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厚重历史 文化沃土

沂蒙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东夷文化在这里发轫,齐鲁文化在这里融合。这里名人辈出,众多文化名人,犹如群星璀璨,构成了沂蒙绚丽的历史文化星空。悠久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灿烂的文化,为沂蒙精神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源远流长的东夷文化

沂蒙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几十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聚居生息。距今40多万年前的“沂源猿人”与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处在同一时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沂蒙大地孕育产生了东夷文化,它与中原文化各成体系,相映生辉,成为齐鲁文化的源泉。

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孔子在创立儒学时,吸取了东夷文化中“仁”的思想元素,创立了儒家的仁学体系,使“仁”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

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沂蒙文化。它吸收了鲁文化的敦厚重礼、齐文化的开放进取、兵家文化的果断雄武和楚文化的豪放典丽,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北部的齐文化和西部的鲁文化联袂鼎足,成为山东的三大文化体系之一。

在以东夷文化为基础的沂蒙文化的影响下,历史上的沂蒙人民重视修政治军、发展经济,不屈不挠、艰苦创业,逐步形成了重义轻利、积极进取、改革创新、乐于奉献的性格。

(二)感天动地的孝悌文化

“孝悌”是儒家伦理的重要范畴。沂蒙地区是中国孝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代至近代,在沂蒙地区出了一大批践履儒家孝悌思想的人物。在元代郭居敬编写的《二十四孝》中,沂蒙就有七孝,分别是:负米养亲、单衣顺母、啮指心痛、戏彩娱亲、鹿乳奉亲、闻雷泣墓、卧冰求鲤。

子路负米养亲。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今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驻地)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闵子骞单衣顺母。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今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闵家寨)人,孔子的弟子。他年幼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冬天,后母以棉絮做袄给两个亲生儿子,以芦花做袄给闵子骞。一次,父亲叫闵子骞驾车,闵子骞因手冷战栗,握不住车把,被父鞭打衣破,露出芦花,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返回家后,其父亲要休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便打消了休妻的念头,后母亦悔改,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曾子啮指心痛。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今临沂市平邑县)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老莱子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郯子鹿乳奉亲。郯子是春秋时期郯国(今临沂市郯城县)的国君。郯子年轻时为人至孝,父母年老,又皆患眼疾,想喝一点鹿乳,于是郯子以鹿皮为衣,到深山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猎人以为是鹿,正要开弓射杀时,郯子站了起来,告以实情,感动了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王裒闻雷泣墓。王裒,字伟元,魏晋时期营陵(其治在今临沂市沂水县)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以至于后来他所教授的门人就废弃不学《蓼莪》这一篇了。

王祥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今临沂市兰山区)人。他幼年丧母,继母朱氏为人不善,多次在王祥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因而父不喜欢王祥。后来寒冬时继母有病,想吃活鱼,王祥即到河上,解衣卧冰,以自己的体温把冰化开,获取鲤鱼,回家供继母食用,继母食后,果然病愈。清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为临沂历史上的“五贤”题诗曰:“孝能竭力王祥览。”

孝悌文化是沂蒙文化中内涵最深刻、包容性最广、绵延时间最长、最有渗透力的文化,它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孝悌文化的实质在于感恩,在于奉献精神,在于对忠诚和服从品质的追求以及责任和义务的约束和规范。

孝悌文化在过去的历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大可以治国平天下,小可以修身齐家,被认为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也是国家的伦理意识。无论对于提高沂蒙人民的素质,还是对于保持沂蒙大地的稳定、维护沂蒙人民团结、推动沂蒙地区的经济发展,孝悌文化都是一种内在、自觉和持久的巨大力量。

沂蒙地区的孝悌文化,对沂蒙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沂蒙人文化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沂蒙人民的人生智慧,是沂蒙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内化于沂蒙人民的心中,并成为沂蒙人民的文化心理。孝悌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沂蒙精神的产生离不开孝悌文化。孝悌文化为沂蒙精神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成为沂蒙精神的文化支撑力量。

(三)个性鲜明的文化品格

沂蒙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以及主动与被动的文化交流等因素,造就了沂蒙人民个性鲜明的文化品格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整体优秀传统文化品格的升华。

1.仁智敦厚 开拓进取

在沂蒙地区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处在山水之间的沂蒙人似乎早已深得“乐山”、“乐水”之奥妙。他们既仁且智,既敦厚又不忘进取,从而在民风上兼得了“齐气”与“鲁气”之长。在沂蒙文化里,鲁俗的“好儒备于礼”与齐俗的“宽缓阔达而足智”都被融入其中,促成了沂蒙人外朴厚而内多智的性格。沂蒙人的进取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2.兼容并包 经世致用

沂蒙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思想,历史上出过许多著名的经师,尤其是汉代,可谓名师荟萃。但沂蒙地区学术的门户之见却极不明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黄老思想在沂蒙地区的兴起与传播。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人物盖公曾在琅琊一带讲学,使黄老之学在沂蒙影响深远。而黄老思想虽源于老子道家,但已对老子的道家做了很多改造,是集阴阳、儒、墨、名、法各家之精华而形成的,较之老子道家更具有综合性和现实性,而这种综合性很强的学术思想在沂蒙兴起,与沂蒙地区的文化的兼容性是分不开的。

沂蒙人治学讲究经世致用,这与沂蒙人的“识时务”与进取精神是联系在一起的。沂蒙人读书,多半是从书中汲取有益于经国济民的成分,而很少穷守章句。所以从历史上看,沂蒙地区虽学者林立,但大都已转化为著名的政治家或军事家,而很少有皓首穷经的学者。沂蒙人治学讲究经世致用的文化品格,造就了沂蒙人民的兼容胸怀和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

3.刚直重义 无私奉献

沂蒙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使得沂蒙人有大山的品格,刚直重义,一旦他们认为是正确且义不容辞的事情,他们决不犹豫、决不退缩,直至献出自己的一切。汉代以特立刚直而闻名诸葛丰,其“伏节死谏”、“官尊责重”的敬业精神,和“杀身以安国,蒙诛以显君”的忘我牺牲精神,都对沂蒙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近现代革命战争时期,沂蒙人的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文化品格表现得更为明显,成为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沂蒙妇女的品格是沂蒙精神要素之一。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儒文化等的影响,沂蒙妇女品格的特征除带有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善良等基本品格外,还凸现出沂蒙妇女自身的独特品格特征,这就是:孝义、贞烈、贤淑、聪慧、刚强、执着、奉献。沂蒙妇女是一个伟大的群体,几千年来,在沂蒙八百里土地上,在沂蒙文明的进程中留下了她们光辉的足迹。她们的德、才、学、行在人生的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特别是在20世纪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中,沂蒙妇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其高度的阶级觉悟,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功勋。沂蒙红嫂等女性群体,她们以自己的英雄品格为沂蒙妇女形象增添了新的光辉。沂蒙妇女的品格,是沂蒙精神的渊源和组成要素之一。

总之,沂蒙文化以东夷文化为底蕴,深受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鲁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受到齐文化的铸造,吸收了楚文化豪放精明的特质。在多元文化的塑造下,沂蒙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名人雅士、精英人物,如郯子、曾子、王祥、诸葛亮、王羲之、刘勰、颜真卿、左宝贵等,他们既是沂蒙文化的杰出代表,又对沂蒙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正是这种多元、深厚、混合的文化底蕴,赋予沂蒙精神以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创新性等特点,成为促进沂蒙人民始终走在革命、建设、改革活动前列的强大动力。 wbjvUSkTiUoVyNBxMHiL7ZXivAbiNEytNl/x1qHqxOb9LQYcUnD2G77dkbAOqCp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