动力及演变的一般趋势和类型。
4.产业在空间集中的合理度。在实践中表现为如何处理过疏和过密问题,对区域开发整治和区域规划有现实意义。
5.空间相互作用。包括地区间货物流、人流、财政流,各级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革新、信息、技术知识的扩散过程等,这些方面是空间结构特征的重要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