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4.1 研究思路

本书的基本思路是:以公共产品、社会保障、政策性金融等理论为支撑,在充分界定农地市场化流转、农地流转公积金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以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从宏观、微观层面分析农地市场化流转的激励与保障政策现状及问题,基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视角探讨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设想的可行性,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构建的总体思路与方案构想,再围绕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构建的三个核心部分内容,即资金归集、资金使用及管理运作模式,展开筹资主体能力分析、贷款定价模型构建与管理运作模式选择等具体设计研究,针对该制度运行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防范机制设计,再从农地产权制度变迁视角分析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的实现形式,并提出建立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的配套保障措施。

本书的研究技术路线如图 1-1 所示。

图 1-1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总体方案设计等内容运用了规范分析方法,同时对农地流转公积金农户参与意愿的数据获取、结果分析与研究结论得出等方面内容采取了实证分析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1)文献研究法

本书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部分,即第一、二章内容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法,综述农地市场化流转、农地社会保障、农地抵押、公积金制度等方面国内外研究动态,厘清国内外公积金制度形成的脉络、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并从文献分析中找出公积金制度在化解农地市场化流转的激励与保障政策不足问题上的适用性,为本书以农地流转激励与保障机制构建为核心内容的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设计奠定了理论分析基础。

(2)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本书中第三章对重庆市江津区的农地市场化流转的激励与保障政策探索案例分析,采取半结构式访谈法,通过相关政策文件收集、会议访谈记录及实地访谈调查记录等方式获取第一手和二手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分析。第四章基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视角的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设想初探、第六章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公积金缴存的意愿水平测算研究部分的相关农户数据,均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为完善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设计提供现实参考依据。

(3)比较分析方法

在本书第二章“人地关系划分视角下典型国家农地流转政策干预模式”中,比较分析了不同人地关系状况下各国农地市场化流转的有效政策干预模式,为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的政策干预模式设计提供参考。此外,在本书第八章“农地流转公积金管理运作模式选择”部分,对四种可能的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以便选出适应该项公积金制度的管理运作模式。

(4)计量分析

本书第四章“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设想初探:基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视角”中运用广义定序逻辑斯蒂(Gologit)模型对农户在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设想条件下的农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农地流转公积金资金归集及缴存比例测算”中,通过构建虚拟的农地流转公积金制度的市场环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样本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公积金缴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利用累计概率模型测算缴存比例水平。

1.4.3 数据来源说明

本书案例分析数据及资料来源于本课题组成员于 2014 年 7 月 15 日至 7 月22 日,赴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江津区及其农地流转典型示范乡(镇)、村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法调查所得。本书所有的微观农户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在 2014 年 7 月至 9 月以及 12 月期间,对东部(山东省、河北省)、中部(河南省、山西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甘肃省)共9 个省(区、市)27 个县(市、区)的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所得,在随后的章节中将对有关具体调研情况进行逐一说明。此外,本书还使用了相关宏观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局年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农村经营管理情况统计总报告》等,以及相关会议文件、研究报告等资料。 2++gAzuvgDG7v3wL7TNNisJmtubSBCHgAh1XgmsvrlWKOqtBzEuXCLBy4lfCnnL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