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本书以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主要从协同创新网络及低碳经济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与低碳转型的关系,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书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同时指出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为产业集群、低碳经济及协同创新网络概述。本章首先对产业集群与低碳经济、低碳产业及低碳技术的相关概念进行说明,指出了产业集群与低碳经济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并阐释了产业集群低碳升级的内涵,传统产业集群与低碳产业集群的比较;然后对协同创新的内涵、体系框架构成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从而为后续研究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及低碳转型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对低碳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征、组成要素、结构模型与运行机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

第三章为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要素及环境。本章首先系统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对经济发展中各种生产要素作用进行归纳梳理。以边际收益递减和递增为标准,将资源要素区分为一般要素和创新要素,并对两类要素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重点研究各种要素在低碳产业集群升级和协同创新中的作用,以及协同创新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然后根据要素的关系和组合方式的不同,从供给、需求及资源配置三个方面实现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最后对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环境从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市场法制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政务环境等多角度分别进行分析,说明区域创新环境在集群协同创新中发挥的作用。

第四章为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机理。首先运用集群网络理论介绍低碳产业集群网络主体的构成,并分析各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中的功能定位、动力来源和能力构成。接着对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以企业为核心,从产学研合作、合作创新、区域治理和知识流动等维度,分析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协同关系。分析中运用了博弈论的方法,对协同创新主体的不同行为与收益关系进行了全面探讨;

第五章为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运行机制。本章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介绍低碳产业集群的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即市场机制、政府调控机制以及集群治理机制,分别阐述每一种配置方式的定义、作用及具体运行方式;二是分析了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构成及其运行机制,根据协同创新网络主体的关系,指出了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运行的条件。

第六章为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实证分析:以新兴服务业为例。低碳产业集群通过协同创新,能够极大提高集群的运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区域经济的绿色转型发展。本章以新兴服务业为例,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低碳产业集群内部各主体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新兴服务业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形成、伴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产生的新行业,或者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作用下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而产生的,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满足人们高层次和多元化需求的服务业。包括金融服务、房地产、文化消费、旅游休闲、物流、信息咨询、中介、社区、会展等行业。按照低碳产业的定义,新兴服务业都属于低碳产业。本章主要针对集群企业间以及企业与院校间进行博弈分析,结论显示:可以通过改善协同创新方式、加强合作方信息交流等途径提高协同效应系数;增加协同创新合作次数;通过建立良好的协同创新机制和环境提高激励因子;改善投入份额比例;提高企业间协同创新的意愿等方式来促进企业间的协同创新。

第七章为我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本章首先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实际,说明了新常态下我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机遇以及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选择。然后以山东枣庄锂电新能源产业为例,从全球价值链和集群网络两个维度介绍产业现状和特点,分析了集群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低碳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战略举措,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最后提出我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与建议,包括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推动低碳产业集聚等。

第八章为结论和展望部分。对本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本书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思路和框架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如图 1-1所示: mcI1ycTYQMQUfJVObaK+TDEs1i0UgKk2n+u5XPit7QPr8cWkeskGGLptYZHehog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