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钟灵毓秀的古代遂宁

“为了你,这座城市已等待了1660年!”从2007年起,这幅巨大的城市宣传广告牌就矗立在遂宁城北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上,在你踏入这座城市的一刹那,它就强烈地震撼着、冲击着你。这1600多年只是以“遂宁”命名后这片热土的历史,实际上,她的过往要比这久远得多,已然2000年以上。

遂宁古代城池图(《遂宁县志》清乾隆五十二年)

一、悠悠古郪国

殷周时期,在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除巴、蜀两个大的方国外,还生活着其他的部族和方国,它们可能并不被巴或蜀统治而独立存在,郪王国就是其中之一。

郪国故城在今天三台县郪江镇,古称“郪王城”,北宋时王城基址犹存。郪王城依山临水而建,数十米宽的郪江从王城脚下静静流过,形成天然沟堑,远处连绵群山环绕,形成牢固屏障。

郪国统辖了今天三台大部,中江、大英、射洪、蓬溪、船山、安居区全部,及安岳、乐至、盐亭、金堂各地部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连绵起伏的土丘山峦,有蜿蜒曲折的凯江、郪江和涪江。这里气候温润,水利便利,宜于耕种和居住。

古郪王城外的郪江,向南流经大英县象山镇、蓬莱镇,然后折而向东,从郪口汇入涪江。郪江是秦以前巴国与蜀国往来的捷径和要道:古人从垫江(今合川)进入涪江,至郪口上岸,沿着郪江陆行(今郪江镇仍有部分古驿道遗存)至新都大渡(今金堂赵渡),进入成都平原,重要的交通位置给郪国社会发展带来便利。

公元前316年秋天,秦灭巴、蜀,设置蜀郡、巴郡,同时也顺道灭郪国而设置郪县,属蜀郡。从此,包括今天遂宁在内的巴蜀地区统一到秦国的版图之中。

二、故地广汉郡

汉灭秦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对秦时的大郡进行拆分。公元前201年,划出巴郡、蜀郡部分地区新置广汉郡,今天遂宁主要区域属广汉郡的郪县(县治在今三台)和广汉县(县治在今射洪县北梓江入涪江口的小味坝)。

东汉时,从广汉郡中划出部分新置德阳县,治所在今天遂宁城区南。三国时,张飞与诸葛亮从垫江沿涪江入益州,被刘璋将领张裔阻拒,地点就在当时德阳城外。今城区南的过军渡即为传说中张飞大军渡涪江之地。其时,今遂宁地区主要属于郪县、广汉县和德阳县。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将广汉郡分为广汉郡和东广汉郡,东广汉郡管辖五城、郪、广汉、德阳四县,郡治在广汉县。东广汉郡大部分地区属今天的遂宁市。

从秦代开始,就从北方向巴蜀大规模移民,广汉郡是移民涌入最多的地区之一。这些移民以原六国的工商富豪和工匠为主,既充实了巴蜀地区人口,也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促成了各民族融合。

《华阳国志》说广汉郡“土地沃美,人士俊乂,一州称望”,受到朝廷特别重视,在任命太守时,一定选用“重德高俊”之人。

两汉三国时期,广汉郡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其文化人才主要集中在郪、广汉二县,两地教育在当时已处于较高的水平。

从东汉末到西晋,持续的战乱对巴蜀大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该地区人口锐减、生产凋敝,昔日膏腴之地一片荒芜。

三、定名遂宁郡

347年,东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桓温征伐并灭掉成汉。398年,于德阳县界东南设置遂宁郡,遂宁由此得名。同时在巴西郡新置晋兴县,晋兴县为今天蓬溪县东北部区域。

南北朝时期,政权多次更迭,地方政区划分也非常混乱、频繁,州、郡、县越分越多,越分越小。南齐时,遂宁郡被分为东遂宁郡和西遂宁郡。东遂宁郡统领巴兴、小溪(广汉县改名)、晋兴、德阳四县,西遂宁郡治所就在今天大英县蓬莱镇。梁时,从郪县分出部分置立射江县。北周时置遂州,射江改名为射洪,县名沿用至今。

东晋南北朝时期,蜀中由于兵连祸结,百姓流徙死亡,人口再次锐减,大量土地荒芜,无人居住,社会经济更加凋敝,东、西遂宁郡也未能幸免。直到梁朝,户口才逐渐有所增长,经济也开始复苏。

四、升秩武信军

隋代将北周的州改为郡,遂州复为遂宁郡,郡治所未变。

唐代对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调整,形成道、州(府)、县三级制。在唐玄宗天宝年间,遂州统领有遂宁、方义、长江、青石、蓬溪五县。遂宁曾置总管府、都督府。大历二年(767)在遂州置都防御观察使兼静戎军,治遂州。光化二年(899),升武信军节度使,统领遂、昌、合、泸、渝五州。

隋唐五代时期,四川境内没有受到大规模的战争破坏,在长期相对安定的局面下,加上隋末唐初大量移民涌入,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社会经济迅速走上了复苏、发展、繁荣的道路,农、工、商诸方面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遂州不仅制盐业发达,盛产麻织品、柑橘、药材等,而且其蔗糖、霜糖、樗蒲绫等特产贡品闻名全国。遂州也成长为商业繁荣之地,“为东蜀都会”,还出现了适应交换商品需要的定期集贸市场——斯安草市。后唐节度使夏鲁奇曾形容遂州的富庶与形胜说:“有城如斗,有壁如金。”这也是遂宁“斗城”得名的由来。

在唐代,整个四川地区的教育在全国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但今遂宁市所在区域的教育水平却相对较高。唐代及以前四川地区可考的书院仅有两所,其中一所就是遂州的张九宗书院。其他官学还有遂宁县学、蓬溪县学等。由于对教育比较重视,整个唐代四川可考籍贯的进士中,今遂宁市境内就有4人,仅次于成都、阆州、绵州,而且诗文革新的伟大旗手陈子昂就出生在射洪。

唐代,一些名诗人在今遂宁市境留下了足迹。王勃、杜甫曾游历射洪、唐兴等地,杨炯曾游历长江,孙樵曾到过蓬溪,郑谷曾旅次遂州,有着“推敲”典故的苦吟诗人贾岛还曾做过长江主簿。他们都留有诗文,给今天遂宁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五、皇荫遂宁府

宋初,遂州仍为武信军节度使治所所在地,《舆地纪胜》记载武信军“提举遂、合等七州兵甲兼梓、夔两路兵马钤辖”,这是历史上遂宁军政级别最高、统辖地域最广的记录。

宋徽宗赵佶被封为遂宁郡王时,遂州升格为遂宁府,依然为武信军所在地。赵佶即位后,升遂宁府为大藩,成为重要的州郡,统属于潼川府路。

南宋后期,由于蒙古军队进攻四川,朝廷为了抗战保境,先后将一些州、县治所迁往濒临江河的山地筑城而守,或迁往水中碛洲凭险以据。遂宁府治所迁于蓬溪寨,后改遂宁府为遂宁都督府。

宋代遂宁地区,农业、手工业发达,商业繁盛。经济作物甘蔗种植广泛,栽培、保存、加工技术明显改进。南宋遂宁人王灼在《糖霜谱》中说:“糖霜一名糖冰,福唐(今福建福清县东南)、四明(今浙江宁波)、番禺(今广东广州)、广汉、遂宁有之,独遂宁为冠……至结糖为霜,则中国之大,止此五郡,又遂宁专美焉。”当时遂宁制糖业发达,仅糖霜作坊就有300余家,所产糖霜成为皇家贡品,成为西南制糖中心。除甘蔗外,中药材也是遂宁的重要经济作物。樗蒲绫名满天下,被称为“越罗”,与江浙地区的尼罗相似而品质更好。

遂宁府在宋代产生了新的凿井采卤方法——卓筒井。该方法的推广,使井盐产区扩大、产量增加。今蓬溪、射洪、大英、船山等县区,当时盐井密布,为盛产井盐的地区。现在大英县卓筒井乡还有40余口卓筒井遗迹留存,遗存数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此地以“卓筒井”为名,时代久远。

遂州商业也有很大发展,集市场镇大量出现,商业发达程度仅次于成都、绵州和梓州,有“小成都”之称,又有“东蜀大都会”的美誉。因为商业繁盛,宋代曾一度将梓州路转运司、四川都转运使设于遂州。

宋代遂宁教育发达,文化繁荣,位于四川前茅,是能够与成都府、眉州比肩的新的教育中心。学校有官办射洪儒学、张九宗儒学、遂宁郡儒学、蓬溪县儒学、长江县儒学及民办射洪金华书院、遂州书台书院等。整个宋代,遂州共有进士493人,加上时属梓州的射洪、铜山、通泉、飞乌,进士人数接近530人,约占整个四川地区总数的12.5%,仅次于眉州和成都府,成为人才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舆地纪胜》称遂州“人物富繁”,《遂宁县志》称“唐宋迄元擢第而跻朊仕者为蜀之冠”,实非过誉之词。

六、多舛遂宁县

元初沿袭宋代,遂宁府得以保留,后改为州,统领小溪、蓬溪二县。

从明代开始,遂宁州降为县,今遂宁市境除安居区外都统属于潼川州。清代,今遂宁市境除安居外,均属潼川府领辖。

由于战乱,元代四川人口锐减,大量移民开始迁入四川,形成历史上第一次“湖广填四川”。元明之际,今遂宁市境人口数极低,从北宋徽宗时期大约30万人降至2.4万余人。即使有移民充实,明代中叶也仅约3.1万人。

人口锐减的原因在于南宋后期以来,四川地区处于长期的战争状态。几十年的战火、屠戮、劫掠,使包括遂宁府在内的四川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遭到毁灭性破坏,从最先进地区跌落到全国的谷底,历整个元代都未能恢复。

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七月,蒙古军队大举进攻四川。正是在四川,东驰西突,骄横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终于遭受了最顽强的抵抗和最严重的挫折!四川军民以顽强的血肉之躯、钢铁的意志、空前的同仇敌忾抗御蒙古铁骑长达52年之久!奇异而奇效的山城、山寨遥相呼应,在防御外敌的斗争中大显神威。在今遂宁市境内,有位于今蓬溪县城东蓬溪山上的蓬溪寨。环今天遂宁市境的重要山城有南充青居城、安岳铁峰城、三台仙女城等。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军队入川,次年五月大军至遂宁,城毁民散。为继续抵抗蒙军,遂宁府治迁移至蓬溪寨。宝祐六年(1258),蒙古军队再次进攻四川,南宋朝廷派遣按抚刘整、都统制段元鉴率军据守小溪县箭滩渡,杨大源守灵泉山,以断蒙军东路。灵泉山守军与敌大战一天一夜,极为惨烈,最终灵泉山被攻破,将士全部英勇殉国。在抵御外敌的斗争中,遂宁军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无愧的贡献。

遂宁在明代经济、文化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经济方面,遂州的蔗糖中心地位已让位于资州内江。文化方面,以科举为例,明代今遂宁市境内进士不到50人,少于宋代的十分之一,由全省排位前茅跌落到12位,曾经的人才教育中心已经衰落。究其原因,另一方面,遂州在明代失去西南蔗糖中心和成渝大道枢纽地位;另一方面,元末战火对遂州影响甚大,使遂州学校尽毁,直到明景泰前依然没有恢复。

但有意味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明代遂宁却出现了几位历史上具有影响的政治、文化名人,为以前各时代所不能比拟。席书,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为嘉靖帝所倚重。黄珂,官至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其女黄峨,诗词俱佳,尤以散曲知名,为明代最优秀的女诗人之一,有“蜀中易安”之称。明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在其子李建中任蓬溪县知县期间(1575—1585),完成了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的修改和定稿,明神宗敕封他为“四川蓬溪知县”。吕大器,官至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明末清初,兵连祸结,前有张献忠之祸、复有清兵入川、后有吴三桂叛乱。在这些战乱中,遂宁均为要冲,遭到反复蹂躏。近80年的战火,兵匪汹汹,弄得十室九空,百里无烟,加之天灾、瘟疫和饥馑,人口再次大幅度减少。根据史书记载,清兵至遂宁时,城池破败,民不满百家,以至于遂宁县被撤销而并入蓬溪县,直到7年后才又重新置立。清军剿灭张献忠后,蓬溪县城居民仅数十户。

在如此的人口背景下,更大规模移民运动在清政府强制和鼓励相结合的行政手段下开始了,这就是历史上第二次“湖广填四川”。大量移民涌入,今遂宁市境内人口也得以快速增长。清末,今遂宁境内人口已增至90万。

大量移民迁入,不仅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且还带来各种生产资料和新的生产方式,今遂宁境内的经济社会开始全面恢复,传统产业也展现出新的活力。养蚕绩丝,棉、麻种植,药材生产,汲卤制盐又逐渐兴盛。

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也促进了商业发展。清代,遂宁境内各县场镇增加很快,基本形成现在的规模和格局。场镇定期交易,万清涪在《南征文集》中描述商贩们“日日赶场,曰流流场,言如川流不息也”,民间又把这种赶集叫作“赶转角场”。在遂宁,“观音香会”更是规模庞大,道光《中江县新志》记载:“遂宁县二月香会,商贾辐辏,百货具集。……会日,远近购器用者摩肩接踵。”可见商贸之繁盛。商业繁荣也促进了水上运输的发展,清代涪江常年有木船3000多只,鼎盛时期有5000多只。当时太和镇(射洪)和遂宁都是相当繁荣的水运码头,常泊船数百艘,来往船工数千人。

在文化教育方面,今遂宁地区依然比较落后,清代进士只有23人。不过,清代遂州出现了张鹏翮、张问陶、李仙根等文化名人,尤其是张问陶,其诗、书、画俱佳,其诗深受当时诗坛领袖袁枚的赞誉,有“四川诗冠”“蜀中青莲”的美称。

(曾晓洪 撰写) Z6njlWJ1ydF5ZplY9XhUETNgiwR8bSYcS1H3TV4YRpvwjtHrS8zeYjtcfWvy79T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