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将相王侯的勤政爱民

遂宁历史悠久,钟灵毓秀。自东晋以来,遂宁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将相贤臣,他们怀抱经世济民的理想,践行忠义廉直、勤政爱民的精神,是历代遂宁人的优秀典型,他们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一、晋末龚颖铁胆显忠义

第一次出现在正史中的遂宁人是晋末宋初的龚颖。龚颖,生卒年不详,有德才,被益州刺史毛璩聘为劝学从事。后国变,谯纵占据四川,龚颖发誓不附庸,被刘宋名臣陆徽所赏识。陆徽在《荐遂宁龚颖表》中称龚颖:“秉身贞白,抗志不挠”“虽桎梏在身,践危愈信其节;白刃临颈,见死不更其守”。并赞扬他为“当今之忠壮,振古之遗烈。”龚颖铁胆忠义的形象从此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

二、北宋张述慷慨讽时政

张述,生卒年不详,字绍明,北宋遂州长江县长潭镇(今大英县隆盛镇)人。举进士,调咸阳县主簿,有政绩。后改大理寺丞,迁太常博士。张述为人慷慨,喜讽时政。皇祐年间,因仁宗未有子嗣,张述于是上书说:“生民之命,系于宗庙社稷,而继嗣为之本。匹夫有百金之产,犹能定谋托后,事出于素,况有天下者哉!陛下承三圣之业,传之千万年,斯为孝矣。宗庙社稷未有托焉,此臣所以夙夜彷徨而为陛下忧也。谓宜慎择宗亲才而贤者,异其礼秩,试以职务,俾内外知圣心有所属,则天下大幸。”至和元年(1054),张述又上疏说:“臣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四方’。离为日,君象也。二明相继故能久照,东升西没,昼夜迭运,数之常也。陛下御天下且三纪矣,是日之正中也,而未闻以继照为虑,臣窃疑之。历观前世或令出宫闱,或谋起阍寺,或奸臣首议,利幼主以专政,假后宫以盗权,安危之机发于顷刻。朝议恬然,曾不为计,此臣拳拳为陛下言也。”张述前后七次上疏,最后语言尤激烈,仁宗皇帝善于听取意见,最终不以为罪。

三、元代谢端铁面无私

谢端(1279—1340),字敬德,遂宁人,后迁居湖北武昌。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元史》评价说:“元世蜀士以文名者,曰虞集,而谢端其次云。”谢端为延祐五年(1318)进士,身经七朝。历任潭州路同知湘阴州事、国子博士、太常博士、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国史院编修、翰林待制、国子司业,终累官至翰林直学士,阶太中大夫,赠国子祭酒、轻车都尉、陈留郡侯,谥“文安”。入祀遂宁乡贤祠。元仁宗延祐五年,谢端出任潭州路同知湘阴州事。湘阴教育在元初弊端很多,谢端从多年的教育经验出发,重建制度,精勤课考,学风为之一新。农业生产方面,谢端在湘阴兴建堤坝、保护农田,百姓以为利。元初赋役不均的情况在湘阴很明显,谢端命令将每户的田产数量写在各自的户籍上,从田产数量出发予以征收赋役。

谢端书法作品照

谢端铁面执法,治理社会环境卓有成效。湘阴有一霸,名叫田元贵。此人曾任巡徼官,因为持有上面人的把柄,横行一方,无人能管制。谢端到湘阴后,就有民状告田元贵霸占其妻子不还。衙人都害怕田,谢端传话,如果他不来受审,我就会派人把他绑来。田来后,谢端一审就服罪,打了他的板子。等到田再次犯法时,谢端令人书红字在他门上,公开他的罪行。田无法,最终迁出湘阴。

谢端不仅是神判,还是神探。曾经为查办一桩悬疑颇多的杀人案,微服私访,入住盗贼村中。经亲自探查证据,人赃俱获,最终案破罪伏。从此之后,邻州一有疑案即拿到湘阴交由谢端审查。湘阴离武昌很近,谢端却因忙于公务,竟三年不曾回家。又湘阴为湖南下州,为官颇难。宋褧感慨地说:“使君厅事冷于冰,使君无家静如僧”,突出了谢端为官的清正。谢端离开湘阴赴京任职二十年后,湘阴的老百姓仍“颂其遗爱”。

四、明代陈讲兴学御边

陈讲(1487—1570),字子学,号中川,四川遂宁(今船山区永兴镇罗家场)人。明正德十一年(1516)解元,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监察御史。嘉靖年间,巡按陕西,历官直隶、山西提学。又迁河南布政使,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

陈讲任山西巡抚时,尊敬人才,兴办学校,使山西文风大振。嘉靖十八年(1539),蒙古俺答大举进犯,直达山西大同、太原、晋阳等地。陈讲急奏御敌方略,为帝认可,最终使北疆稳定。又上《请饬群臣和衷疏》,希望群臣和衷共济以理国事;又请恢复杨廷和职位以利朝政。陈讲工诗善文,撰有《中川文集》《如鸟集》《马政志》《(嘉靖)遂宁县志》《(嘉靖)潼川志》等。

五、探花杨名上书谏帝

杨名(1505—1559),字实卿,号方洲,四川遂宁土桥铺银杏湾(今安居区聚贤镇)人。明嘉靖七年(1528)解元,八年(1529)殿试第三名,高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任展书官。

十一年(1532)十月,彗星现,杨名应诏上书。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皇帝沉迷于邵元节的妖术,直言嘉靖喜怒失中,用人不当,并弹劾吏部尚书汪鋐等人的过错。嘉靖读完杨名的奏折后,十分震怒。当即命左右将其逮捕下狱,严刑拷打。杨名遭到几番暴打,近乎毙命,始终以忠诚自辩。后特诏谪戍,编伍瞿塘卫,一年后才被释放。后屡有举荐,终不复召回。

杨名家居遂宁二十余年,孝养其亲。四川巡抚刘大谟礼聘他与杨慎、王元正等同修嘉靖《四川通志》,嘉靖二十年(1541)成书,共八十卷。又与陈讲合修有嘉靖《遂宁县志》。晚年,杨名在遂宁蟠龙山方洲书屋(今安居区横山镇)讲学授徒。明穆宗即位,方复原官。后病卒,赠光禄寺少卿。杨名曾编三贤祠周敦颐、王十朋、宋濂诗文,为《三贤集》三卷。另撰有《方洲集》《杨太史奏疏》《大昌县志》等。

六、明代杨最抗疏直谏

杨最(1475—1541),字殿之,号果斋,明代四川射洪(今遂宁市射洪县)人,以直谏著称于世。正德十二年进士,被任命为工部主事,曾任郎中。曾治理淮河和扬子江水患。正赶上明世宗即位,向皇上进言说:“宝应氾光湖西南高,东北低,船只要从湖中行三十多里。东北的堤岸高出水面不过三尺,到了雨大风急的时候,就会决口,影响船只运输,盐城、兴化、通州、泰州等地的良田都会遭受灾害。应该像当年白圭修筑高邮的康济湖大堤一样,专门任命大臣修筑内河,加高旧堤作为外层的屏障,可以确保一百年没有水患,这是上等的对策。其次是在沿河边栽多重木桩,能对风波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增加旧堤厚度,不要过于低矮,也可以支撑多年。如果只是堵塞缝隙和缺口,希望暂时无事,一旦遇到大雨,积成大潮,这就没有对策了。”工部分析研究后,决定采纳他的第二条建议。后来出任宁波知府,请示皇上允许浙东的老百姓停止交纳财物,全部以银子来代替,老百姓觉得非常方便。后官至贵州按察使、太仆寺卿。明世宗喜好神仙,给事中顾存仁、高金、王纳言都因直言进谏而获罪。正巧有个叫段朝用的方士,把自己炼造的白金器具百余件靠着郭勋向皇上进献,说用这盛饮食物品,供奉祭品,就可以请来神仙。皇上立即召来与他交谈,十分高兴。段朝用说,皇上住在深宫里不要与外人接触,就会炼成黄金,得到长生不老的药。皇上更加高兴,下令朝内的大臣让太子监理朝政,并说:“我暂时退隐一两年,然后和当初一样管理朝政。”整个朝廷上下都十分惊愕,不敢说话。杨最向皇上直言进谏说:“陛下正值壮年却下诏谈到这件事,只不过见到一个方士,就想服药成为神仙。神仙是住在山中修炼的人所做的,哪里有居住在豪华的宫殿里,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精美的食物,却能在白天飞上天的呢?我即使十分愚蠢,也不敢照旨行事。”皇上大怒,立即下诏将杨最关进监狱,重施杖刑,杖刑还没有结束,杨最就死了。杨最死后,太子监国的提议也没有实行。第二年,郭勋因罪在狱中病死,段朝用的骗术也被识破,后被处死。隆庆元年,封杨最为右副都御史,谥号“忠节”。

七、榜眼李仙根安定南疆

李仙根(1621—1690),字子静,号南津,四川遂宁人,清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外交家。顺治十八年(1661)殿试第二名,高中榜眼。历任弘文院编修、国子监司业、秘书院侍读、宣谕安南正使、国子监祭酒、康熙庚戌科武会试总裁、经筵讲官、日讲官、起居注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鸿胪寺少卿、左副都御史、明史纂修官、户部右侍郎、光禄寺少卿。李仙根为遂宁历史上科名最高者。康熙皇帝赞扬:“李仙根办事有才。”

康熙六年(1667),清廷封臣安南国王黎维禧进攻安南都统使莫元清所据高平地。时任秘书院侍读的李仙根被廷举为宣谕安南正使,奉旨平息边境兵事。康熙赐李仙根正一品麟蟒服,诏许便宜从事。李仙根到安南后,安南国王黎维禧先是不接旨。李仙根引据律典,对安南君臣晓以大义,反复开谕十多次,耗时达三月。吏众见李仙根威严若神,终按三跪九叩礼接受了康熙圣谕,退还了莫元清高平地。李仙根不辱使命,安南大定。他依据在安南的见闻和调查,归途撰《安南使事纪要》,后为中越关系史重要典籍。

李仙根书法作品

(胡传淮 陈名扬 撰写) xLZBeuwoRjfY6elC8EZQRmhxRVel4XoLpgCej+GTQAsJZlyUSsLSlAgmHiY+w28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