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反映了公共管理中一种值得思考的情况,即如何正确认识人的“毁誉”,并透过这种“毁誉”看到背后的真相。
晏婴是中国古代载誉史册的一代贤相。《吕氏春秋》和《晏子春秋》都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晏子有段时间在阿县做县令,名声弄得很不好,“三年,毁闻于国”。景公急忙把晏子召回来,要把他免了。晏子向景公谢罪,并要求继续治理阿县,说“三年后,赞誉一定传遍全国”。景公答应了。三年后,果不其然,晏子“誉闻于国”。
景公把晏子召回来嘉赏,并问晏子这是什么原因。晏子说:先前我治理阿县,垒断小路,严格城门的管理,邪恶的百姓就憎恶我;我提拔节俭勤劳、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惩罚苟且懒惰的人,怠惰的百姓就憎恶我;我判案不维护显贵有势之人,那些人就憎恶我;对于朝廷近臣的索要,合法的我就给,不合法的就拒绝,因而近臣憎恶我,由此一时“舆论”沸腾。这回我改了,不垒断小路,放松城门的管理,于是邪恶的百姓高兴;不提拔节俭勤劳、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不惩罚苟且懒惰的人,于是怠惰的百姓高兴;判案讨好显贵有势的人,显贵有势的人高兴;对近臣求索全部答应,因而他们高兴。由此“赞誉”四起。
晏婴拒绝了景公的奖赏。他对景公说:先前我为此受责罚的做法,其实应当奖赏;现在为此受奖赏的做法,其实应当责罚。景公知晏子贤德,“乃任以国政”,三年后齐国兴盛起来。
这个故事,反映了公共管理中一种值得思考的情况,即如何正确认识人的“毁誉”,并透过这种“毁誉”看到背后的真相。以晏子之贤,在阿地尽责治理,政绩出色,“口碑”却很坏,以至于“毁闻于国”,景公要将他免职。后来他管理废弛,“口碑”却好起来,以至于景公要褒赏他。这说明,一个人的“毁誉”,有时并不能反映出事情的真实面貌,甚至可能正好相反。
现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中,重视“口碑”“民意”“测评”等,这很好,反映出重视民意、体察民情的一面。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贪官、昏官的“口碑”“民意”也相当好、测评“分数”相当高。由此,对各种“民意”应当审慎辨析。
前几天,有个单位的领导说起他单位的年终考核。一名在领导层看来特别优秀、管理严谨的中层干部,在“测评”中分数很低,单位领导感到“不可思议”。这事具体情况如何,无法评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打分”、“测评”、“背靠背”之类,有公正、真实的一面,也有人们出于自身利益而“失真”的一面。我们既应重视“民意”,倾听“反映”,又须看到“毁闻于国”“誉闻于国”不可靠的一面。知人论事,“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晏子治阿”这个故事同时也提醒人们,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毁誉遭际。一名好的公共管理者,一名好的领导者,在各种艰难的改革实践中,需要有定力、有耐力、有自持力。只要秉持“为天地立心”的信念来为官做事,无论毁誉,都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决策》2010 年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