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贫富差距与社会正义

中国文化传统对社会贫富问题比较敏感,“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几千年延伸的社会心理。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建设现代化,尤要审慎对待社会贫富问题,遏制两极分化。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控制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问题。贫富差距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一方面,适度的贫富差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巨大落差的贫富差距会带来危害,危及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整个文明的进步。

“十一五”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39.8 万亿元,年均增长 11.2%。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2010 年,世界银行公布数据,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 60%的财富;中国 1%的人口,掌握了全国 41.4%的财富,财富集聚程度远超美国。

国际社会通常以基尼系数衡量人们收入的差异程度。1978 年中国大陆基尼系数为 0.317。2000 年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公布全国居民基尼系数为0.39。2006 年升至 0.496,近年基尼系数达到 0.5,超过警戒线。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际统计口径。中国的特殊国情,如城乡差距是形成基尼系数上升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由于较早实现工业化,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进入城市,总人口中农民所占比例小(大体在 5%以下);中国 60%人口在乡村,地少人多,年收入微乎其微。但是应当看到,腐败和垄断造成的机会不均等,是造成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最重要的原因。

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对于一个社会的进步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适度的贫富差距,能激发人们创造财富、追求生活质量的内在力量。一个绝对均衡、没有差异的社会,是不利于社会繁荣进步的。但是贫富差距越过一定限度,就会使人们对财富创造失去兴趣,转而对财富占有费尽心力,从而引发大量社会问题。

有资料显示,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由占城镇人口 5%上升到 8%左右,超过 3000 万。中国百万美元以上富翁绝对数,居世界第四位。在一项调查中,98.3%的人感到“贫富差距更大了”,84.6%的人表示“不能接受当前贫富差距的现实”。

社会存在差别越大,社会意识差别越大。随着阶层分化加剧,贫富阶层由其经济、社会、政治生存差异导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认知上的分歧,也势必扩大。在社会结构上,贫富差距决定社会分层,进而决定社会结构类型。人类近现代史反复表明,“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是最不利一个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

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曾告诫:“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中国文化传统对社会贫富问题比较敏感,“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几千年延续的社会心理。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建设现代化,尤要审慎对待社会贫富问题,遏制两极分化。

当下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相当令人警策。贫富差距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伦理问题。罗尔斯指出:“正义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一个社会的发展,如果要以大多数人的贫困和相对贫困为前提和条件,要以大多数人沦为富裕阶层的金字塔底座,那么这种发展是非正义的,孕育着很大的社会风险。社会财富巨大差距引发的各种显性的和潜在的冲突如得不到消解,势必对社会主流价值构成挑战,对社会稳定形成冲击,进而削弱社会凝聚力,甚至撼动政权的合法性基础。

我们搞改革开放,搞现代化建设,出发点和归属点是为最大多数人谋福祉。社会分配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2015 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 55 万亿。如何调控好贫富差距,遏制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是中国“十二五”时期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决策》2012 年第 4 期) 0XqBPkFByCyRnRckqh/vKpfF+jSn6f5fd6ZGpkgtem5QSK+YeodBOc55+ETDc6i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