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大幅度提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严重,当前中国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12月11日)。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已经成为摆在中国政府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环境质量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核心与基础,从经济学角度看,环境质量作为一项公共物品,受到环境污染负外部性与环境保护正外部性双向影响。解决环境问题,需要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负外部性,加大环境保护正外部性。因为外部性的存在,必须依靠政府干预才能有效解决当前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
迄今为止,经济手段是国际公认的解决环境问题最为有效的办法,财税政策是政府干预解决环境问题最重要、最直接的经济手段,其中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正向激励对环境保护正外部性进行补偿,税收政策主要通过逆向约束对环境污染负外部性进行惩罚。财税政策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如果税收政策不能达到预期的环境治理效果,则需要财政政策来弥补,只有财税政策两者协调发挥作用,方能取得较好的环境治理效果,而基于财税视角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根据以上分析思路,研究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并提出环境财政体制优化与改革的方向与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书以中国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为主线,在对财税政策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针对中国地域广阔和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复杂性使得我国各省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差异较大,计算了各省环保财政支出的环境治理效应系数;实证检验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总体效应;深入分析不同经济因素水平下财税政策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差异程度,重点考察影响因素的门限效应;同时关于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的长期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及环境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对比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环境治理财税政策实施状况,得出对中国环境财政体制改革的几点启示。具体而言,本书包括五部分八章,各部分及对应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第一章)为问题的提出。首先介绍本书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其次梳理国内外文献综述并进行评述,然后引出本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主要概念界定、创新与不足。
第二部分(第二~三章)为本书研究的基础。第二章为本书的理论及机理部分,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阐述财税政策促进环境治理的基础理论;二是揭示财税政策影响环境质量以及财税政策通过影响经济发展进而影响环境质量的内在逻辑;三是对比直接管制与经济手段、许可证与财税手段等政策路径。第三章为本书的现状部分,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全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38个工业行业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等近20年排放总量、排放达标情况及排放趋势;二是从环保财政支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财政转移支付、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府绿色采购等介绍中国财政政策实施现状;三是介绍中国环境保护有关的税种、税收政策、正式环境保护税、节能减排税收优惠等税收政策的实施现状。
第三部分(第四~六章)为实证研究部分。第四章侧重分析中国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的总体影响效应,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各省环保财政支出的环境治理效应是否有差异?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基础上,参照投入—产出比,利用各地区环保财政支出占全国环保财政支出的比重与各地区工业“三废”排放量占全国工业“三废”排放量的比重之比来代表环保财政支出环境治理效应系数,按系数值域把中国30个省份分成两个区域。二是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究竟如何?财税政策是否通过经济发展影响环境质量?财政政策方面,利用2007 ~ 2015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港澳台除外)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模型,考察中国环保财政支出的环境治理直接与间接双重效应,并分区域检验环保财政支出的环境治理总效应、直接效应及间接效应。税收政策方面,选择与环境密切相关的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排污费等税种,利用2003 ~ 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其环境治理总效应、直接与间接效应。三是税收政策在工业行业中的环境治理效应如何?利用2007 ~ 2015年41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五种工业行业税种的环境治理效应。第五章侧重分析中国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的门槛效应。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是否受到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借鉴Hansen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检验影响财税政策与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等是否存在门限效应。二是各经济因素对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影响程度如何?由门槛值生成虚拟变量,考察加入虚拟变量以后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第六章侧重分析中国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的长期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及效率。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中国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是否具有长期影响?利用PVAR模型分析财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利用方差分解方法分析财税政策对工业“三废”排放强度的贡献度。二是财税政策对环境治理是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考察财税政策除了影响本地区环境治理效果外,是否对周边地区环境质量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三是中国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率如何?将财政与税收政策综合考虑,根据投入产出原理,以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节能减排税收优惠为投入变量,以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工业烟粉尘去除量为产出变量,利用 DEA — BCC 模型对中国各省环境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并以测算的环境治理效率值为基础,分析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存在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第四部分(第七章)为国际比较研究。侧重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财税政策经验并得出启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发达国家环境治理方面的财税政策实施状况如何?介绍美国、欧盟各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相关的财政与税收政策实施状况。二是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财税政策对中国有何启示?借鉴发达国家环境治理财税政策的经验,改革中国环境财税政策。
第五部分(第八章)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并针对我国财税政策特点,构建环境财政体制改革的路径。依据整个分析及研究结论,作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基于环境保护需求的财政体制改革;二是完善环境财政支出政策,应从加大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及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着手;三是完善环境税收政策方面,应从改革现有环境相关税种与完善环境保护税双管齐下;四是强化环境政策的搭配与组合;五是充分考虑外部经济因素对财税政策环境治理效应的影响。
本书由本人博士论文拓展而来,本人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拓展社会各界对中国环境污染问题及环境治理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同时也希望本书对丰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理论研究及环境政策分析上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