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园本课程“幼儿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乔红茹

利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及本土文化资源等幼儿园教育资源,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历史的眼光看,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园本”的指导、建设与服务,已逐步纳入各级教育管理的业务体系;从生态的眼光看,“园本”使幼儿园在独特的内外条件相互作用下,绽放了夺目光彩。

在园本课程的问题上,我们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近年来,我园以《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纲,以兴趣为本,从时代背景、传统文化和园所实际出发,着力打造了“幼儿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园本特色课程。本书将我们利用地方资源开展的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有代表性地整理,尝试在循环递进主题思路的基础上,建构“科学、探究、体验、传承”的主题活动模式,同时,分享我园教师在园本课程建设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真实的经验与感受。

一、时代的阳光与家乡的沃土,催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绿色种子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逐步探索和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各类幼儿园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预示着园本课程在未来将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和完善园本课程是时代给予我们的挑战、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和现实赐予我们的发展机会。通过对《纲要》精神的深入学习和不断理解,我们懂得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幼儿园应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挖掘本土赖以展开的教育资源,开发以提升能力、传承文化为目标的园本课程,为幼儿搭建全面发展的舞台。我们坚信“发展是活动的函数,活动必然带来发展”。幼儿成长本身是一种自由自主的生命活动,其背后是“生命的奥秘”。给孩子自主探究的平台、体验实践的机会,孩子自然能够从对自我生命和生活的审视中提升认知水平。

我们的家乡峰峰矿区,西依太行山脉,东临冀南平原,北有洺水,南系漳河,坐拥磁州窑文化和北京石窟文化两大文化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城市魅力。它,民俗民风质朴淳厚,教育传承人才辈出,涅槃转型精彩蝶变,它本身就是一部卓越而厚重的教科书,是一张需要我们继承与发扬的历史画卷。“园本”二字与“家乡为本”“文化为本”是分不开的,传承与担当正是区直机关幼儿园“园本”的精髓所在。

打开一扇窗,风景自然映入眼帘。追求与探索,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沐浴时代的阳光,根植在文化的土壤,承载着未来的希望,具有峰峰特色、我园风采的园本课程“幼儿综合实践活动”正值抽薪长叶,春意盎然。

二、潜心挖掘与精心选择,汲取“综合实践活动”的天然营养

《纲要》要求,“教师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来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他们获得体验、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对幼儿的教育应从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入手;从周围生活,由近及远,适合幼儿身心健康的特点和规律入手,为幼儿所接受。“园本”教育资源是具体的,幼儿就生活在其中。幼儿随时随地感受到的是周围的事物和情景,如美丽旖旎的龙洞珠泉、古朴沧桑的响堂石窟、留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还有古道热肠的风土人情,辛勤奉献的各行各业……这些都是幼儿可见可闻、可理解可接受的教育资源。

自然资源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我园深入挖掘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依托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全体幼儿走进美丽乡村观赏梨花,走进元宝山公园踏春郊游,走进田间地头体验秋收,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美景,感知季节变换,体验徒步乐趣,收获知识技能,培养爱自然、爱家乡、爱劳动、爱生活的优秀品质。

社会资源 社会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是多元的、广博的,绝不是在活动室里看几幅图片能替代的。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在幼儿期至关重要。于是,我园让孩子拿起“实践”的学习武器,开展了走进超市体验购物,走进消防队观摩演习,走进图书馆快乐阅读,走进气象局参观天气预测,走近交警、环卫、医生、建筑工人等各行各业的劳动等活动。在最真实的体验中,在最有兴趣的状态下,幼儿了解了货币的流通、条码的作用、天气预报的由来、社会家庭的组成等生活知识,培养了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文化资源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坚定文化自信需从娃娃抓起。我园将传统文化与环境创设相结合,在区域材料、墙饰吊饰中融入青花瓷、剪纸、脸谱等“中国风”元素,埋下了教育伏笔。将传统文化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我园开展了“冬至饺子一家亲”“中秋月饼DIY”“春分立蛋”“重阳宝宝在行动”等综合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我园还依托本土文化,开展了“走进磁州窑传承瓷文化”“参观山底抗日地道遗址”等实践活动,使传统文化和家乡情感在各种体验中渗透传递,进而像种子一样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花香四溢。

三、遵循“三结合”与“三级跳”的新思路,碰撞出“综合实践活动”春色满园

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综合实践活动”的百宝箱,教师和家长是开启宝箱的坚强后盾。我园按照“总动员”“三结合”“三级跳”的思路,逐步打造出综合实践活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格局。“总动员”指全园参与,为孩子、教师、家长提供全方位的大舞台;“三结合”即常规活动与特色活动相结合,班级活动与大型活动相结合,校园内活动与社会活动相结合;“三级跳”即常态化的园本活动、多样化的社会活动、特色化的班级活动。

常态化的园本活动 我园每周一会举行升旗仪式,幼儿担当升旗手、护旗手,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和“国旗下讲话”,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和优秀品质。礼仪实践活动是我园已开展 8 年的特色活动,通过礼仪操、礼仪儿歌、礼仪表演等形式,孩子们掌握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礼仪规范。园内每周开展礼仪小明星评选活动,每日开展站岗执勤活动。每天早晨大门两侧身披绶带、站姿飒爽的礼仪小明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2014 年起,我园开展了“开心农场”活动,将空地开辟成种植园,每个班级承包一块,幼儿自主选择种植农作物。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给植物浇水、拔草,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我园还聘请区农业局的技术员担当顾问,讲解农业知识,手把手教幼儿播种、栽苗等种植要领。在观察与实践中,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还培养了劳动观、价值观。

多样化的社会活动 每学期我园都会组织两次以上大型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用眼、用心获得最直接的感受。每年春暖花开,我园会组织幼儿徒步到 2000 千米外的辛寺庄果园欣赏梨花;为助力“美丽乡村”,幼儿还沿途捡拾白色垃圾;为传承家乡文化,感受陶瓷之美,组织幼儿参观磁州窑盐店遗址,聆听了陶艺大师刘立忠老师讲解的磁州窑历史和陶瓷制作过程,并亲自动手制作陶泥作品;为助力我区旅游发展,在张家楼古村落举办了首届轮胎彩绘节,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用彩笔画一条轮胎,废物变成了装饰“美丽乡村”的街头艺术品;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组织幼儿参观气象站,观察各类气象仪器,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埋下科学探究的种子。我园还开展了走进凤凰山亲子植树、走进采摘园体验采摘、走进图书馆快乐阅读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吸引了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记者,还登上了《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邯郸日报》等。

特色化的班级活动 我园倡导各班级发挥教师特长,挖掘家长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班级特色活动,这样既能“各显神通”“全面开花”,又具有组织方便、流程精细、照顾到每个幼儿个性化发展的优势。按照要求,全园所有班级每班每学期至少组织 1 次“以班为本”的实践活动,同时教师提交活动教案、活动反思及家长反馈。如各班级的“春分立蛋”“跳蚤市场”“风筝彩绘”“废物利用时装秀”“环保小袋子,改变大世界”等活动,开展得独具匠心、有声有色。2015 年,我园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各班级活动通过微信形式宣传发布,充分展示了幼儿的个性化成长和班级的特色风采,促进了班级间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家长们也通过后台留言等形式纷纷给予肯定和赞扬。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尝试,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与步骤,也成了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幼儿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它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气氛,拓宽了社会视野,还使幼儿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掌握了在幼儿园中学不到的技能。同时它也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是一个让幼儿接触社会的“演练场地”。我园的园本课程“幼儿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我园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肯定,引起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智慧在童年供孩子玩耍的水池中、沙堆里。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开手脚给孩子一片天地,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孩子开启未来的大门,让他们在大社会、大自然中,大胆地发现,自由地创造,幸福地梦想。

谨以此书,献给在神圣的幼教事业中奋斗和奉献着的人们,希望可爱的你能从中收获灵感,得到教益。最后,祝愿“幼儿综合实践活动”这棵坚强的树,枝枝蔓蔓,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茂盛丰满。祝愿幼儿园继续办出特色,创出自我,走出精彩! L1dSYqCTRA19Gnwopt1lMZQyTff+jEa1IzFgsnUhZHgJ+NqFZNvEMEbctSsCVsj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