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通过前期的资料查询和阅读可知,关于央视春晚的著作、论文及文章大多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文艺理论的框架下讨论央视春晚的美学观赏性;第二,央视春晚在审美观中体现的民俗、民族化与现代化问题;第三,讨论央视春晚的观众评价及收视率;第四,探讨春晚的整体发展趋势;第五,央视春晚播出后各界代表的观后感及点评文章;第六,少数探讨央视春晚中某一类型节目(如流行歌曲、语言类节目)的特征或发展。第七,主创和演职人员的访谈或回忆录。因此,从现有文献检索过程中可以看出,对于历年央视春晚从传播学视角下的探讨非常少,个别几篇也仅局限于某一年度或某类型节目(如语言类节目,少数民族歌舞节目等),而对于央视春晚三十多年的整体特征、其间的中华文化传播意义、塑造国家形象及主流价值观的政治传播意义、以及作为浓缩社会变迁的时代意义的探讨都鲜有发现。此外,在研究方法上,现有文献也多为纯理论性文章或“应景”的感想,以定量和定性方式结合进行规范实证研究的较少。

因此,本书拟以传播学为学科基础,将央视春晚放在一个传播过程中进行研究,特别是从宏观社会效果的角度考察春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以 1983年以来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方式,对历年央视春晚做系统化的实证分析和研究,探讨如下问题:

第一,央视春晚的本体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梳理历年春晚节目的呈现模式。通过系统的分析,了解央视春晚演出模式、节目类型、节目内容、地域、节目主题、情节冲突等方面的呈现,将其进行量化并绘出趋势或轨迹图示,确定央视春晚开播三十余年中的特性变化。

第二,在对央视春晚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其变化是否呈现某一趋势,找出传播给大量观众的晚会内容中所隐含的深层内容或某种模式;以及传播的模式或规律是随意的组合,还是根据一定的观点和意识形态加工整理后的具有一定意义结构的系统;这一模式是否能够契合社会发展,体现时代感和社会性,是否受到政治、经济、历史因素的影响,是否有某种整体倾向性。

第三,探讨社会发展、春晚节目设置和受众需求三者之间是否存在规律,并以意识形态理论和媒介依赖系统理论为框架,以央视春晚为案例探讨三十六年间社会变迁(包括冲突、转型),媒介系统发展(包括技术及构成多样化)等的相互作用,对于受众“依赖”、春晚表达以及传播效果的产生是否造成影响。

对春晚的研究仅有不到 30 年的时间,且存在欠缺,有很多局限:首先,单纯针对每年春晚节目进行的点评只集中于春晚播出后的一两个月,而没有一个长期的机制对其进行完整的研究;其次,对于春晚研究的理论大多来源于文艺学;再次,在方法上多集中于思辨式的研究,缺乏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丰富春晚在传播学视域下的研究,打破单纯文艺理论研究视角研究春晚的局限,以传播学相关理论为框架,考察央视春晚与社会发展、受众需求间的互动关联。

同时其实践意义在于,希望对春晚的研究脱离简单的批评,而成为能够对春晚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的完整系统性论证,使春晚这一中国特殊的电视文艺晚会节目,能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顺应观众的需求,得到长足的健康发展。 wH5v6BZQrJcFAGVCi3cbFrjkOOGYPL+XUCXIYlXFHAE8spc8dIdRKdfe+0JbMXP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