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符号的本质与广义符号原理

最早的符号是人们在事物上或事物周围所做的便于再认的记号。用作符号的可感知对象具有易于创造、便于记忆的优点,人们为了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就开始有意识的大量制作符号,语言就是最早形成的符号体系。早期的符号无论声音符号、还是文字符号都尽量与其表达的对象的属性具有一定相似性,无论是拼音文字还是象形文字最早都是象意文字,随着人们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发明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表达符号,也发明了不可直接感知但可意会到的对象的表达符号,后来还发明了表达符号的符号、表达符号组合关系的符号等,符号的抽象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在符号帮助下抽象思维能力也越来越高。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符号就成为人们生存的必要手段。一个人的符号行为能力成为其能否在社会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所谓符号行为能力就是指个体通过符号表达、符号接收、符号互动的方式实现自己意愿的能力。一个完整的符号行为必须具备三个要件:一是符号行为条件,包括实施符号行为的时空环境、具有普遍效力的符号使用规则、行为主体具有符号行为能力;二是符号行为主体,包括符号表达主体、符号接收主体;三是符号行为客体,即被表达出来的符号,简称符号表达式。

符号是人们约定的在某个可感知对象与某个可认识对象之间建立的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可感知对象称为表符( expressor)、被表达的可认识对象称为被所表(expresseder)。表符是人们可以通过感知觉器官接收其信号并被意识到的客观事物,所表是人们能够意识到其在意识中存在的对象,它可以是客观事物,也可以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表象,也可以是用表象作为元素创造出来的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对应物但在意识中存在的虚拟表象。无论所表是否是客观事物,所表都必须具有可意识性,即能够被人意识到,如果感知者丧失了意识机能,即使是可看可听可嗅可触的事物,这些事物对该感知者而言并不存在。表符的所表就是表符的意义。我们可以用表符-所表的二分模式来看待世界。世界上的一切具有可感知性的客观对象都可以看作表符,存在者是存在的表符、器是道的表符、物象是物自体的表符、现象是本质的表符、一物可作万物的表符、文本是意义的表符、艺术是人性的表符、科学是理性的表符、美是灵性的表符、信号是信息的表符、商品是价值的表符、货币是购买力的表符、舆情是民意的表符、文化是生存状态的表符……表符是所表的手段,所表是表符的目的。人类只有通过认识表符才能认识所表,只有认识了所表才能把握好表符。整个世界对人类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表符,而存在于人类心灵中的意义世界才是世界对人类的意义。上述观点可以概称为广义符号原理。人们习惯上将本文所指的表符称为符号,本文也尊重这一习惯,但本文中的“符号”一词主要是在本文界定的“表符”意义上使用。我们一定要明确符号的本质是关系,是表符与所表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用S表示符号关系,用E表示表符,用e表示所表,则有e = S (E)。

符号的组合是新的独立的符号,新的独立的符号具有自己的“所表”,新的独立符号的所表不是组成它的符号的所表的组合。如果新的独立符号在物理空间找不到对应物,在逻辑空间中也找不到它的对应物,那么该独立符号本身作为可感知对象在大脑中的表象就是该独立符号的所表。任意符号必有所表,至少该符号在大脑中的表象就是它的所表。如果我们把符号的所表找出来并用符号表达出来,那么这个表达出来的符号又成为一个新的表符,人们又可以去发现它的所表。表符所表化、所表表符化,这是一个迭代不已的过程。这是人类发明符号以后的思维模式。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假如有一个山里的孩子从小没有见过也没有从任何其他渠道获得过关于大海的信息,但对湖的概念是了解的,现在他第一次被人带到海边,他第一次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时,大海作为可感知对象立即以表象的形式存在于小孩的大脑之中,那么面前的大海就是一个巨大的表符,头脑中的大海表象就是所表。大脑中的所表有自动寻找大脑中的表符与其对应的趋势,这个趋势就是所表表符化。小孩就会在记忆仓库里寻找能够表达大海表象的表符,他最有可能找到的表符就是“湖”,他可能很惊讶,“好大好大的湖呀”。假如没有人告诉他这是大海,那么他回到山里后向其他伙伴描述大海时仍然会用湖这个词来表达他大脑中的大海的表象。现在假如在他第一次见到大海时他发出“好大好大的湖呀”的惊叹时,旁边有人告诉他这不是湖而是海。那么他就会用“海”这个新学到的表符去表达他面前的大海和大海在其头脑中的表象。如果有机会他在其他地方见到和其大脑中的大海表象的相似物时,他就会用“海”这个表符去表达他所见的大海。大脑中的表符也有自动寻找大脑中的所表与其对应的趋势。这个趋势就是表符所表化。大脑中的表符表象与大脑中的所表表象都有其相应的神经生理物质。这个物质有的研究认为是“镜像神经元”,但这还有待进一步确认。我们把大脑中的表符表象的神经生理物质记作EN,把大脑中的与表符对应的所表表象的神经生理物质记作en,表符所表化与所表表符化这两种趋势就表示为:

表符所表化与所表表符化是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我们把它称为心理联动规律,心理联动规律是指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物质单元不能孤立活动,一个被激活一定会激活与之形成耦合关系的另一个神经生理物质单元。它又根源于更基本的刺激反应规律。所谓刺激反应规律是指一切生命体在受到其能感受到的刺激时必定有相应的反应。这条规律可以称为生物学基本定律。用S表示刺激,用R表示反应,用f表示生命体的生理结构,刺激反应规律则可以表示为:

R = f (S)

如果用F表示人的大脑生理结构的话,心理联动规律则可以表示为刺激反应规律的模式:

心理联动规律可以称为心理学基本定律,这条看起来简单的定律解释心理现象的效力却出奇的高。我们举几个例子。比如意向性(Intentionality),是指心灵代表或呈现事物、属性或状态的能力。简单地说,很多心理活动是关于外部世界的,意向性就是这里的“关于”。意向性用心理联动规律解释就是心理活动的联动性,当我们用符号去思考时,符号表象的神经生理物质被激活,被激活的物质会自动激活所表表象的神经生理物质。又比如完形心理,完形又称为格式塔,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意指有机而连贯的整体。英文常以Configuration或Whole等来表示。格式塔理论用大量经典的实验来揭示眼睛如何自然地把一系列经验感觉组织成前后连贯的模型。我们用心理联动规律来解释完形心理,当我们去看、去听、去嗅、去尝,甚至去思考、去回忆等等,总而言之,只要我们的大脑开始工作后,我们的大脑会收到来自大脑外部或者大脑内部的刺激,这个刺激会激活对应的反应物,如果这个刺激是全新的刺激,大脑内部并没有关于这种刺激的记忆,那么这种刺激激活的反应物会作为新的刺激去激活大脑中的记忆物质,在记忆物质中找到能与该刺激耦合的神经生理单元。如果这种刺激并不是全新的刺激,大脑中有这类刺激的表象物质,那么这种刺激信号的一部分就可以激活全部表象物质。也就是人类在大脑中会自动将我们接收到的感知觉信号在大脑中的表象完形化。归根结底,我们大脑中所显现的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真实表象,而是被大脑完形化了的表象。事物运动的真实过程可能是不连续的,但我们大脑倾向于把它看成连续的;事物的真实形态可能是不完整的,但我们大脑倾向于把它看作完整的。大脑有一种把所获得一切表象都分门别类将其整体化格式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心理的完形性,归根结底就是心理联动性。联想、联觉、同感、同情、以偏概全、以貌取人、成见、第一印象等心理现象都可以用心理联动规律解释。

规律就是现象之间的确定的可以表达的相关性。一般地,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不可重复性,社会科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模糊性太大,因此,社会领域的规律本质上是准规律,是规律性现象,归根结底都可以用人类的心理规律来解释。心理规律的解释归根结底要回到生理规律上去,生理规律的解释要回到化学规律上去,化学规律的解释要回到物理规律上去,物理规律的解释要回到逻辑规律上去,而逻辑规律的解释最终又要回到人类的心理规律上来。这就是最大的解释学循环。偏好逻辑分析的哲学家们特别厌恶心理学,总认为心理学主观性太强,算不得科学,只有他们使用的逻辑才是真理的化身。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现象,是这类哲学家的偏执心理现象。逻辑自己不能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因为证明本身就是逻辑的运用。逻辑归根结底是大脑中的表符表象之间的连续变换模式。这种变化模式不是唯一的,人类还可以人为设计一些其他变换模式。只要这些变换模式被人们接收了,人们就会相信其是合理的正确的。心理联动规律是逻辑的逻辑,是元逻辑。逻辑学使用的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都是一种思维模式,用逻辑学自身是不可能证明其推理的合法性有效性的。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的推论都是推测,是不能完全保证其正确性的。而演绎推理的大前提的正确性是假定的,是来自于归纳推理的,因此,演绎推理的结论的正确性同样是不可靠的。从心理学上讲,“人们偏好认识规律”本身也是一种心理现象,自然界并不存在“规律”这么个东西,自然界存在的是大量的千变万化的现象,这些现象显现于大脑成为表象,大脑中的表象其实是被激活的特定信号刺激的反应物。大量相同的现象以相同的信号刺激不断地作用于这个反应物,这个反应物就会被强化特异化,成为这一类现象在大脑中的所表,因为人类具有创造表符的能力,为了便于指称这同一类现象就发明创造一个新的表符来命名这一类现象,这个表符又以表象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当我们想到这个新的命名时,就激活了表符对应的表符神经生理物质,该物质又会激活与现象的表象对应的所表神经生理物质。这样表符神经生理物质与所表神经生理物质之间就形成一个连锁(linkage)。同样人类用这种方式可以给大量的现象在大脑中建立大量的连锁。如果我们在同时考察几种不同现象时,这些现象在大脑中的连锁之间出现了连锁,即连锁的连锁,这种连锁的连锁一旦形成,我们就会认为这几种现象之间存在规律。为了表达这些规律,我们把现象概念化、把概念变量化,把变量关系函数化,通过这样一番工作,我们就会得到一些从形式上很美的公式。如果我们继续观察这几类现象发现大致符合这个公式,我们就更加坚信这个公式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如果在实证研究中发现有些现象不符合这个公式,我们不会怀疑公式,我们怀疑现象被干扰了,不是公式不正确,是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偏离了公式,错在现象本身,与公式无关。为了避免这类尴尬经常出现,我们会为公式设定一些不可能满足的适用条件,美其名曰理想状态。在理想状态下,该公式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其实,规律是人类对现象在大脑中的大量表象的格式化,自然界有没有规律这是无法得到完全证明的,这个只能作为一种信仰。非要说自然界存在什么规律,那么自然而然规律可能是首选。康德所言人为自然立法,确实是智慧的洞见。你相信自然界应当是怎样的,你就会把这种观念投射于万事万物之中,会觉得万事万物都符合这个观念。这个你坚信不疑的观念就是规律。如果人类发明创造的规律多了,这些规律本身又表现为现象,又会在大脑中形成表象,人类会对这些大量的规律表象进行整理,把这些规律用逻辑模式串联起来,有规律之间的规律,有“规律之间的规律”之间的规律……不一而足,人类会努力寻找一个能够解释所有规律的总规律,只要找到一个具有这种潜质的规律,人们会拼命扩大其适用范围,最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有了这种信念,人们会无限放大某个具有较大普遍性规律的适用范围。可以这样讲,人类有形而上的天性,因为这符合思维经济法则,用极少的概念、原理就把宇宙间的所有现象全解释了,多好啊。不知不觉,本文本身又表现了这种倾向。佛学认为诸法无常,荀子认为天行有常,这两种观念都能找到例证,都有人信。人类有只愿意感知其确信为真的对象的倾向(这也是心理完形性的表现),信以为真的东西会相信到出现幻觉,他会把幻觉当作事实;不信的东西即使放在其眼前也会被认定为幻觉,他会把事实当幻觉。佛学认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所说的道理与本文的思想有些暗合,破执开悟的认识论主张本文完全赞同。 julb/0+dz4sgqPPywJejAAtnxPJcXmY8uVdBlGTMk8Vq7vAtXzTHMtyyACfjzj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