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与应用型高校德育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坚实根基,古为今用、知行合一是文化传承的途径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民族一分子的精神依附和情感源泉,能够凝聚共同文化因子的人,让他们心在一起,行动充满历史正向能量。高校德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传承的最重要一环,应用型大学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鲜明的育人特色和社会职能,不宜在所有高校中采用统一的文化传承模式,依据应用型大学本身的特色,做好德育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意义深远。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的价值关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德育的价值考量

首先,高校德育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路径。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培养”变成了“树立”,一个词的变化体现了理念的提升和重视程度的提升。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我国传统文化由传统到现代,实现辩证的认知、规律的把握和传承的建设。德育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德育又对文化具有超越性,这一超越体现在文化融合传播的过程中,糅合派别、时空等因素,使古代的变成当下的,传统的变成现代的,传统文化融合于德育之中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路径和根本体现。其次,高校德育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德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意识形态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德育的重要关注之一,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蓝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内容的德育实施体系,随着大学生个体意识对个人价值、人生意义的追问,高校德育从政治意识形态控制向现代中国社会道德重建展开探寻, 相应的政策面体现的是十八大提出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这是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传统文化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儒家思想的“仁爱”“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道家的“无为”“不争”,墨家的“兼爱”“非攻”等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仍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习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的精神追求,中国社会主义本身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传统文化更是其源泉和精神滋养。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运行机制反思

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学科化专业化大于科学化,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传统文化淡化和教育逐渐缺失的问题。我国一直大力倡导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小学教育中就设有“传统文化”这一门课程,给学生传授《三字经》《弟子规》《大学》等内容,但纵观我国传统文化传承运行机制,可以发现其内容还不够完善、结构还不够合理、体系还不够科学。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目前主要体现在公共课和德育方面,公共课包括《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内容少、课程少、学分比重轻是公共课的硬伤。德育方面则政治理论性内容多,传统文化内容融合的少、实践的少。整体分析,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缺乏亲和力、感召力,运行机制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理论重视、实践轻视,运行重视、效果轻视,表面重视、深层轻视的问题。

二、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误区

1.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

高校并非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只能是另一场重要的战役。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呼声大、行动小,雷声大、雨点小。能够列为“通识教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已经是工作到位,专业教育的思想仍是根深蒂固。所以传统文化教育对于高校的系统课程而言算不上重要。

2.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外部环境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并非孤军奋斗的个体,而应该是先锋队。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被赋予了引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然则回顾文化的复杂性,不得不承认的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只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方面,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深入,高校在教育上的特殊性和权威性将日益削弱,由之而来的是教育途径的多样化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加速融合。应当凝聚社会、学校、家庭、网络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吸纳多渠道教育力量的加入并形成合力。

3.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更是融会贯通、理论具化的过程。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化环节,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系统了解和深入挖掘才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而目前备受重视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仍停留在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上。

“中国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首先,“中国梦”与传统文化的印证关系。2012年11月29日,“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出现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是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易经》象传篇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提倡独立而刚健向上的人格。“中国梦”很好地诠释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思想。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国梦”也将“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签。而“天人合一”和“天人协调”正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的认同。《易经》象传篇说: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既强调了和谐的内涵,又与“中国梦”中以民为本的观念息息相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中国梦”的行动准则之一。 这一观点既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又强调了凝聚合力的必要性。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古语有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以说“知行合一”既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之一,又是中国教育的精髓之一。“中国梦”很好地鉴证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其次,“中国梦”对传统文化的深化发展。“中国梦”提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化。对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和去粗取精是传承的重要步骤。“中国梦”很好地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同时随着“中国梦”的深入开展,必将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提炼和融合。“中国梦”是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结果。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到现在的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尤其是提到了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可以说“中国梦”是中国国情和国际地位的反映,融合了科学含义和历史进程。

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及“中国梦”教育的途径如下。

1.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

随着“中国梦”的不断发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也成为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强化“中国梦”教育的主要途径。随着教育体制和教学大纲的不断完善,“通识教育”必将由“精品课程”取代。网络时代的来临,是“中国梦”和传统教育的挑战也是机遇。网络教育的范围和效率是传统教育所无法比拟的,运用好博客、微博、微信等科技手段,抢占网络阵地将是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要积极开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梦”教育活动提供硬件支持。建立专门的教育网站,开设符合大学生实际的栏目并及时更新新鲜多样的内容;其次要建立高素质的网络工作队伍。相关人员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能够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传统文化水平;最后建立完善的网络工作机制。将教育活动纳入高校教育总体规划和校园网络建设总体规划中去。

2.强化教育,融入实践

“身教胜于言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校教育模式中的社会实践环节需要将“中国梦”和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同时应取消那些重复性、内涵少的面子工程。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发展理论指出,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从而构建了社会有机体。实践“中国梦”和完善传统文化传承既要创新思路和办法,又要开拓实践的新境界。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主要分为课程内载体和课外载体两个方面,对于公共课的分析可以看到少量课程的传承路径显然难以满足传统文化庞大的身躯,在课程内载体方面,文化和德育应蕴含于每一门课程当中,而不是限制在某些课程或某些通识课程中。美国卡耐基基金会主席博耶评价美国高校的公民道德教育时,针对课内载体谈到了三个隐性、硬性的课程要求,一是这门课程的历史和传统;二是这门课程涉及的社会和经济;三是课程面对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将道德教育隐含于经验教育、综合教育中,根除了“被教育”的痕迹,使受教者被引导着自行归纳和得出道德结论,完全没有“填鸭式”的生硬感和压迫感。课外载体方面,目前的传统文化传承相对局限于校园内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上,与社区等校外结合的程度低、范围小且参与人数少,可以说主流的部分依然在校内,显得理论有余实践不足。社团活动、社团服务与学校整体文化建设一脉相承,在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一线的方式了解国情、民情,体验每个公民的责任感和参与社会事务意识方面缺失严重,应该将学生关心的人生意义的思考等,主动引导到国家建设、社会责任、文化传承上来。制度环境影响着运行机制,“立德树人”“以人为本”都是制度变革的体现,在此基础上还应借鉴古今中外有益的经验,改变以显性控制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建立全方位引导教化的社会实践教育体系。

三、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及其德育现状

1.应用型大学发展掠影

20世纪在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教育民主化等思潮推动下,高等教育在结构和模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兴产业让市场经济多样化,教育的服务职能亟待加强,多样化引发了高等教育精英化衍生大众化的必然,大众化产生的理念改革和结构变迁意味着教育策略的调整和不同。1998年3月的《江南论坛》在国内第一次出现了“应用型本科”这一提法,提出人为龚震伟。1998年至今,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院校就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2009年前后,教育部针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方方面面的问题,先后九次召开了全国新建应用型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或院校联席会议,专题会议就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随着“应用型”教育理念的演进,这一类高校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受美国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英国“新大学”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等影响,国内许多应用型高校发展迅猛,走在了大众化教育和特色发展的前列。我们在看到进步和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校时间普遍不长,特别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时间有限,人才培养在跟随和特色上难以取舍,面临着发展资金短缺、人才引进困难、学科基础薄弱等困境。

2.应用型大学德育现状

1991年8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是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两手都要硬”的德育体现。1995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大纲》对高校德育的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完善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纳入了心理健康、审美、学风、道德法制和人生观教育,同时提出了拓宽德育途径,实现综合育人。虽然应用型大学与《大纲》同一时期在总结和提升的基础上孕育而生,但在路径依赖的惯性下,高校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整体沿袭了旧有的德育模式,在制度设计和实践层面滞后守旧。20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加深,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文化和道德方面建设的缺失、失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重建的呼声响亮起来,随之发现“路径依赖”是这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多年来政治挂帅灌输模式面临的困境,高校德育承载着革新这一“路径依赖”的责任和使命,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最底层的核心价值和基本价值重构和具体化,立德树人和以人为本在理念方面直指传统控制模式的不足,提出“人本化”的方向,这体现了德育从形而上向形而下的重心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最底层和最根本的价值具象,然而,高校德育目前重学科化、轻科学化态势依旧明显,功利性依附于纲领化、同质化的同一路径上显得大同小异。

四、应用型大学德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创新传承一:追求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的深度融合性。传统文化的纵向维度是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秦诸子、唐诗宋词、戏剧小说、工艺制作、发明创新等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流淌,灿烂的文明闭上眼当然不可能看到,只是看到却没有一个从认识深化到实践创新的过程,那么传承和现实同样不能完全合辙。应用型大学德育创新传统文化传承不仅要看到纵向维度,更要重视横向维度,即应用型大学本身的特色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特点。应用型大学面向区域经济,服务地方社会,实践创新是其与生俱来的本色,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乏创意创新,四大发明、旷古烁今的建筑工程、熠熠生辉的各类艺术形式和文学作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对创新的诠释和对实践的重视。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孟子等先哲都有游学和访学的经历,他们也都开创了新的学派并著书立说,甚至有“百家争鸣”的景象,可见传统文化中不缺乏这一类教育素材。应用型大学的数量占到了整个本科大学的1/4左右,本科在校生数量占到2/5,这些学生在国计民生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刻不容缓。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有近代革命传统文化这一部分感人至深的内容,“上甘岭战役”“建军节”“抗日战争”,无数仁人志士、烈士英雄需要我们去生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所有高校德育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诚信、和合、大同等都可以很好地阐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其有根可循,而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当代大学生有文化认同感和亲切感,其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创新传承二:利用传统文化与两个目标的内在契合性。应用型大学的两个根本目标是培养应用技术人员和为社会服务。应用型大学在规划育人思路、谋划自身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和服务地方的根本目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利用办学资源和育人资源,地方传统文化天然的认同感、得天独厚的文化传承是地方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反过来传统文化进行地域性传承也有无可争议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应用型大学融入地方社会的最好的桥梁和纽带,创新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学科建设、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结合起来,能够起到学校与地方的共建双赢。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是技术和服务的深层要求,对应用型大学培养的大学生道德和责任的教育,标准答案化和模式化的课堂灌输和重复实践,让学生在来来回回“炒冷饭”中生出了对教化的免疫力和反感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方面的教育素材不胜枚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天下之忧而忧”,无数先贤言传身教、著书立说,把人的责任道德与社会国家甚至自然都结合起来,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力量,是应用型大学德育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优秀教育素材。

创新传承三:讲求并构建传承张力结构的点面层次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体量巨大,在传承方面应讲求科学传承。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些方面的作用力和作用点都有所不同,每一个传承人群、传承行业都应有其自身的点面层次和传承张力结构,就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一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应用型大学的传承张力结构应有以下几个点面来实现其张力结构。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面。梳理地方传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挖掘其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用地方传统文化的教育达到重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深入引导学生的地缘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二是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与近代革命传统文化的结合面。“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第一个界定,传承传统文化要与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这是德育工作政治性的要求和体现。革命传统文化近年来受“抗日神剧”的影响负面效果凸显,让大学生了解革命传统历史、革命传统文化是德育对国家的责任、对先烈的缅怀。革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爱国、独立精神诉求的延续,其中的一脉相承应该在当代大学生中传承下去。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应用型大学所有课程中的体现与职业服务文化的结合面。应用型大学里面最典型的就是直接面向应用的工科专业,这些专业都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要求,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就是危险品存储不规范、责任意识淡薄造成的,遇难人数近200人,经济损失15亿美元。

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播与校内外实践的结合面。新媒体传播是德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重要渠道,是媒体实践的方式,用新媒体传播的形式督导校内外实践的开展,把校内外实践的运行通过新媒体进行扩音。应用型大学因为其办学定位注重学生的校内外实践,传统文化只是学习和认知显然没有生命力,运用于实践中才能传承下去,应用型大学在这一方面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同时应注意与新媒体运用的结合。 hybsnnD3ih4cOBpMD7mtr+w5Pvy2t2O1k1llwnK/h88E66CFwQ/QxB8ay09ajpJ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