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概述

传统文化体量庞大,源远流长,有物质、文化、制度、理论、器具等层面,无数的辉煌在传统文化长河里闪耀。用简短的篇幅对传统文化进行总结和描述,会像瞎子摸象一样充满滑稽色彩,所以这里的传统文化只是从应用型高校范围内能够接触到的传统文化谈起,即便这样也只能是对浅显的表象进行下梳理和分析,完全不会到达“魂”“体”“用”的深度。要分析两种文化在应用型高校中的冲突与融合,就要了解二者的发展传承、语言特色、影响融合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在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和研判。笔者首先选取了四个介入点来构架和呈现传统文化发展传承现状,之后对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进行简要的概述。

传统文化传承介入点之一:传统文化需要主动学习和传承。被动学习的文化,那是在灌输和“填鸭”,有自己想法的学生会反感,以点带面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然后自己主动去学习传统文化,笔者认为这是传统文化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让我们大范围地列一下传统文化在高校可能接触到的内容:文学(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艺术(书法绘画、音乐戏曲、建筑文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传统文化理念、传统节日、传统思潮(百家争鸣、经学玄学、道教佛学、理学新文化、中西体用)、传统哲学(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之所以说目前的传统文化主要依靠自己主动学还有一个方面的意思,就是目前的高校,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严重。思政教师开展的“两课”教育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较少,不能独自起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除了这一点外没有其他公共课程,剩下的就是校园文化活动了,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我们看看传统的节日和唐诗宋词就能了解了。中国阳历节日有六十余个,阴历节日十几个,同学们除了把节日当作放假回家的机会,能够扎扎实实地在学校组织庆祝的传统节日寥寥无几。校园活动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窠臼感过于明显,显得吸引力不足。如何找到这样的“点”来带动传统文化的“面”?让我们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看看,高校里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可以说比较到位,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处处体现着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核心价值观理念,公共区域的墙面上常常可以看到精美的中国画风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相关的课程、讲座、活动都很多。经过大量的学习,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点。在学生党支部开支部会议的时候,有的学生党员会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听完之后让人感觉很感慨。曾经有个学生党员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得很好,为什么好?就从个人层面简单说说,个人层面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仔细想想,这就是我们的大学生活。爱国就是政治理论学习、党支部工作和学习等;敬业就是学业、学生干部工作、学生会工作;诚信就是考试诚信、做人诚信和就业诚信;友善就是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尊敬师长和团结同学。基本把大学生活全部包括,其实个人层面上,放在每一个职业上都可以这样把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包括在内。这个学生党员因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兴趣,所以他找了中国古代的核心价值,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然后又分析了美国高校的核心价值和日本企业的核心价值,他发现相对而言,美国高校的核心价值有一条“勇敢”,而日本企业的核心价值有一条“忍耐”。后面的内容不是课堂的授课内容,也不是校园活动的结果,而是这名学生党员因为感兴趣,自行查找资料开展的研究。如果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也能有很多这样的点,那么传统文化创新传承的面就可以展开了。

传统文化传承介入点之二:网络成为高校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创新传承平台。网络成为高校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创新传承平台,是因为在课堂教育只有极少传统文化的情况下,大学生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资讯的最大平台就是网络,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一体化建设完善之后。学生们通过网络,在个人终端的电脑和手机上可以实现信息的阅读和上传。传统文化通过网络主动投射到大学生的情况有一些,近年来“百家讲坛”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系列,阎崇年先生的清史,王立群先生的宋史,百家讲坛汇聚了一大批顶尖的专家、学者,他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说透了历史,讲活了文化。很多大学生因为通过网络看到了百家讲坛的节目,而针对自己喜欢的部分,查找资料进行深入阅读。同样的例子还有袁腾飞老师,他成名于百家讲堂,后来在新浪开通微博,仅仅到2015年中,他公共平台主页上标注的粉丝数量就已经突破了1200万,相当一批大学生因为看他的新浪微博开始喜欢上历史。不可忽视的是类似百家讲坛的例子还是太少了,在这样的精品太少的同时,应该警惕篡改历史,低俗化历史和传统的情况比比皆是。

传统文化传承介入点之三:以红色文化为例警惕传统文化篡改、低俗化、丑化现状。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红色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正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和积淀。红色文化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例证和实践的一部分重任,但近年来篡改、低俗化和丑化红色文化的现象严重损害了红色文化在大众,尤其是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惕。这里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抗日神剧,抗日神剧不仅把革命先烈描写成手撕鬼子、枪打飞机的超人,还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智,让人怀疑为什么这样的抗战还要打那么多年,甚至为战争付出了那么巨大的代价。相对电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娱乐化的抗战影视,那些真正严肃的纪录片和对抗战忠实还原的制作比例小得可怜,而能够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的更是少之又少。有些口碑不错的抗战影片,主角大字不识几个,战争素养好得出奇,似乎队伍里面就这样的人能打仗,有文化的也要甘拜下风,而类似的抗战影视剧还真不少。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有相关常识或者看过我党党史的人应该知道,超过半数的中共高层有留学经历,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陈独秀、李大钊、董必武、任弼时、叶挺、聂荣臻、陈毅、刘伯承、叶剑英、肖劲光、陈赓、刘亚楼、赵一曼、彭湃等都是留学生,没有留学经历的很多中共领导和将领也都是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让人感叹抗战神剧为了赢得市场出卖了多少东西。把传统文化过度娱乐化的还有历史宫廷剧,近年来,娱乐化的历史宫廷剧好好给大众上了一课,一场场后宫争斗,一个个阴谋阳谋,把人大致分为好坏两个阵营,一对对男女爱情穿插其中,把复杂的历史用成人童话的眼光一眼“看透了”,不知道是娱乐大众还是愚弄大众。

真正把红色文化好好挖掘和演绎,可以起到震撼人心、荡涤灵魂的作用,传承文化当然更不在话下。高校传播红色文化同样要结合现实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一个个闪亮的点,让大学生主动被红色文化吸引和感动,起到进一步挖掘和研究红色文化的作用。如面对今天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从二战之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利比亚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历数比较大的战争基本上都有美国的参与,其中有很多都是美国发动和主导的。面对美国全球霸权主义,如何利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传承红色文化和教育学生的目的?通过组织观看抗战神剧显然不行,通过观看历史宫廷剧以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估计也难以实现。挖掘红色文化可以做到这一点,抗美援朝就是我们对抗美国全球霸权主义的生动例证。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典型视角来看一下:上甘岭战役。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比比皆是,有的是电影里的真实再现,有的变成了义务教育课本里面的经典篇目,拿着步话机喊为了胜利请向我开炮的王成,舍身堵机枪眼的英雄黄继光,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排长孙占元,用身体接通电话线的英雄班长牛保才,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伤兵战士孙子明,这样的英雄事迹、英雄人物还有很多。记得上学时学过的因为战场上缺水而发生的一个苹果的故事,战士们都舍不得吃的那个苹果转了三圈还没有吃完。每当看到这些英雄事迹,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这就是我们的军人,我们的子弟兵,他们是最可敬可爱的人。想起看过的一个电视节目,故事讲一个抗美援朝的老兵,是被战友从炮弹炸后的尸体堆里刨了两个多小时救出来的,在年事已高与病魔做斗争的时候,连医生都感叹他与病魔斗争的顽强意志,后来他的病越来越重,意识也越来越模糊,但求生的欲望却越发的强烈,也许是军人的本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嘴唇还挤出几个词,“这是我的任务……”“活下去。”他不是在为自己而活,他是为了死去的战友而活着。这样的材料还需要“娱乐化”来赢得市场吗,这样的感人事迹谁能下得去“低俗化”的手,把这样的史料通过网络和新媒体手段真实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还会有人认可《兄弟连》吗?我们的空降兵是为了对抗霸权而抛头颅洒热血,别人的空降兵是为了分得战争利益甚至是为了争得利益而去。对于红色文化,我们的宣传还远远不够,这样的内容重拍多少遍,重新挖掘多少遍,重新与现实结合开展多少教育都不够。

传统文化传承介入点之四:要充分挖掘学生社团的作用。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我国高校社团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数量方面还远远不足。这一数量的概念,既体现在社团的数量上,也体现在社团参与学生的数量上,更体现在社团种类上面。学生社团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整体数量依然偏少。目前的学生社团种类主要包括文体类、科技类、社会实践类,而红色社团、理论学术社团数量偏少,兴趣爱好类社团所占比重较大,如舞蹈社、歌曲类社团、滑板社数量多,甚至常常出现重复建设而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是社团活动频次失衡、活动与社会接轨少。高校社团活动呈现活动繁杂,高质量活动不多的局面。社团活动因为缺乏指导,活动组织的自主性很强,但多是从学生角度去设计活动和开展活动,让很多活动组织水平略显稚嫩,重复性活动很多。如征文比赛,似乎成了所有社团的必选活动,什么社团都可以搞征文比赛,随便冠个名字就可以开展一场征文比赛。至于比赛的评委、内容和是否存在抄袭则鲜有人重视。再比如素质拓展类活动,挂着户外素质拓展的名堂,所有的社团都可以用增加凝聚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旗号开展。征文比赛和素质拓展活动不是不好,也不是不赞成搞,而是这几类活动频次已经失衡。高质量、有创意的活动比例一直不高,社团活动形式陈旧、宣传方式陈旧导致吸引力不足。如开展社团活动的模式就是:活动方案、各系传达、报名比赛、宣传展板、活动总结。很多社团管理机构常常把检察院系工作的那一套照搬到学生社团上,检查学生社团的档案整理、档案留存等工作,让社团骨干们埋头案牍,重视材料整理高过重视活动效果、活动创新和活动吸引力。社团活动还存在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出于安全、资金、指导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社团的服务社会、服务地方职能发挥得十分有限。高校里面集中性、大规模的让学生与社会进行联系的活动就是社会实践,除此之外在平时的社团活动中,缺乏大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活动。大学生早晚要走向社会,有效地打通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路径,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意识是高校的使命之一。如果因为怕出现安全问题和责任问题而畏首畏尾、因噎废食,那么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就完全成了一句空话和套话。

三是社团人员比例失调。高校社团人员的配比呈现一个有趣的趋势,大一上学期似乎所有的人都在社团里面,大一下学期大部分人又都退了出来。大二还有一部分留在社团里面,社团里面除了几个社团骨干就再也找不到几个大三的学生了,至于大三以上的学生基本和社团绝缘。造成社团人员比例失调的原因很多,包括社会上功利主义的影响、学生的学业压力、学校唯学风建设论和社团本身缺乏吸引力等因素。四是社团缺乏场地、经费和有效指导。高校社团有时会分为学校级别的重点社团和院系级别的一般社团。重点社团有时会有一部分室内场地,一般社团则主要以室外场地为主。社团的经费以学校划拨和实报实销为主,社会上的经费来源极少。社团内部收取社费的情况有的高校允许,有的高校不允许、不支持。社团的经费常常以组织社员购买用品、参加活动等形式来赚取。社团的指导教师一般是团组织的老师和辅导员,我国高校目前的辅导员数量配比还远远没有赶上高校改革后学生增长的速度,有的高校是在一比二百左右,有的高校能超过一比五百,团组织的老师属于职能部门,所以人数很少。

这样看来,让那些处理日常工作都满负荷的老师们去开展没有硬性要求的社团活动指导工作显然效果不会理想。建议如下。

一是重点解决重复建设的问题。对学生社团进行科学分类和数量配比,如根据一定比例建设体育类、文艺类、科技创新类、志愿服务类和学术理论类社团。强调学术理论类社团的比例不能低于一定数量,保证红色社团和哲学类社团的生存空间。提高学生社团的理论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强调学生社团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意识的职能,与国家政策和社会正能量保持同频共振、同步同轨。

二是规范社团活动、提高社团吸引力。规范社团申请管理运行程序,将社团活动按照活动开展目的分为几个板块,如拓展人际关系板块、锻炼自我板块、服务社会板块等。参加社团活动不能一窝蜂地冲上去,要根据年级不同,设计不同的锻炼目标。低年级同学完成相应的初级目标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学校对于社团高级目标类活动可以纳入统一的管理,给予重点的经费支持。改变过去因人成事的社团组织和管理运行模式,避免因为人员变更就沉寂的情况出现。提高学生社团的目标化管理和项目化管理的程度和水平,切实增加社团活动对成员的吸引力,减少重复和粗制滥造的活动立项,避免为活动而活动和为考核而活动的现象出现。

三是专人指导、科学指导。国外的社团非常吸引大学生的一个地方在于社团的人脉和社会资源部分,我国高校社团应该有这方面的长远考虑。专人指导社团活动开展首先要建设完善高校学生社团校友录制度,通过新媒体和网络手段,组建完善的校友录群组织,定期在群内联系,组织固化的线上和线下活动以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要科学化为学生社团量身定制和设计活动,修改完善《社团活动条例》,增加学生社团活动场地,简化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使用、审批和划拨程序,从学校和院系层面联系社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为社团活动牵线搭桥。

网络文化的争议很多,其定义离不开网络和文化两方面,在传播方面有迅捷的优势,表现上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冲击力。有其独特的魅力,也有其游离于规范和规矩之外的特点。网络文化依托于电脑、手机等平台,依靠网页、软件、APP等传播系统,运用网络语言、网络新词、符号、图片、视频作为表达方式,功能强大且发展迅猛。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内源,以儒家为核心观念,包罗万象又仪态万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价值观、方法论和道德标准的体现,是连接华夏儿女的血脉纽带,无形又牢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道德源泉。

两种特色鲜明的文化在21世纪初开始相会,有契合点、有碰撞点、有融合点,扮演的角色和拥有的话语权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影响着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和角落。要分析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冲突,需要首先看到这两种文化在与其他文化接触时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一点上网络文化因为产生时间短还很难预测出未来的事情。传统文化则不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而出的传统文化经历了至少两次大的文化交流和冲突,一次是汉唐佛教,另一次是西方文化。汉唐时代,丝绸之路紧跟在军队的身后铺展开来,中华民族的眼光看到了西域甚至更远的地方,丝绸、瓷器的贸易输出伴随着黄瓜、葡萄等商品的流入,佛教悄然传播。以禅入诗引领了当时最顶尖的一部分文人的创作,王维、苏轼和同时期的文人受到佛教的影响,尤其开始重视平仄的变化。这一时期的文言文因为佛教经文的引入,超越了儒家礼教森严的窠臼的同时带来了白话文的改革。元朝至今西方文化的涌入大潮从未停歇,民族虚无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种种思潮涌动,白话文、拼音、标点、繁简字,传统文化甚至经历了“失语”的窘境。但每经历一种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总会在消化、吸收之后对自己做出一些改变,在新的基础之上进入另一个繁荣期。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融合性、包容性,更具有强烈的自我更新性。21世纪初网络文化来势凶猛,它夹杂着西方文化为代表的种种文化和思潮,向传统文化发出了第三次交流和冲突的信号。

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虚拟性和现实性的对立

网络文化产生于虚拟的数字和符号,它的发展根基浅,依赖于网络这一特殊的空间。虚拟化的文化属性让网络文化天然与传统文化的现实性形成对立。网络文化的语言十分具有特色,语言和词语是文化构成的基本单位,网络语言虚拟化决定了它与传统语言文字之间的矛盾。举个简单的例子,人们在网上交流多了之后,常常发现两个问题,一是提笔忘字;二是因为长时间不怎么书写,自己的写字能力在退化。这是人们明显能感觉到的变化,潜移默化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人们交流之中语句开始变短,语句中各类变种的语言和词语开始出现,符号、数字、字母等网络语言让传统语言文字受到很大冲击,汉字使用水平可能会呈现下降趋势等。

2.多元性和一元性的对立

网络文化与其说是一种新生文化,不如说是杂糅各种文化、思潮和产品的模式。西方文化、佛教文化、非洲文化、美洲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不同的生存、生活、交往和工作的模式在网络中不加筛选地全盘端出,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泛自由化各种思潮观念交织其中。相对于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杂糅性,传统文化则单一的多。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心性修养和哲学境界中都有其一定之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善恶之辩、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相对于网络文化成熟得多也成型得多。多元性带来的自由化甚至是非道德化,让人们在虚拟世界中可以无视传统的约束和权威,网络文化中存在着普遍的自律意识差、道德观念缺失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虚拟和现实哪个才是真实的错乱现象,年轻人养成了网络阅读、网络思维,很多成了网络人,有的甚至产生了网瘾。

3.更新效率的对立

网络文化在更新效率上目前来看有技术上的优势,依托于互联网发展的网络文化,可以伴随着互联网的成长完成一部分自我更新。网络文化交互性和主体性换位的模式,让文化的位置感模糊,自我更新的效率提高。相对于网络文化而言,传统文化的更新在向网络文化靠拢的同时丧失了一部分自我更新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我更新的步骤规范。

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文化成本上的融合

传统文化出版时间长,印刷、运输、传播、销售的成本都高于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依托于虚拟网络,免除和降低了很大一部分文化成本。而网络文化快餐性的短平快决定了其文化的质量需要向传统文化学习,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文化因为复制和转载带来的文化成本上升又远远高于传统文化。从文化成本上来看,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有相当多的空间和板块需要相互交流和融合。

2.价值观和道德观上的融合

传统文化有几千年来形成的成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观念的基础扎实,内部结构稳定,方方面面都涉及得很全面。新中国成立之后,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传统文化孕育而生了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等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文化和理论。网络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属于建设的初期,需要规范化和自律意识的介入,特别需要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融入。网络文化自身又包含有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未经梳理和融通,人们接受起来对传统文化包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一种反向辩证的过程,造成了传统文化价值观自身的更新和融合。从价值观和道德观角度来看,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下的年轻人,需要在网络文化上体现出正能量,需要在网上注意自己的言论,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优势互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3.传承文化角度上的融合

文化本意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载着传承物质生产、制度行为和精神心理等遗产的重任。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在这一点上都有责无旁贷的义务,都应当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作为自身发展和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文化有传承传统文化的职能,传统文化有融网络文化为一体的趋向。 ec6BMuOTg9nVzF6JViOsGM0l6aLQ/xLHR2XrA8oLrTeX26mye27eSKpebiyIHPQ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