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基于文化传播的中华乐教创新课程构建初探

刘 昊

随着“文化兴国”战略的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显得紧迫而重要。至今,孔子学院已在上百个国家近 400 所教育机构落户,成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文化交流机构。为进一步推动中西文化融合,“对外汉语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近20 年间在我国各高校逐步设立,由此类专业培养的学生通过较扎实的汉、英语能力的习得,对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史的全面了解,逐步成长为我国各驻外孔子学院教学的骨干力量。

艺术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性格、文化和心理积淀,直接影响、建构人类的心理和情感。艺术作品的产生与其时代、社会、阶级、民族、文化背景、审美理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确证。不同的艺术形式、艺术种类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规范影响下,必然存在折射相应文化特点的共通性。艺术作为文化的直接载体,在海外汉文化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以“艺术”为载体进行海外中华文化传播的现状分析

(一)艺术活动体验式

当前,各国孔子学院除了进行纯粹的汉语教学,以艺术为手段进行文化传播,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品牌的讲座或活动方面,艺术领域涉及京剧、中国民乐、民歌、民间舞蹈、书法、太极、武术等。总体来说,普遍存在艺术活动教师技能展示、学生简单体验的倾向。

授课教师多为国内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的研究生或当地华人,由于授课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其对艺术的理解往往建立在自身成长的经验和兴趣积累方面,故各地孔子学院艺术活动体验类课程受到了当地华人资源或授课教师自身特长的制约。

(二)艺术课程选修式

在海外进行汉语言传播和文化输出方面,部分海外学校开设了中华艺术方面的选修课程。如:至今为止已持续近 20 年的“亚洲戏剧项目”,该项目由江苏省京剧院与夏威夷大学合作开展,由江苏省文化厅定期委派京剧艺术家到夏威夷大学对学生进行 6 个月左右的集中训练,并排演英语京剧剧目。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广泛的多渠道的媒体宣传,中国艺术家在夏威夷大学的创作受到了当地美国大学生的喜爱。该校戏剧舞蹈系亚洲戏剧项目主任、京剧表演艺术家魏莉莎教授作为在夏威夷大学推广的实际参与者,认为用英语演唱京剧加速了学生学习京剧的进度,拓宽了学生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但在文化认同、艺术革新的观念与接受京剧中的传统和美学价值观念相碰撞的问题等方面存在争议

2012 年 5 月日本樱美林大学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艺术团进行京剧交流演出活动,据日本樱美林大学教授、梅葆玖先生关门弟子、原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演员袁英明介绍,日本樱美林大学长期以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其中以京剧学唱为亮点项目。校内选修京剧课程的人数排在该校戏剧选修课程板块列表之首,该校学生随着学习中国京剧的深入,多数会对中国京剧产生浓烈兴趣。另一方面,对日本来沪学唱京剧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选修京剧课程的日本学生普遍热爱这门艺术,但 86%的学生在选修后,对产生中国京剧的文化背景、京剧脸谱的勾勒原因、京剧典型人物的动作、形体设计的较深层次文化动因都并不知晓,且相关思考较少。

(三)辅助语言教学式

从目前现有的孔子学院文化系列教材、对外汉语文化艺术系列教材可以看到,国内出现了从较为单一的艺术门类切入对外汉语教学的丛书,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对外汉语文化艺术系列教材《唱民歌,学汉语》《看电影,学汉语》等。通过艺术形式进行语言教学方面也出现了较多的理论文章与小型实践尝试,如:在孔子学院以外的海外汉语教学中,美国纽约州宾汉顿大学的“sing in Chinese”以教唱中国民歌为形式,带领学生对民歌中反映出的艺术思想与文化特色进行分析 ,此类研究主要集中于使用外语歌曲、电影等进行英语教学,最终目的在于辅助外语语言学习而非促进文化传播。

二、基于文化传播的中华乐教创新课程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综合艺术课程理论

综合艺术课程,旨在解决长期以来艺术学科因门类不断细化而导致的学科壁垒问题,力图在同一人文主题的统领下,将各艺术门类内在的关联和艺术学习内容整合在一起。是近十年我国探求综合性改革的一种新型课程模式。

古希腊,作为西方音乐艺术发源地,当时的音乐艺术与戏剧、舞蹈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在中国,早在先秦时代,便已对声、音、乐作了划分,认为声是自然发出的声音;音是有组织、有序的声音;而乐是指诗歌舞结合在一起的活动(《礼记·乐记》)。自古以来,中国对君子均要求琴棋书画的综合艺术素质,中国的书画、戏曲等艺术作品也充分融入了诗歌、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内容,均体现出朴素的综合艺术情怀。当前,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综合艺术课程的探索较为多见,理论基础主要依据 2001 年以来由教育部不断修订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 及《国家艺术课程标准解读》。2011 年修订版的《标准》重新提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诗、歌、舞、乐为一体的“乐教”传统的概念。进一步完善了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若干内容。

(二)多元音乐教育与文化传播理论

在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的交叉领域,现阶段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音乐教育极为关注的一个焦点。Janet Field(2010)针对国际文凭组织的中学项目中通过音乐教育强化跨文化理解力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最终提出,国际化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设计必须谨记以促进跨文化与跨国理解为重要目的。 Patricia Shehan Campbell(1992)认为,即使在普通音乐教育中,教师也必须将文化教学纳入考虑,而非单纯进行乐理教学。 Peter Dunbar-Hall(2005)认为,一个以文化教育为目的的音乐课程大纲需体现出不同文化或政体对音乐的社会文化作用的不同理解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机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推动开展的历届国际音乐教育大会,自1953 年以来,越来越关注各国音乐教育参与世界各国文化的对话、推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作用;在美国,1990 年于华盛顿召开的多元文化研讨会,音乐人类学家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就美国课堂上面对白人、黑人、亚裔、西班牙裔、印第安人等不同族群,如何更全面地教授音乐文化课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由此直接产生了国际领域中音乐教育审美哲学到实践哲学的转向。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提出了不同文化语境中的音乐(musics)的概念,不再满足于将欧洲古典音乐体系作为主要的音乐课程教学内容,认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够在确定自我身份、激活自我文化审视方面发生作用;在我国,以管建华为代表的学者们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认为这“将是人类社会发展在音乐教育中的一个新的起点,它将从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教学方法上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音乐与文化的不可分割、以及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一致公认。

2.传播学理论

将传播学理论引入艺术,尤其是音乐研究,是二十一世纪我国部分学者的研究热点,如曾遂今、汪森等研究者都在这一领域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如汪森的《从传播到传播学到音乐传播学》一文 ,从标题便可看出其将传播学历史与理论引入的特点。又如曾遂今《音乐传播新探》 一文更是从音乐传播的过程、手段、效果、策略、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有着极强的传播学特点。2005年,学者曾遂今将音乐传播分为实践与理论两大层面,并指出实践层面为传播行为(如音乐形态的无媒体传播、媒体传播、音乐形态在传播过程中人们遵循的方法准则等),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音乐这种艺术形态在动态的传播过程中对社会和人类发生的影响。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基础上产生的文化思考是基于音乐特性基础上的理论描述。

与以上研究相似的,基于某种艺术特性基础上的传播学理论还有影视艺术传播学等。

3.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理解力理论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学中的重要概念,陈国明与Starosta将其定义为“互动者谈判文化意义与适当地在一个特殊环境下使用有效的沟通行为,以便确认双方多重认同的能力”。陈国明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三个相互依存的层面:认知层面的跨文化理解力(亦称跨文化意识,intercultural awareness)、情感层面的跨文化敏觉力(亦称跨文化敏感,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与行为层面的跨文化效力(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跨文化理解力(Intercultural Awareness),代表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认知面向,强调经由对自己与互动对方文化的理解,而改变对环境的个人观感的过程”

三、中华乐教创新课程构建的理念

(一)面向对外汉语专业及海外汉语教学实践者

当前我国海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主要群体为具有对外汉语专业背景的研究生或具有海外汉语教学资质的高校教师,本课程基于我国高校具备一定中华文化素养要求的对外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而开设,实施一种以艺术“启智”,以文化“修心”的课程模式,通过音乐艺术的内容打开文化高塔的窗口,引领学生通过感性的体验和丰富的联觉重新感受自身文化对个体及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而换一种角度思考海外中华文化的传播。

(二)以文化专题为主线,以音乐教育为主体,综合主要艺术门类

中华乐教课程提倡以音乐为主线,将艺术学科的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进行综合,强调多种艺术学科的联系,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丰富的艺术信息,更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本民族与世界各地艺术的历史、文化意蕴,感受其特色,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华乐教课程,是在肯定单一艺术的艺术活动体验式、课程选修式等现有模式外,构建一种涵盖音乐、舞蹈、戏剧、书法、服饰、影视等多种艺术门类的音乐教育课程,使之与单一艺术的传播相配合,形成互补,进而实现学生对艺术和对自身文化的理解。

(三)设计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的单元模块

中华乐教课程,以集中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专题”为主线,将中国传统艺术内容结合现当代艺术元素进行有效整合和巧妙构建,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在内的系统的艺术专题课程,使学生通过对中华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赏鉴,多角度认识中国文化结构的深层含义。在选材上,更侧重对中国文化的呈现;在教学方法上,更强调对相关文化热点的讨论,学生在日后的海外汉文化传播教学实践中,对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可以做到思路更加开阔。基本涉及的模块参考如下:

1.模块一:中国女性与爱情

2.模块二:中国英雄主义观

3.模块三:中国民俗与民风

4.模块四:中国家庭与伦理

5.模块五: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以上模块设计旨在从中国的地域、民族性格、社会结构、多民族性、历史发展等多角度引领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思考。

四、将艺术体验融入文化模块的中华乐教课程教学范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设有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专业,招收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研究生以及留学生汉语文化本科专业、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等,其中,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向国际汉语教育专业输送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更具素养的研究生人才,进入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研究生有一年时间直接参与本校海外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因认识到艺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学院近年来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中华文化体验课程,如书法、民歌、民族舞蹈、戏曲等。基于以上现状,自 2012 年起,上海外国语大学人文中心集结校内外艺术教师与资源,探索开发了面向“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中华乐教课程,在校内外资源互补的条件下,进行了初步的教学实践,基本探索出以下三种教学范式:

1.教师主导式

我国大多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均以实施音乐学科、美术学科的分科教学模式为主,以文化主题模块进行综合艺术习得的经验不足,这要求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对文化现象的分析具有一定高度,在准备课程过程中,教师要从汉语习得、艺术感知与体验、历史知识等方面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度解析,确立文化讨论热点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如模块一“中国女性与爱情”,教师从古今中国具有代表意义的女性人物入手,结合艺术作品开发教学内容。如,选取艺术歌曲《孟姜女》,引导学生就孟姜女的姓名观察古代女子的姓氏;从《孟姜女》中三段体现中国春节、春分、中秋、重阳等节气的歌词,挖掘能够引导学生汉语教学的元素;通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启发学生收集描写古代女性对待爱情态度的传说;另外,向学生讲解戏曲“紧拉慢唱”技法在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运用,通过孟姜女的服饰、发型图片,讲解中国女性服饰的变迁;最后,在学生对中国古代体现女性忠贞爱情的其他艺术作品进行的收集和分享中,鼓励学生从汉语习得、艺术体验和历史文化知识方面,自主开发同类艺术作品的艺术课案。通过对不同领域艺术作品的分析或体验,集中思考艺术作品中潜在的文化现象,进而逐步形成对艺术表达社会现实的理解,加深对中国文化的思考。

2.师生互动式

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接受的学校艺术教育、社会艺术教育参差不齐,积累的艺术经验不尽相同,部分学生在书法、乐器、绘画、舞蹈、朗诵等技能方面具备一定的特长,而教师的知识储备也无法囊括所有艺术门类,教师在进行主题模块教案思考过程中,可提前给出文化模块中的具体选题,鼓励有某领域艺术技能专长或相关知识积累的学生共同参与到艺术课程的开发与探索中来,实现教学相长。如上海外国语大学 14 级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生班在《中华文化艺术体验与鉴赏》中,教师在模块“中国民俗与民风”中,给出了“中国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中国不同地域的风俗文化”“中国的戏曲与当地文化”等主题,邀请有兴趣的学生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来自内蒙古的阿莎茹同学,母亲是内蒙古歌舞团的演员,自幼能歌善舞,她主动向老师申请共同开发一节主题为“蒙古长调蒙古人”的课程。在课程实践中,她身着民族服装,亲自展示了内蒙古的“呼麦”技巧和顶碗舞,说明了蒙古族不同的身份与不同服饰的特征,将自己民族特有的生活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出来。教师在了解了她的选题构思后,给予深化和补充,鼓励其在此基础上带领全班同学体验一次简单的蒙古族舞蹈,设计经典的几个脚步和手臂的动作,带领全体同学在实践中领略内蒙古风情。最后,老师对课程进行总结,向学生介绍总结此类课程的设计步骤,强调实践性和参与性以及艺术与生活的互动性等教学理念。

3.小组讨论式

针对某些文化模块的若干选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选题意向将其分为若干组别,提前布置课前资料收集要求,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某一文化专题。如上外 13 级国际汉语教育本科专业选修课《中华文化传播与综合艺术》课程中,教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一模块,提前给学生布置以下三个选题,A组: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艺术家;B组:海外被翻唱的中国歌曲;C组:影响全球的中国艺术。学生自由分组讨论进行课题汇报。课堂上,选择A组的学生甲,把华人音乐家谭盾的作品从电影《卧虎藏龙》配乐到展现湖南湘西文化的交响诗《地图》分享给大家,总结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论题;这一论点在课堂中与C组学生就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而展开的论述中“用交响的语言谱写中国传说、世界的才是民族的”这个观点形成了正反两个辩题,两组陈述启迪着学生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到了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性,从更深层次思考东方文化如何走向世界。B组学生从第一首被翻唱的中国流行歌曲《玫瑰玫瑰我爱你》等旧上海中国流行音乐讲起,到中国民歌《茉莉花》在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应用,再到向全班同学展示某外国演唱组合用rap改编中国民歌《映山红》,用说唱的形式道出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以此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的案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通过艺术创作手法了解、表达国家历史变迁的使命感和迫切感。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应用和跨界思考让小组讨论式的课程丰富、生动,教学内容既时尚又深刻,甚至让教师大开眼界,教学手段也实现了既能从艺术本体出发,又能与文化传播相结合的良好教学效果。

五、中华乐教创新课程构建的原则

(一)坚持经典性与时代性相融合的原则

中华乐教课程的目标和宗旨在于学生通过对艺术的了解和学习,增进对文化的理解,课程每个模块下选取的艺术作品必须保证其经典性。但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高雅与通俗的界限日益模糊,二者逐渐从二元对立的关系,成为多元文化模式中共存的因素。教学者要充分意识到学生审美方面的变化,因势利导,坚持经典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二)坚持文化讲解与艺术体验相结合的原则

艺术的体验型、参与性、情感性决定了艺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在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差别,基于文化传播的中华乐教课程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体验环节,强调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的互通与转换,带领学生掌握一定的还原艺术作品“韵味”的基本技能,辅以对文化的深入理解,如此可强化其进入实践领域对外沟通与教学。可通过小型的课堂汇报、期末艺术展演结合学生对各模块主题的论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三)坚持传统授课方法与新媒体运用互补的原则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和广度与过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艺术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剧场、音乐厅、美术馆,而是更为广泛地进入网络等大众媒体,手机阅读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新媒体的运用方面,学生常常胜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信息收集方面的能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更多艺术领域发现资源,通过讨论进一步拓宽教学双方的视野,为进入各专题的思考提供通道。

(四)坚持课堂授课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原则

中华乐教课程除了音乐内容的教学,还与艺术学科的其他门类产生较多的关联性。课程普遍会遇到某一领域教师艺术门类单一或各科艺术教师共同合作困难等问题,在尽可能实现艺术类老师围绕专题集中授课的模式下,还需要注意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整合,高校可借助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与当地主要艺术场所合作等模式引入一系列中华文化特色讲座,聘请当地民族艺术领域的专家与学生实时互动,力所能及的开拓艺术教育平台。

综上,艺术作为文化的呈现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不试图表现价值判断方面的中立性,而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艺术了解文化对于个体理解本民族与其他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大辅助意义。面向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学生构建的中华乐教创新课程,期许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综合艺术教育、跨文化能力与意识的培养、中华文化在海外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4D10WwIDjEijVhoLenYxnhTiEKDsoR3OwL6PNeIO3XdHZC3neRzGVnfKxycNxa5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