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报考研究生的原因

近年来考研的热度不减。为什么要考研?这是每位考研学子都应该问自己的问题。考研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研。一些大学应届毕业生希望通过考研增加将来就业的竞争力,但也有很大部分的考生是为了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希望通过考研延后就业时间。那么,为什么要考研呢?

1.继续深造的机会

经调查,大约有 28%的考生奔着继续深造的目的而选择考研。这部分同学认为读研一方面可以锻炼自身专业素质,帮助自己打造专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在职场上取得优势,谋得高薪工作或者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获得非凡的专业成就。

通过两三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们将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从目前的大形势来看,随着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对个人学识的要求会逐步提高。也就是说,拥有更高的学历,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学四年,能给我们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很多。本科阶段并不仅是要教会我们多少专业知识,这个阶段的课程大多会比较宽泛,往往是面广而深度不够。而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主要培养的就是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使我们能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方向深入下去,从而对该方向能有清晰的认识、准确地把握和深刻的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并具备进一步技术开发或学术研究的能力。有深造目标的人选择考研进而读研是一个值得肯定的选择,并且这类考研人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因为研究生导师也很喜欢真正想做科研的学生。

此外,如果想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业务素质、提升业务水平,那么读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研究生期间是一个可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东西、做事情的时期。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放着高薪不要,却选择考研这条路的原因吧。

读完研究生之后,我们还有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读研后念博、出国都是很好的选择。读研后出国的机会更大,很多考研人就是怀着考研后出国的理想而考研的。

2.缓解就业压力,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薪酬待遇与职业发展前景

当今的本科生就业形势确实不是很乐观,尤其对那些大学期间成绩一般、能力平平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读研是提升能力的一个好机会,是做好就业准备的一个缓冲期,也是改变就业处境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整体来看,大约有 19%的考生是迫于就业压力或希望改变就业处境而选择考研的。

研究生就业这几年虽然带有寒意,不少研究生找到的工作确实不如某些本科生。但整体来看,研究生的薪酬待遇要高于本科生 50%~ 150%,职业发展前景也要好一些。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现在的就业市场,便不难发现:研究生学历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设置的一道门槛;研究生学历也成为区分岗位的一个标准,比如很多企业招研究生做技术,招本科生做销售,甚至很多技术类销售也要求有研究生学历;另外,即便是公务员考试,很大一部分中央机关或直属机构的职位也要求报考人员具有研究生学历。因此,读研仍然是一个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薪酬待遇与职业发展前景的好途径。如果你是那种勤于学习、努力拼搏的人,研究生两年的投入将带给你更高的回报。虽然学历不代表能力,但学历却能为人打开一扇通向成功殿堂的大门。

3.追逐自己的兴趣,达到专业的高度

很多人的本科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其原因主要是当初填报专业的时候对所报考专业的研究领域、应用价值、发展前景一无所知,或是因为分数低而被硬性调剂的,或是由父母、亲人代为选择的。进了大学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实在提不起兴趣,通过某些途径与机缘巧合,反倒开始对其他专业产生了兴趣,于是想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深造和发展。对于很多院校而言,如果你进大学后第一年扎实勤奋学习,成绩能够排在年级前 10%的话,那么,在大二开学时通常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如果没把握住这次机会,通过考研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当你在工作岗位上待了几年之后,终于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想在感兴趣的领域深造,那么考研进而读研也是最理想的选择之一。经调查,大约 15%的考生是追逐自己的兴趣而考研的。

读研期间,我们完全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毫无拘束地追逐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我们在阅读那些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时,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对专业的挚爱与痴情。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做出非凡的成绩。

4.改变命运

有一部分考研人并非对所学专业感兴趣,也不是对其他专业感兴趣。他们要么不甘心高考的失利,抱着“卷土重来”的决心,试图用考研成功的光芒驱散高考失利的阴霾,通过考研去扭转自己的命运;要么在残酷的现实中猛然惊醒,对往日挥霍时光、碌碌无为、堕落沉沦懊悔不已,于是痛下决心在考研战场上重新爆发能量、找回自信;要么就是希望先争取到读研的机会,然后在读研期间再思谋今后的路到底怎么走。他们读研更多的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攀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破解工作上的瓶颈,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这部分人的比例大约为 15%。

5.构造更高层次的交际圈,为未来的发展铺路

众所周知,高校是学习资源、人才资源等相当丰富的地方。选择读研,不仅可以在专业领域锻炼自己,更可以在其他方面锻炼自己。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所以,以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还有我们建立的交际圈。有人曾说“你所结交的朋友的平均实力就是你自己实力的一个写照。”颇有道理!所以,在读研期间,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构建一个良性的更高层次的交际网,这样势必对自己以后的发展大有好处。我们调查的考研人群中,抱着充实自己、强化自己的综合素质、构建高层次交际网的想法而考研的人也大约占 15%。

6.通过考研过程获得录取通知书外的收获

毫无疑问,通过考研,我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写作能力、记忆能力等学习能力都将得到升华:我们抗挫折的能力、看待成败的人生态度、时间规划与管理能力等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或转变。这些能力的提高、态度的端正,对我们今后的人生无疑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可以说,考研最大的收获,不是一张录取通知书,而是在考研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与收获的良好心态、态度和习惯等。

避免不理性的考研心理

1.逃避就业心理

面临大四毕业,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开始纷纷地投简历、找实习工作。这时如果你还很迷茫,对踏入社会没有信心,那么这时选择考研是最好的“避风港”了。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无法直面问题就不可能解决问题。把考研当作“避风港”一心二用,到最后工作和考研都将以失败告终。

2.赌气考研思想

“90 后”的标签一向都是崇尚自由、追求理想。然而在现实中你是否也有过被家里人催促考公务员或是事业单位的经历?大多数的“90 后”会觉得公务员的工作没有挑战性很枯燥,不符合“90 后”爱闯荡的心。于是很多考生就是在和家里人赌气的状态下选择了考研,这同样是不理智的。我们建议这类考生一定要权衡清楚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利弊,如果只是一时赌气,实际上并不想考研的同学就不要强迫自己考研;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考研,那就找时间好好和父母谈一谈,考研期间没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你也会缺乏前进的动力。

3.莫名其妙考研心理

也许你只是跟着同学去听了一场考研的免费讲座就立马充满“鸡血”喊着要考研,又或许是跟着班级的大流申请了学校的自习室,然后就莫名其妙地加入了考研的队伍。没错,就是这种莫名其妙考研派也撑起了考研大军的半边天。但是,当激情退去时你就会发现,没有目标和理想的考研是乏味和疲惫的。因此选择考研我们需要理智,不盲目地投入才不会有无奈地退出。那种三分钟热度的行为是最要不得的。

4.人云亦云心理

如今,“抱团”考研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各种“最牛考研宿舍”“最牛考研班”的新闻层出不穷,似乎只要搭上了一辆集体的班车,考研这件事就能轻松成功。要知道,你虽然可以选择作战的方式,但作战的目的却必须只为自己。不要觉得别人都考研,你也就应该跟着考。你考研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学术理想,还是寻求更好的发展平台?你的专业是更适合研究深造,还是注重实践锻炼?这些都是需要你自己想清楚的问题,也是为了更好地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5.好高骛远心理

对于很多打定心思要考研的小伙伴来说,目标的选择与确定是另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决定了未来的学习环境和人生方向,需要慎重对待。这一过程希望各位要警惕好高骛远心理,结合自身的性格特征、专业特点、基础水平等确定合适的备考目标,不要单纯地爱慕虚荣、好高骛远,制定的目标难以企及,否则竹篮打水一场空,就得不偿失了。 s3qxGB11iqR6QHPrFwOjtV9mdD2+vmA9wIbARF8z7uigRh6AekvRSGb2NMPxtlU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