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永平府时期的社会管理

李利锋

永平府地处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要道,素有“京东首府”之美誉。《清史稿·地理志》称永平府为“要”;称卢龙县“冲”、“繁”、“难”;称抚宁县“冲”、“难”;称昌黎县“繁”、“难”;称临榆县“冲”、“繁”、“难”。所谓“要”,就是重要;所谓“冲”,就是处于地理要冲;所谓“繁”,就是徭役过重;所谓“难”,就是难于治理。自明朝洪武四年改平滦府为永平府以来,特别是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以后,永平府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成为京畿重地。从永平府的历史名称看,此地就是兵燹频仍,难于治理之地。隋唐时期称为“北平郡”,辽代置平州,抚宁置新安镇,昌黎置广宁县。元代改为永平路。从字面意义讲,这一地区就是社会不太安稳之地。如何管理永平府就成为历代统治者必须思考并且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

社会管理是一门大的学问,自秦灭六国,建立郡县制以来,如何加强社会管理,巩固统治阶级政权,历朝历代统治阶级都在汲取胜朝覆灭的教训,不断探索新的治理途经。明清时期,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社会管理制度最完善的时期。探讨明清时期社会管理对于加强现实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社会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组织网络,互相联系,互相牵制,达到某种平衡,社会方能长治久安。某一部分出现问题,社会就会动荡不安。

纵观六百多年间永平府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官治;一种是民治。官治与民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hhBuBwCO9H6nAgWOSUGTDkBeevAODT3lr1f/OYIwZ057FzB4WjdhXWL/2XA/pU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